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作戰罕見白刃戰!收復法卡山,班長與越軍拼刺刀,壯烈犧牲

法卡山烈士陵園,坐落在廣西憑祥市夏石鎮322國道旁。法卡山紀念碑頂坐,雕刻著一位頭戴鋼盔的戰士頭像,目光炯炯有神,凝視遠方,矗立在祖國的西南邊陲!在

這座陵園裡,安葬著154位法卡山烈士,每年不斷有大批的親屬、戰友和社會人士前來紀念、瞻仰。

對越作戰罕見白刃戰!收復法卡山,班長與越軍拼刺刀,壯烈犧牲

法卡山烈士陵園紀念碑

仔細觀看烈士的墓碑,你會發現有兩大特點:一是烈士都很年輕,年齡大多在19歲左右,平均年齡不足20歲。二是班長、副班長特別多,總共有43人,這還不算幾位臨危受命火線代理後被追認排長的班長。

擔負法卡山主攻任務的是廣西邊防三師九團二營。這支部隊是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後才組建的部隊,連隊一個班的人員構成,基本上是以老帶新,班長、副班長,還有一兩個老兵,其餘都是新兵。

對越作戰罕見白刃戰!收復法卡山,班長與越軍拼刺刀,壯烈犧牲

​【法卡山烈士陵園,位於廣西憑祥市夏石鎮322國道旁,安葬1981年5月收復和堅守法卡山戰鬥中犧牲的廣西邊防154位烈士】

有過軍旅生活的人都知道,班長在部隊是兵之頭、將之尾,號稱“兵中之母”,是軍隊十分重要的骨幹力量。新兵入伍第一天起,班長就會從生活和訓練上照顧和教導新兵,班長的言行舉止都對新兵起到示範作用。一位思想先進、軍事素質過硬的班長,會通過傳幫帶,訓練出一支優秀的具有過硬戰鬥力的班。否則,一個班就會紀律散漫、懶懶洋洋,在戰場上難有作為。

接到戰備任務的二營,迅速開始了大練兵。連隊的班長們以身作則,帶領各個班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摸爬滾打,刻苦訓練。為提高身體素質,首長要求全體官兵開展10公里越野跑訓練。一開始,有很多戰士難以堅持,跑下來腿疼腰痠,一瘸一拐。首長命令休息兩天後繼續跑。

對越作戰罕見白刃戰!收復法卡山,班長與越軍拼刺刀,壯烈犧牲

​過了這一關還不行,要全副武裝負重跑。下雨天往山上跑,跑都跑不動,打仗肯定捱打!天不亮就起床,班長就帶頭大吼“1—2—3—4!”比誰的吼聲大,要吼去瞌睡勁,吼出精神頭,吼出殺氣,吼出霸氣!吼得遠方的村莊裡雞鳴狗叫。拼刺刀的殺喊聲震天動地,路過軍營的百姓豎起大拇指稱讚:威武,地動山搖!

正是靠這種摸爬滾打、刻苦訓練,才練就了一支生龍活虎的隊伍。就這樣,首長還是有點不放心,這一大群十八九歲的新兵,打仗行不行?

1981年5月5日清晨6點,法卡山之戰打響。炮聲隆隆,震天動地,擔任主攻任務的4連1排,率先向敵人陣地發起了衝鋒,2班副班長李懷瓊一馬當先,和全班戰士手持爆破筒,在雷區引爆地雷開闢通道,第一個衝上陣地和敵人激戰,主攻排不到1小時就全殲守敵,奪取法卡山。

對越作戰罕見白刃戰!收復法卡山,班長與越軍拼刺刀,壯烈犧牲

​營長接到電臺報告,興奮地大喊“好!好!”命令抓緊構築防禦工事,準備迎擊敵人反撲。各班班長迅速帶領戰士,開挖防炮洞用於藏身,並提醒戰士別偷懶,選好地形,挖深點,搞堅固點,現在多流汗,以後少流血!

果不其然,沒多久越軍就向陣地打炮了,而且越打越猛,陣地上有了傷亡。一名新兵挖的洞淺,無法藏身,被炸得在戰壕中亂爬,班長一把將他拽進了自己的洞內,批評道:這下知道炮彈的厲害了吧!新兵一個勁點頭,語無倫次地說:挖,使勁挖,以後全聽班長的!

對越作戰罕見白刃戰!收復法卡山,班長與越軍拼刺刀,壯烈犧牲

​5月16號凌晨,越軍向我軍陣地上傾瀉了近千發炮彈後,分多路、多梯次向我陣地發起全面進攻。5連連長、副連長負重傷,指導員和電臺兵犧牲,陣地與指揮部的通訊中斷。隨後,敵人從各個方向攻上陣地。5連7班長溫成榮帶著全班戰士,緊守在5號陣地,在消滅40多名敵人的情況下,彈盡糧絕,上刺刀與攻上陣地的越軍肉搏。敵我雙方扭打在一起,最後全部犧牲。

4號陣地9班同樣面臨7班的情況,面對密密麻麻涌上陣地的敵人,班長段玉生身負重傷,仍頑強戰鬥衝鋒在前,因失血過多,倒在陣地前沿。當衝上陣地的敵人靠近奄奄一息的9班長時,他毅然拉響了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

對越作戰罕見白刃戰!收復法卡山,班長與越軍拼刺刀,壯烈犧牲

​趕來增援的6連冒著槍林彈雨與敵人激戰,連長向指揮部請求重炮火力抵近壓制。霎時間,敵人被炮火覆蓋,死傷大半。6連3班長謝先晚帶領全班猛衝猛殺,在全班傷亡6人、僅剩2人的情況下依然堅持戰鬥。老班長唐光智火線代理排長後,為奪取失守的5號陣地,身先士卒,衝鋒在前,中彈犧牲。2班長梁安龍在敵人蜂擁而來時,沉著冷靜,頑強戰鬥,直到生命最後一刻。1班長劉太秋在排長犧牲後,臨危受命代理排長,在帶領戰士向4號陣發起攻擊時,一直衝在前面,雙腿及身體多處負傷,血流如注,叫戰友扶著指揮戰鬥,手握鋼槍犧牲在最前線。

對越作戰罕見白刃戰!收復法卡山,班長與越軍拼刺刀,壯烈犧牲

唐光智烈士,1981年5月16日犧牲,追記一等功,葬於法卡山烈士陵園

在法卡山戰場,你會看到衝在最前面的是班長,最堅苦、最危險的地方有班長,當班長振臂一呼“跟我上”時,全班戰士鬥志昂揚跟著衝。烈士們前赴後繼的犧牲,贏來了法卡山的最後勝利,讓五星紅旗永遠在法卡山上迎風飄揚!

對越作戰罕見白刃戰!收復法卡山,班長與越軍拼刺刀,壯烈犧牲

1981年10月13日,廣州部隊司令員吳克華(左)、政委王猛(右),代表軍委向二營頒發“法卡山英雄營”錦旗

對越作戰罕見白刃戰!收復法卡山,班長與越軍拼刺刀,壯烈犧牲

​【2019年10月1日,國慶大閱兵,在五大戰區指揮員的引領下,100面榮譽戰旗組成戰旗方陣,其中有法卡山英雄營、者陰山英雄連、扣林山戰鬥英雄營等南疆戰場的功勳戰旗】

戰後,軍委授予九團二營“法卡山英雄營”榮譽稱號。新中國成立70年國慶大閱兵,入選百面功勳部隊戰旗方陣,光榮地接受檢閱!

榮耀屬於全體法卡山參戰勇士,屬於帶頭衝鋒陷陣的班長。“兵中之母”,當之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