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出去的垃圾,最終會被我們吃回來

扔出去的垃圾,最終會被我們吃回來

隋靜

前些日子,我的學生們很不注重班級環境衛生的管理,常常會把垃圾隨意丟棄,為了能夠提高孩子們的環保意識,我在班級裡開展了一次"垃圾分類重要性"的主題班會。告訴他們一定要從小樹立較高的環保意識,養成將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垃圾箱的良好習慣,不然我們扔出去的垃圾,最終會被我們吃回來。因為我們生活中扔出去的各種垃圾,並沒有被有效的處理掉。目前,我們國家對國民生活中產生的垃圾並沒有很有效的處理方法,只是挖坑、填埋、或是拉往遠離市區的地方,這樣的做法不僅沒有使垃圾變少,甚至還會引發更嚴重的汙染。

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的想象,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垃圾場。因為被我們隨意拋棄的垃圾,從來就沒有消失,它們一直存在。例如生活中我們買瓶飲料很容易,扔掉一個塑料瓶子也很容易,可要徹底降解掉它們卻很難。

扔出去的垃圾,最終會被我們吃回來


美國CNN曾做過一個調查:追蹤8名志願者的一週飲食,看他們是否食入過塑料微粒。不幸的是:所有人的糞便中,平均每10克中就含有約20顆塑料微粒,種類多達9種,幾乎覆蓋了全部塑料類型。人類製造出塑料,卻沒有找到徹底消滅它的辦法,兜兜轉轉,最後還是回到了自己的身體裡。這樣的結果不禁令人深思。

如果我們還這樣肆無忌憚下去,在不久的將來,那些被我們丟棄的垃圾,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回到生活中呢?

可能是吹來的風、喝到的水;可能是以垃圾為食的豬牛羊生產的肉類奶製品;也有可能是,被垃圾填埋場汙染過的地下水澆灌過的蔬菜水果……總之,那些被我們隨意丟棄出去的垃圾,會以各種方式被我們吃回來的,想一想都感覺到無比地恐懼。

因此,實行生活中的垃圾分類尤為重要。這不是在分類,而是在自救。因為有了分類,才能有後續更好地無害化處理,才能更好地提高回收利用率,才能為我們的生存環境減負。

扔出去的垃圾,最終會被我們吃回來


為了讓孩子們從小能樹立意識、形成習慣,在一次家長會中,我倡議家長們能一起配合,在這方面共同施教。還好我們的家長們對此也非常用心,自發組織了一次自願捐款,為學校的每一個班級都購買了分類垃圾桶。

其實,對於我們所有人而言,垃圾分類這件事,只要想做,就沒什麼做不到的。

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每個人都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珍愛有加,每個人都能一點一點地堅持下來,總有一天會看到大自然的巨大饋贈。

扔出去的垃圾,最終會被我們吃回來

大連瓦房店市幸福人生傳統文化研究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