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逸梵最後離去的悲歌:女兒始終沒能來見最後一面

黃逸梵在外不久就遇到了一個外國人,一個叫維基斯的美國人,在做手工皮具店,對於維基斯來說,黃逸梵出眾的面容帶著東方特色,還略有點神秘,又頗具有審美方面的獨特看法,還給他畫了一些自己對於包具的設計圖。兩個人很快就難捨難分。

黃逸梵最後離去的悲歌:女兒始終沒能來見最後一面

維基斯在做的手工皮具店也類似這樣的

這一邊的兒女在張廷重重新構建的二婚家庭裡,生活得到底如何,黃逸梵也是擔心的,時常會寫了信叮囑女兒不要違逆她的父親,一切都以平安為主。張愛玲也能體會母親的心意,起初是太平的,起碼錶面上和平的場面說得過去。

張愛玲因為小時候母親不在身邊,就享受著父親的那種沒有什麼原則的寵愛,在當初得知父親要再婚時就在傍晚的陽臺上放聲大哭,倒把告訴她消息的姑姑張茂淵嚇了一跳。在母親的不斷來信和姑姑的勸慰下,張愛玲真的非常剋制。經常看到父親和繼母苛責弟弟,弟弟還沒什麼反應,做姐姐的常常要跑到衛生間裡去掩飾自己奪眶而出的淚水。

但是這個繼母也是抽鴉片的,也是因為這個才被耽擱個人的婚事直到36歲,她和陸小曼是好朋友,大概任性的習氣上有點兒相似,嫁過來後,其它地方都是節省的,抽鴉片上兩口子互相誰也不說誰,眼看著萬貫家產就這麼慢慢地變成煙被一風吹了去。

偏巧張家又發生了不太好的事情,以前張廷重的母親也就是李鴻章的女兒李菊藕留下的一批次古董字畫在生前沒有分割清楚,現在都保存在張佩綸前妻生的那個兒子手裡。張廷重經濟上緊張,就破天荒的找了妹妹張茂淵,希望她能出面找人來把這個遺產分割清楚。

黃逸梵最後離去的悲歌:女兒始終沒能來見最後一面

豐厚的遺產最能考驗人性

張茂淵正好也辦了件錯事,將黃逸梵的一些錢財私自拿出去做了股票還是什麼,反正是全部賠光了,她急於給黃逸梵補上虧空,不僅自己出去在洋行上班,還在電臺播音,又寫了信告知黃逸梵,以防她忽然要錢自己拿不出來,兩個人的友情也面臨了巨大的考驗。

01

換句話說,現在張家的人,個個都急需要錢,每個人都在錢財面前照見了自己的本性

黃逸梵也好不到哪裡去。原本是有錢的,但是因為對男友維基斯的事業太過於自信,黃逸梵和維基斯遠赴馬來西亞自行選購稀有的動物原皮,來用作製作包具的原材料。其中一批次蛇皮為了保證安全,還輾轉先寄回了國內,存放在張茂淵的公寓裡。

張茂淵看到上海一直處在梅雨天氣裡,潮溼陰暗,跟張愛玲說擔心這包原皮材料發黴無法交差,姑侄兩人還把這些色彩斑斕的蛇皮拿到公寓的天台上趁著天氣好曬起來,張愛玲覺得很有趣。

黃逸梵最後離去的悲歌:女兒始終沒能來見最後一面

蛇皮被用作奢侈品包具的原材料,黃逸梵和維基斯主要做這個生意,但是收益並不理想

記憶中不都是好的事情。張茂淵決定和哥哥聯手打官司,幾乎勝券在握時,因為張廷重的私心太重,臨了反戈一擊,甩下張茂淵和二哥(同父異母)私下籤署了協議,分割了那批古畫。張茂淵氣得說不出話來,只是跟張愛玲抱怨說:“張家的人果然不能打交道!”她忘了,自己也是姓張的。

黃逸梵忍不住跑了回來,維基斯也隨行,兩個人租住在外,不久黃逸梵叮囑維基斯先回去,她自己再待一陣子看看情形,心情肯定是糟糕到了極點。

黃逸梵最後離去的悲歌:女兒始終沒能來見最後一面

1930年旅居發過的黃逸梵,朋友形容美麗纖細蒼白卻熱情

張愛玲時常來,但是不太敢招惹母親,怕她的喜怒無常。中學畢業典禮黃逸梵既然在國內,當初又是她極力給女兒安排的教會學校,就也出席了女兒的畢業典禮,不曾想遇到了張廷重和孫用蕃兩夫妻,繼母還鄭重其事穿了件金銀線織就的暗紅色的旗袍,反觀黃逸梵身材纖細苗條,相貌出眾,穿了件絕美的超凡脫俗的白紗洋裝,張廷重忍不住偷看,孫用蕃有點兒氣急敗壞,覺得自己輸了陣仗。

但彼時的黃逸梵,心情全被那損失的一大筆錢壓著,又面對著原本無限信任的前小姑子張茂淵,看到張茂淵起早貪黑去工作為了早日還給她這筆錢,黃逸梵也不知道說什麼,這友情眼見得在金錢面前掉了色。

孫用蕃感覺到自己被黃逸梵的美麗壓著的這點兒氣,後來在張愛玲那兒找茬發了出來,也害得父女之間失和。張愛玲一輩子都沒有原諒她,寫的回憶散文也多是寫的她的不好的地方。

02

即便身處困境,黃逸梵依然為了圓女兒出國留學的夢想而努力,並沒有推卸掉做母親的責任

黃逸梵沒有錢用,又和男友兩地分居,焦躁不安,但還是願意跟女兒探討未來,聽到張愛玲很堅定要出國留學,幫她補習功課還底下試圖和張廷重交涉女兒留學費用的事情,按照協議,這筆費用應該是父親來出。可是張廷重不肯,拒不見面。

張愛玲也跟著不快樂起來,張茂淵覺得自己是個罪人,也不太開口說話,只是讓母女倆都住在自己的小公寓裡。張愛玲每次來,母親都輔導她的功課,還給交了家教的費用,補習英語。黃逸梵安慰張愛玲說沒事的,車到山前必有路,一定有解決的辦法。

黃逸梵最後離去的悲歌:女兒始終沒能來見最後一面

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在洋行裡做事,也不推諉自己的責任害黃逸梵財產損失

後來,張愛玲和繼母的矛盾,因為繼母告偏狀,被父親打了一耳光,還揚言要開槍打死她,在傭人幫助下,張愛玲逃出來也是迫不得已。因為母親聽傭人說了這件事後,本就想上張家去把女兒要過來,但是姑姑說我去吧,你去了豈不是火上澆油麼?

可惜張茂淵去了,也被哥哥一個大煙槍砸過來,直接把額頭都砸出了血,被罵出了張家。連張愛玲的面姑姑都沒有見到。黃逸梵偷偷聯繫傭人,老傭人眼見得家裡鬧得不像樣子,她也素知張愛玲的脾氣秉性,索性自己擔了責任半夜將張愛玲放了出來,囑咐她直接去找自己的母親。

這就是很多版本的張愛玲離家出走記,張愛玲自己寫的有回憶散文,寫自己站在大街上,居然還有心情和和黃包車伕討價還價。她覺得自己算是又活過來了,逃離了那個墳墓一樣的家。

這邊黃逸梵想盡一切辦法,讓女兒拿到了護照、拿到了英國倫敦大學的入學通知書。只是後來英國突發戰事,不能通航,才改到了接受倫敦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香港大學。

黃逸梵最後離去的悲歌:女兒始終沒能來見最後一面

中間是張愛玲

這段時間對於黃逸梵的考驗是巨大的,但是為母則剛,她也沒有辦法,以前經濟寬裕時,她對孩子們沒有吝嗇過,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她要靠著變賣她得到的遺產古董來為女兒的未來打算。

很多人說黃逸梵冷血,拒絕了前來的兒子的求助。其實不是那麼簡單可以這麼一刀切的,張子靜,畢竟是張廷重家唯一的一個男丁,他怎麼可能放他來跟著自己走?但是孩子拿著一雙籃球鞋找媽媽來了,黃逸梵不心酸難過是不可能的,但是她還是跟兒子分析情形,認為目前他呆在張家是最合理也是最合適的。

黃逸梵最後離去的悲歌:女兒始終沒能來見最後一面

只差了兩歲的姐弟倆終於又活成了和父母的兄弟姐妹類似的情形

對於黃逸梵來說,她心裡還有一個很難過的點兒在於,時光流逝,她發現張家這姐弟倆又長成了和自己跟弟弟、張茂淵和哥哥差不多的情形,女孩子追求自由嚮往光明,男孩子膽小怯懦恨不能縮在一個安全安穩的“殼子”裡面。

黃逸梵自私地想,如果只能拉扯一個孩子的話,她寧願拉扯女兒一把。張愛玲或許還能活成她的驕傲,可是兒子不出什麼大錯就是好的了,她放棄了,反正還有張廷重呢。

黃逸梵最後離去的悲歌:女兒始終沒能來見最後一面

張愛玲的成為作家,在教育上的最大功臣是母親

但她沒有料到,張廷重後來是隻管自己和新太太的那口鴉片煙的需要,連兒子的公家的錢他看見了也能摸了去花掉,全然不管兒子會不會為此丟了工作,也不管能不能給備點薄禮讓兒子能有結婚的可能。後來的張子靜單身一輩子,做著中學教師的工作,誰也不知道他背後原本是個顯赫的家世。

03

張愛玲去了香港求學幾乎和母親沒有太多的交集,最終在母親臨死前想見她的願望也沒有滿足

黃逸梵最後離去的悲歌:女兒始終沒能來見最後一面

張愛玲和電影明星李香蘭合影

張愛玲最應該感謝的人,在我看來就是她的母親黃逸梵,如果不是母親的指引和幫助,張愛玲的求學之路不會開始的起點那麼高,能順利到香港讀書,護照都是母親託了密友耗費了巨資才幫著搞定,換了張廷重說不定還是會把女兒的學費變成鴉片煙吸掉。

送走了張愛玲,黃逸梵也去和男友維基斯匯合,兩個人情真意切,可惜後來兩人逃難至新加坡時,在一次遭遇飛機俯衝亂槍掃射之時,維基斯一把將傻了的黃逸梵撲在身下護住了她的周全,但是自己卻命喪其中。黃逸梵一下子老了二十歲,再去香港見到女兒時,張愛玲忽然覺得以前美麗的母親氣場全無,現時今日只是一個普通的憔悴路人而已。

黃逸梵語調淡淡地告訴她維基斯的死訊。張愛玲也淡淡地回應了一聲,也再無下文。不得不說,張家的人對待情感都是吝嗇的,每一段感情都是千瘡百孔。尋常人家的煙火氣息這裡全無。

等到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消息滿天飛時,在國外的黃逸梵收到了親戚們的信件,她擔心女兒的安危再度冒著危險回國,聽了親戚們七嘴八舌的告狀,做母親的只問了女兒一句話:

“你確定還要跟著胡蘭成?”

偏巧那時張愛玲已經發現了胡蘭成恨不得坐擁三方之美,作為文化漢奸在逃難路上還不知死活地混上了同學父親的姨太太範秀美和17歲的醫院護士周訓德,張愛玲回去以一封信和預支的30萬稿酬一併給了胡蘭成,做決絕的分手。母親這時問起來,張愛玲有點兒難堪的躲在舅舅黃定柱身邊說:“我們分開了的。”

黃逸梵這才放下心來,其實,說來說去,她還是要女兒平安第一。她回來並不是為了責難女兒,而是想要以母親的能力護女兒周全的。

黃逸梵最後離去的悲歌:女兒始終沒能來見最後一面

張愛玲的老照片

再往後,獨自在外生活的黃逸梵遇到了一個長相酷似維基斯的英國軍官,和那個人又度過了一段戀愛時光,這是黃逸梵自己認為的,至於那個軍官怎麼想,並沒有人知道,直到黃逸梵被他舉報送去警察局,黃逸梵才知道自己被人認為是間諜還是什麼可疑的人,需要找人來證明自己國外遊學的經歷。

這段經歷讓張愛玲對母親頗為輕視,她在作品裡虛構了很多個和母親類似的女人,共性是不能缺了人愛,母親的聰穎、美麗、愛錢和有激情的戀愛,都成了她創作的素材。直到她自己經歷了感情的無常,她才稍微改變了對母親的刻薄態度。

拍電影《太太萬歲》時的導演桑弧和張愛玲談過一段時間的戀愛,但是男方家裡反對,兩個人的感情最終走到了盡頭。再往後,在美國的張愛玲遇到了賴雅,和賴雅再度結婚。兩個人之間隔了三十多歲的距離。

黃逸梵最後離去的悲歌:女兒始終沒能來見最後一面

張愛玲和丈夫賴雅在一起

這個時候的張愛玲和母親的關係已經算是基本上沒有來往,起因大概在於香港時,母親來看女兒,恰好張愛玲得到了一個教授個人給予的獎金800塊錢,結果被張愛玲獻寶一樣顯擺給母親看的獎金,當天晚上就被黃逸梵在牌桌上輸掉了。張愛玲氣得不知道說什麼好。

黃逸梵最後離去的悲歌:女兒始終沒能來見最後一面

張愛玲在香港大學的學籍登記表

再後來又發生了一點口角之爭,黃逸梵心情不好,有點兒口不擇言,張愛玲有一天帶來了兩根金條給她,俗稱小黃魚的那種,一兩一根的金條,黃逸梵心裡吃了一驚,眼淚掉下來,她知道這個女兒的意思,大概是希望自己不要再來打擾她了,兩根金條買一個清淨,她想說什麼終於還是沒有說。

母女兩個人實在是太像了,黃逸梵和張愛玲心裡都明白。再往後的時光裡,兩個人一個人常駐在英國,一個人住在美國,沒有什麼來往。

黃逸梵最後離去的悲歌:女兒始終沒能來見最後一面

張愛玲中年時期留影

黃逸梵晚年在巴黎從醫院寫給張愛玲一封信,意思是還想見這個女兒最後一面,這是1957年,黃逸梵61歲。張愛玲收到了信,以為她缺醫藥費,而張愛玲自己和賴雅也是窮困潦倒,沒有什麼錢,匆匆忙忙的張愛玲給母親匯出去了一百美金。黃逸梵就這麼遺憾地離開了。

後來黃逸梵的遺物清點下來,這個大箱子到最後按照她的遺願寄給了遠在美國的女兒張愛玲,裡面是所剩不多的幾件古董,還有幾張老照片,其中一個古董花瓶被夫妻倆拍賣了860美金來應付生活支出,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到了這個時候,張愛玲才多少明白,為什麼見到母親和別人描述的母親黃逸梵,都是經常提著一個箱子,也不管是不是在旅行,這一箱子古董原來就是瘦弱的黃逸梵一直親力親為拎著的生活的保證。

黃逸梵最後離去的悲歌:女兒始終沒能來見最後一面

老年的張愛玲

張愛玲自己曾經這樣說母愛:

自我犧牲的母愛是美德,可是這種美德是我們的獸祖先遺傳下來的,我們的家畜也同樣具有——我們似乎不能引以為傲,本能的仁愛只是獸性的善。

但是對於張愛玲來說,難道她得到的母親的愛不夠多嗎?那弟弟張子靜呢又該何以自處。母親遺物給了女兒,連兒子的名字大概都沒有提,或許覺得對於這個自己生下的兒子,原本就沒有盡過什麼值得提的義務和責任,索性不去擾他的清靜也不好說。

我們只能說,黃逸梵身為張愛玲的母親,即便是與女兒近在咫尺的距離,兩個人的心理距離也多是恍若天涯。或許她們倆活得太像了,黃逸梵親手把女兒打造成了另一個版本的自己。

這也許就是紅塵中的傳奇。

(全文完,謝謝關注和閱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