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段話,不知是否屬實,

咱北京的衚衕,

在一段時間內是以每年50條的速度消失著

到現在只剩不到1000條 。

完整保存傳統格局和風貌的僅剩430條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圖片來自微博掛掛釉)


看到這些數字心情

如同那大雜院房頂上生長的枯草一樣,

對於一個在衚衕長大的北京人來說,

家一樣的衚衕,如朋友一樣就在身邊。

很多老北京人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再徒步這幾條衚衕,

慢慢看。。。。


帽兒衚衕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如果真想感受到帽兒衚衕的老北京生活氣息,

就要清晨來到這裡,

您可以一定躲開旅遊的人,

從衚衕一天的一早開始,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地安門大街的四和麵餑餑,驢肉火燒,

雜碎湯看著都饞人起來,價格也都很親民,

關鍵是吃得地道正宗。

而那些“網紅”食物始終代表不了衚衕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建在文昌宮的基址之上的是帽兒衚衕小學。

9號和11號是可園,

京城最富代表性的私家園林之一。

35號和37號是末代皇后婉容故居。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除婉容之外,這條衚衕還住過很多名人,

比如明代將領洪承疇、北洋軍閥馮國璋。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悠哉地騎自行車,遊覽的群眾三三兩兩,

等天色暗下來,人又少了,來北門涮肉

吃一鍋,侃一會,這才是衚衕生活。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黑芝麻胡同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正熱播的《芝麻胡同》,

讓人看到這個名字就覺得特熟悉

東城的黑芝麻胡同,其實也是緊挨這南鑼

西止南下窪子衚衕,南鄰沙井衚衕,

北靠著前鼓樓苑衚衕。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走到裡面可以看到那種門前種花,

房上有藤的老北京胡同特色,

漫步在這裡,雖然緊挨著人山人海的南鑼

會莫名產生一種時空穿越的錯覺。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裡有清末四川總督,

兵部尚書奎俊的府邸。


東棉花衚衕


在這個衚衕裡蹲著一個大有名氣的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也是大家俗稱的中戲。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原先叫棉花衚衕,

後來因為西城區也有一條叫棉花衚衕,

所以就區分開了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東棉花衚衕象北京所有的衚衕一樣,

都是有來頭有說道的無暇考證,

只是從這條東棉花衚衕走向東西南北,

都能找到很多名流的舊居。

小院是有點現代味的平房,

絕對值得人們細細品味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似乎象要模仿四合院的架式建起來的,

房頂有護欄,可憑欄遠眺,但望不到遠去,

四周的樓房擋住了想遠去的視力,

在樓宇下的一幢幢古宅,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東棉花衚衕15號宅的內宅門,

為中西合璧式的拱形券門,

門上磚雕精細,雕有花卉、走獸、吉祥圖案。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裡原來是清末一劉姓將軍的住宅,

現在是多戶居民合住了。


史家衚衕


衚衕兩頭是喧鬧的現代社會,

衚衕裡是慢慢悠悠的舊時代。

灰牆、紅大門的四合院兒。

史家衚衕小學就在衚衕裡。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裡有著濃濃文化藝術氣息,

不光來自史家衚衕小學,

衚衕中人民藝術劇院的宿舍裡,

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們,

更是給這條普通的衚衕增加了文化的厚度。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民國才女凌叔華的宅院,

適合天氣好的午後或清晨,

靜靜的看看展覽,

感受一下老北京的衚衕建築佈局和韻味,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幾十年前,老北京胡同裡家家都是老人們做的

飯香味兒,

如今這都成奢侈了,

旁邊的乾麵衚衕,您逛累了

或者拐到小街,

來碗小街滷煮!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夠味兒!


鐵獅子衚衕


看見路北面高高矗立著幾棟西式老建築,

在四周車水馬龍、人頭攢動的地鐵口,

露出的這一點面目,屏蔽了周圍的嘈雜。

這裡就是原來的鐵獅子衚衕,現在的張自忠路。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旁邊寫著字——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這裡有很多名字:貝子府、

和親王府、老恭親王府、

清陸軍海軍部、總統府、段祺瑞府、

北平衛戍區司令部、老人大校舍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裡並不是一個正式對外開放的景點,

要和看門大爺聊聊,

以前這裡有個咖啡廳,

不知道現在說:“我去裡面喝咖啡!”管不管用了。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院內的這棟建築——

段祺瑞執政府主樓被姜文拿來當作女主角米蘭的家,

好像至今還留有那個年代的味道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磚塔衚衕


是北京市歷史最悠久的衚衕之一,

也是目前北京遭到破壞較少,

風貌保存較好的衚衕之一(它非常的古老),

元朝就有了。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磚塔衚衕這一名稱,

來自於矗立在衚衕中的一座青磚古塔,

這座塔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老師,

金元之際的高僧萬松老人的葬骨塔。

經過了明代時變成的小酒店,

再到民國時代的羊肉鋪子

如今徹底成了安寧之地,

這裡有家“正陽書局”,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有著北京最美閱讀空間的美稱,

這個在北京城區僅存密簷式磚塔下的磚讀空間

及博物館圖書館民營書店文化沙龍於一身,

更像是一座能夠給人閱讀情懷的四合院。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東交民巷


北京最長的衚衕,曾經著名的使館區,

風格各異的建築、錯落有致,

是北京惟一一處洋房林立的特色街巷。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裡的很多建築不一定在東交民巷衚衕的主路上,

而是散佈在整個區域中,

如果想要徹底的瞭解,

最好騎一輛28車,慢慢的遊覽。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走在這條路上,看到不同建築的使館,

感受這條衚衕的文化帶來多元化。

剛剛搬走的北京市城府,

今後估計會變成舊址參觀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有人說這裡沒有景點,是的,幸好,

這條路的幽靜一直到今天沒有被破壞,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東交民巷天主堂,又名聖彌厄爾教堂)


小時候的北京人一到國慶肯定會去天安門廣場,

而現在如果天兒好,會選擇溜溜東交民巷,

走到東口向南一拐,還有小時候最愛的三寶樂麵包房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琉璃廠


真正的北京人來琉璃廠,吃要吃地道的,

另一個就是淘寶貝兒。

琉璃廠除去書店,就是古玩鋪,

那時“古玩”叫“骨董”,

就是古董,後來才叫古玩。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說實話,如果你對文房四寶,

鼻菸壺等沒什麼興趣,

那琉璃廠很可能不對你的胃口。

不過,那裡的建築物在我來說都很漂亮。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走累了,來頓可口的,

拐到珠市口大街,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或者護國寺小吃來碗麵茶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南新華街中國郵政樓上)


留學路衚衕


在北京南城,有一條名為留學路的衚衕,

這裡是還有許多老北京方式市井生活的影子,

甚至還藏有是幾十年前的樣子

市井生活離不開吃,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光燒餅鋪子就有四五家,

有北京燒餅、天津燒餅、黃橋燒餅,等等,

清真羊肉鋪,白水羊頭,豬肉鋪,炸雞,

餛飩鋪子,楊明宇炸雞,燻雞燻肉鋪子,

新疆飯館,快餐盒飯鋪子,成都小吃,

東北菜館,山西刀削麵,牛肉麵館。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要體會老北京的市井氣息,

在這種不大不小的衚衕裡面,

正是最合適的。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在北京胡同的店鋪裡面,

還有一些老北京的老字號出現,

真的感覺很難得,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

從和瓷器在衚衕裡追逐打鬧

到白髮枯手衚衕口下棋……

衚衕裡的每一塊磚,每一寸土地,

甚至每一絲空氣裡,都注入了老北京人的童年樂趣。


這是畫家況晗筆下的一組老北京作品,

他選用寬線條鉛筆特有的筆觸來表現歷史的遺存,

從他筆下的門樓、房舍、街景等

日常景物中你會發現平凡生活的詩意、

濃得化不開的人情味,還會體會到濃厚的歷史文化感。


這幾條京味兒衚衕,好想再去溜達一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