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回顾一下和某个城市之间的情史,就会发现,如今出行目的变得无比单一。

最早去北京是坐夜火车看音乐节,现在只想回去吃涮肉;去厦门忙着打卡文艺小店,现在是刷咖啡馆;去武汉则是挤在人山人海里看樱花,现在则是每天过三次早。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绝对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而且在武汉可以吃得很放松。就说过早,6点可以过,10点也可以过,甜食店卖烧麦、热干面店出名的是豆皮。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过早三剑客

又不是精心打扮一番才敢去吃brunch的上海,这儿的小吃店,特质是混杂、不拘小节,看似毫无章法可循,内核却很刚硬。

到达第一天,肚子饿的时候刚好路过“严老幺烧麦”。排队排得很有讲究,本地人有自带饭盒来打豆皮的,我们两个外地人,花了十几分钟才搞清楚要怎么买。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小店还有股国营餐饮店的气场,先排一个队付钱买单,然后拿着票才去排领东西的队。

豆皮一个队、烧麦一个队,因为队伍实在太长,到后面完全分辨不出哪个是哪个,只好跟闺蜜各排一个。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当地朋友发来信息,没说严老幺不好,只是不够特色,这样水平的过早店,武汉还不是一抓一大把,要吃就吃劲爆的。

好好好。争分夺秒的三天,每天都在跟早餐店的关门时间赛跑。

天天红油赵师傅热干面

约了快车去天天红油赵师傅热干面,司机一看地址,赶紧踩了一脚油门,

“这个店啊都是去吃油饼包烧麦的,排好长队,快赶上关门时间了,我怕你们吃不上啊。”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网红小吃店是最容易做坏的,上海的阿大葱油饼、杏花楼青团,做着做着就成了黄牛的产业链,总之就不单纯了。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买热干面就傻了

武汉的网红小吃依旧朋克且接地气,往油饼里夹烧麦这样的创意,立刻就被食客们接受了,而且只此一家,火了之后也没有山寨仿效,大家都有骨气得很。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油饼香酥、烧麦软糯,瞬间召唤出了童年的味蕾记忆,小镇桥口的烧饼夹臭豆腐,其实也是异曲同工。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周记热干面豆皮大王

大概是武汉小吃中最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的一种,在我们浙江人眼里,豆皮是豆腐皮的简称,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它还能做早点。

多年前第一次在三镇民生甜食馆吃到豆皮,都惊为天人,怎么还有这种操作?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武汉人说的豆皮,糯米是主料,外边包一层绿豆混合大米浆做成的脆皮,才有了这个名字。经典的三鲜豆皮加笋丁、香菇和猪肉丁,还可以浇上卤汁,变成更重口味的版本。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三鲜豆皮

热干面界所谓的正宗,对豆皮完全不适用。

这次被朋友带去访的“周记豆皮热干面大王”,就是豆皮界的异类。(敲黑板,来他家不是吃热干面的!)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他家做了浇头外加的创举,腰花、牛肉、辣椒丝炒一盘,盖在上面,叫二合一豆皮。外皮金黄酥脆,覆着满满一层浇头,里面的糯米都快没有存在感了。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老板一点也不追求效率,一锅只做6份,每份都是双面蛋皮,厚得很,浇头按照客人需要另炒。

与其说是豆皮,倒更像是吃小菜,大早上就开始腰花牛肉双管齐下。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店里的猫也很异类,就一顿过早的时间,竟爬到闺蜜腿上睡着了,怎么也不肯下来。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老镇三镇&长子热干面

热干面跟周黑鸭一起,毫无争议地并列为“武汉两大名片”。然而,要说哪里的热干面最好吃,却众口难调。

跟潮汕牛肉火锅一样,外地人最好不要轻易碰触这个话题,免得引来战争。武汉人对热干面的爱,也是一种糅合了记忆、情怀后的产物。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70年代生人还在怀念最初的蔡林记,而90后们却已习惯了各种花式热干面。蔡林记成了挤满外地游客的老字号连锁店,本地人念的却是家门口十几年不变的味道。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热干面用不易变质的碱水面做成,通常先煮熟,上桌前再稍煮一会儿,捞起来拌佐料吃。拌面是门技术活,需让每根面条都蘸上佐料,才算大功告成。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若追求古早味,可以去车站前的长子热干面,年代已久,依旧小小一个破旧门面,朋友把豪车泊在门口,我还担忧,“被贴罚单怎么办?”

“不要紧,顶多花高价吃个热干面,值得。”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佐料只有腌胡萝卜丁、芝麻酱、辣子和葱花,朴素本真。在上一辈眼里,热干面就该是素的,什么牛肉虾仁都是耍流氓。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门口煤炉上摆着几个破破烂烂的小锅,不停滚着牛杂牛肉、白萝卜,两者混起来,就是一碗烧瓦沟。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撒贝宁老师好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若追求清爽的口味,那么老镇三镇家的热干面是首选,他家可另加蒜泥,芝麻酱调制的比例没那么浓烈,不配清酒也不腻。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武昌重油烧梅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重油烧梅也是一种颠覆性的存在。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先说粤式烧麦,扎扎实实填的都是肉啊虾,典型的南方骄奢;江浙一带的烧麦则更接近于酱油米饭,味觉单调。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而重油烧麦蒸出来却像小笼包一般,软绵绵地瘫在盘子里,这要归功于馅料里的猪油,也正是“重油”二字所指。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一元路的“武昌重油烧梅”是老店中的佼佼者,胡椒粉必须要下得重,一口咬下去,油润却不散,鲜辣却不刺激。

6块钱4个,一般烧梅店还会提供解腻的大碗茶,又一顿完美的过早诞生了。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老杨家鲜鱼糊粉

论卖相,糊汤粉估计要跟印度菜归为一个档次。灰黑色的一碗糊糊,咋一看让人退让三分。尽管不起眼,鲜鱼糊汤粉背后却暗藏了许多功夫。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将便宜的杂鱼一条条剔除内脏,用清水熬到骨肉全不见踪影,然后滤去渣滓,加入大量胡椒粉和淀粉继续调制,才成为糊汤粉的底汤。

追根溯源,估计又是一种民间智慧的演化。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下单后,老板立即烫一碗细米粉,然后放入灰黑色糊糊中,可随自己喜好加小葱、虾皮,但万万不能少的是油条。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糊汤粉店要是自家没有,隔壁也一定开着油条铺,两者形影不离。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油条要浸在糊糊里,让它吸饱鱼汤底,我是“油条软吃派”的,真的太喜欢这种吃法。

果然隔壁有油条铺

(查了下这家现在暂停营业,之前写过的1.Z Coffee也搬家了,写国内吃的,手速不快都赶不上店的更迭速度)

西部牛伢狗面馆

牛肉粉是武汉过早中最稳固的存在,覆盖范围远超过豆皮店、糊汤粉店。

因为它普通的名字,很容易被外地人误会成没特色而直接略过,哪儿吃不到牛肉粉呢?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武汉人很会做卤菜,走进牛肉粉店,首先会看到几只大缸里浸着卤牛肉、牛筋、脆肠、鸡蛋、豆干等配料,“老板,要宽的,三拼!”

卤牛肉烂酥不柴,切厚片,汤底用棒子骨熬制,红油加得恰到好处。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牛肉粉的味觉主体是咸香,而非酸辣,据当地朋友说,这家算是最不油最不辣的了,但还是把我吃得眼泪鼻涕狂流。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三合一粉

14元的价格,料相当足,几乎半碗粉半碗肉;就算点素粉,也附带几片牛肉和萝卜,武汉人的实在,全在一碗牛肉粉里了。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牛肉粉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牛筋粉

武汉的夏天是由小龙虾和烧烤统治的,口味清淡的蒸虾是我的菜,去头的麻辣虾球却几乎废了我半条舌头,烧烤则侵略性更强。

从早点的形式和种类上来说,武汉可以碾压中国任何城市

然而,就算被辣得晕着头回酒店,想到明早有热乎乎的蛋酒配豆皮吃,就觉得生活在这个城市很美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