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前段時間,一位99歲的老人在英國辭世,引發包括香港特首在內的全港市民的哀悼。


這位老人,就是麥理浩夫人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圖源:香港01)


港漂對這個名字一定不陌生。


最近被政府用來作隔離營的麥理浩夫人度假村,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圖源:商臺新聞)


還有被評為“全球20條最佳行山徑之一”、港人週末最愛去的徒步聖地——麥理浩徑,是以她丈夫的名字麥理浩(MacLehose)命名。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圖源:香港01)


麥理浩是誰?是殖民地時期的一位港督,這一點相信很多港漂都知道(*港督:全稱香港總督,是香港殖民地時期由英國派駐香港的英國君主代表)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他不僅是史上任期最長的港督,還是最傑出、最受香港人愛戴的港督之一。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圖源:維基百科)


是他,讓香港一躍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


也是他,在香港推動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改革,如今很多你在香港耳熟能詳的名詞,都與麥理浩這個名字有關。


看完後你就不難理解,為何一位英國老人的辭世,會引發全港市民哀悼。


國泰CX501


1971年11月19日,一架國泰航空CX501班機緩緩降落在當時的香港國際機場——啟德機場

,飛機上坐著的正是即將上任的港督麥理浩及其夫人。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圖源:維基百科)


夫人原名鄧麗娉(Margaret Noël Dunlop),出身於蘇格蘭名門,在1947年嫁給當時的殖民地官員麥理浩後,從此成為麥理浩夫人,時年20歲。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圖源:維基百科)


麥理浩也是蘇格蘭人,二戰期間他曾兩度來到中國,先後在英國駐廈門領事館、英國駐福州署理領事工作。


他會講福建話。


在華的經歷讓麥理浩對中國產生濃厚興趣,1947年回英國後,他正式加入英國外交部,並在接下來的20多年一路開掛,不斷升職,成為了一名資深外交官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左一:麥理浩;右一:麥理浩夫人

(圖源:網絡)


1970年,英國政府宣佈將任命麥理浩為香港總督。一年後,他跟夫人搭上了前往香港的國泰航空CX501班機。


這一待,就待了10年零6個月。


香港“麥理浩時代”


麥理浩對香港的影響之大,以至於輿論常常用“麥理浩時代”來形容他任港督的日子。


他在香港的改革可以說是方方面面,那叫一個大刀闊斧、改頭換面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比如,大家都知道香港有一個牛X哄哄的機構——專門針對貪汙罪行的廉政公署(ICAC)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個機構是麥理浩一手創辦的。


ICAC問世以前的香港,貪汙問題非常嚴重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消防員要先收錢,才開水喉救火;


救護員送病人去醫院前,要收取“茶錢”;


到了醫院後,病人要向俗稱“阿嬸”的女工“打賞”,才能受到合理服侍;


想為孩子申請入讀官立學校?也請先賄賂公職人員;


最猖狂的可能要數皇家警隊,他們為了錢財濫用自身權力,包庇違法犯罪行為......


老百姓苦不堪言。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皇家香港警察隊

(圖源:維基百科)


1974年,麥理浩大手一揮,ICAC成立了。


從此,香港由一個貪汙嚴重的地區,搖身一變為全球最廉潔的地區之一。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圖源:廉政公署)


2019年,國際反貪組織發佈了清廉指數,香港在全球180個地區中排名第16,位於美國、日本之上。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圖源:ICAC)


ICAC厲害在哪兒?厲害在“獨立”,它不隸屬於任何一個政府部門,上至高官,下至平民,只要貪汙,就跑不掉。


麥理浩創立的ICAC在民間的口碑極高,它甚至還有句響噹噹的廣告詞:香港,一直勝在有你同ICAC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圖源:網絡)


而這,都還只是麥理浩眾多貢獻之一。


再比如說,過去香港市民都擠在港島、九龍市區,像遙遠的沙田、屯門、大埔、粉領、上水、元朗、馬鞍山這些地方,都是人煙稀少的小鄉村。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沙田舊貌

(圖源:Facebook@昔日香港)


但是,自1973年麥理浩提出“新市鎮”計劃後,這些位於新界的小鄉村陸續移山填海、廣建屋邨,隨後發展成一個個新社區。


據統計,在麥理浩任港督的10年間,新界區人口增加了100萬。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麥理浩于山頭鳥瞰沙田發展區

(圖源:星島日報)


說到屋邨,現在香港人做夢都想住的公屋,也與麥理浩有關。


住房問題一直是香港老大難問題,在麥理浩上任前,政府推出過政府廉租房,但規模小、數量少,根本不能應付越來越多的人口。


他上任後,開啟了香港有史以來最宏大的建屋計劃:在10年內,為180萬香港居民提供住所。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麥理浩到觀塘巡視

(圖源:星島日報)


儘管這個目標最終未能達到(10年內完成96萬,順延5年,最終達到150萬),但公屋的確在香港各地興建起來,大大改善了至少100萬市民的生活。


不止是公屋,連香港的居屋, 也是麥理浩一手搞起來的。


除此之外,麥理浩還在香港推行九年免費教育,另外理大如今在紅磡的校區,也是他撥地建的。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圖源:東網)


哦對了,紅磡火車站、紅磡海底隧道、觀塘線、港島線、荃灣線、屯門和元朗之間的輕鐵......這些已成為港漂日常生活一部分的交通網絡,也是麥理浩拍板新建的。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麥理浩夫婦主持地鐵通車儀式

(圖源:網絡)


這都還沒完!


如果真把麥理浩在香港做的事情一一寫清,大概能寫上好幾萬字。


比如醫療方面,為市民提供低收費的公立醫院門診服務;


福利方面,設立香港人的養老金——“生果金”,以及引入殘疾補助金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麥理浩仔社會福利署署長陪同下參觀黃大仙社區中心

(圖源:星島日報)


勞工權益方面,引入每週休息日,改善法定假期,規定僱主為僱員買保險、向被解僱員工發放遣散費等等;


文娛方面,興建紅磡體育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海洋公園,舉辦香港藝術節等;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圖源: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推出香港清潔運動,培養市民愛護公德、保持公眾地方整潔的意識;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港府為配合香港清潔運動而設計的垃圾蟲,形象深入民心

(圖源:維基百科)


另外,他還積極推動中文為香港法定語文,沒想到吧,在麥理浩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英文是香港唯一法定語文。


......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圖源:星島日報)


而且他親民。


有傳聞指,如果生活在上世紀70年代,時不時會看到這樣的畫面:清晨時分的港島,一個身材高大的“鬼佬”從電車走下來,漫步到某街市,細細留意一個個攤販......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與魚販交談

(圖源:星島日報)


當然了,這些傳聞是真是假已難以確認,但寫到這裡,相信大家對這位港督已經有一個大致瞭解。


而對於港漂來說,最早聽聞麥理浩這個名字,還是因為那條頂級的徒步道——麥理浩徑。


香港最長的頂級徒步道


漂在香港,還有人沒去過麥理浩徑嗎?


這條全港最長的頂級徒步徑,全長100公里,橫跨東西8個郊野公園,以西貢為起點,以屯門為終點,

沿途風光更是無敵。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圖源:維基百科)


之所以叫麥理浩徑,是因為這夫婦倆太熱愛郊野和遠足了。


麥理浩在香港待了多久,麥理浩夫人就陪了他多久。除去平日的官式活動,二人最愛做的事情就是遊走郊野、泛舟海上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麥理浩曾經說,“青山綠水普羅大眾都可享受,高爾夫球場和遊艇則只屬於少數人。”


1976年,他開始為香港劃定郊野公園,如今的徒步熱門地——獅子山郊野公園、西貢東郊野公園、大帽山郊野公園等,全是麥理浩劃定的。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圖源:維基百科)


1979年,出於對徒步的熱忱,夫婦兩人促使港府將這條新修好的遠足徑命名為麥理浩徑;


1981年,麥理浩夫人度假村也落成,夫人還主持了開幕儀式。


這是香港首個開放大眾使用的公眾度假村,為市民提供郊野戶外的休憩場地。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圖源:網絡)


除了醉心郊野,麥理浩夫人在這10年間還做了另一件事:投身公益。


她在香港多間慈善機構擔任會長,常常走訪社會福利機構、參觀學校,還十分支持殘障兒童參與騎術活動,併為此設立了香港傷健策騎協會。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麥理浩夫人以公益金會長身份巡視受資助的老人

(圖源:星島日報)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句,麥理浩夫人最後一次到訪香港——2005年,此時麥理浩已離世5年——正是為了出席該協會的25週年慶典。


告別香港


麥理浩在香港的政績深受英國政府肯定,罕有地四度獲續任


直到1982年,他年紀漸大,身體抱恙,幹勁減退,不再適合繼續擔任港督。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1982年5月8日晚上,麥理浩結束任職,與夫人正式告別港督府。


從港督府到愛丁堡廣場,從皇后碼頭到九龍公眾碼頭,再到啟德機場,沿途均有大批香港市民前來送別。


晚上9點,麥理浩夫婦乘坐英國航空BA20班機離開香港,港督生涯正式畫上句號。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圖源:星島日報)


你問,在香港施政的10年間,麥理浩有沒有做得不足的?


有,肯定有。


但無論是從香港社會各界,還是普通民眾的反響來看,這位港督對香港的貢獻,遠遠大於他的過失。


這個最受香港市民愛戴的英國老人,離世了

(圖源:星島日報)


用麥理浩自己的話來說,“我們不可能強迫港人效忠英國,但若能培養港人的自豪感,則應該是有效的替代品。”


他應該是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