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原創性SCI論文撰寫的一些建議


關於原創性SCI論文撰寫的一些建議


原始研究成果的交流,要求既能有效地表述研究人員希望傳達的事實,同時也能表達作者想要提出的設想。第一作者需要將所有其他作者的想法組合起來,形成一篇連貫的、有價值的和高效的論文。今天小編將分享關於原創性SCI論文撰寫的一些建議,希望大家能從中受益。


關於原創性SCI論文撰寫的一些建議

SCI、SSCI、核心、普刊發表指導

1..如果一項研究是假說驅動的,那麼就請在引言部分提出假設,可能的話也寫在摘要裡面。然後確保論文的每一部分在某種程度上都與假說的檢驗過程或討論相關。


2.如果研究發現了假設之外的意想不到的結果,那麼在引言部分先承認這一點,讀者就會知道你所展示的是一個偶然的發現。如果最初的實驗設計並非是用來觀察這些意料之外的結果的,讀者和審稿人則不會介意研究欠於完美之處。


3.在任何研究開始之前,確保方案設計可以很自信地回答所假設的問題。如果研究設計有缺陷,無論寫作和編輯如何完美,仍然會是一篇不佳的論文。


4.如果一項研究不是假說驅動的,一定要記住這一點。然後在論文創作時傳達出這一信息。


5.在你開始論文(假設是一個假說驅動的項目)寫作時,寫下你的假設。接下來,列出你想向讀者傳達的信息。所有信息都應該與假設相關,儘管他們並不需要都支持它。按重要性或其他邏輯順序將這些信息排列好。你想要讀者最清晰地記得你做的所有工作中的哪幾項?這些就是你的重要信息。在你的列表中的每項重要信息,都將成為稍後討論部分中每個段落的首句,而且段落的順序就按你列表中的順序即可)。通常一篇論文會有2至5個關鍵信息點,當然也可多可少。


6.我不建議按照論文各部分最終的順序撰寫論文。首先應該編寫材料與方法部分,提供所有必要的細節以便他人能重複此研究。寫作方法部分的每一段落時,重讀你的假設並回憶一下你為什麼要做這些實驗。如果你都不清楚這些實驗與你的假設之間的聯繫,那麼讀者也很難看出來。稍後可以對方法部分進行再修飾。


7..通常可以在描述每個方法的開頭,增加一些幾個單詞組成的短語,用來解釋為什麼採用這個方法,以及它如何與項目中的其他實驗相關聯。例如,“為了確證mRNA方面的結果,我們使用……分析了生成的蛋白質”或“為了進一步評估心理測試在ADDH診斷中的有效性,我們通過採用……進行了長期效果評估”。


關於原創性SCI論文撰寫的一些建議

SCI、SSCI、核心、普刊發表指導


8.統計方法。許多讀者會直接相信作者能確保其研究使用了適當的統計檢驗進行分析。因此,對於作者來說,選擇正確的統計分析方法並理解它們,是很重要的。在必要時可以尋求統計學家的幫助。


9.接下來撰寫結果部分,段落之間的順序應合乎邏輯。重讀你的假設。將每一個你要報道的發現與要檢驗的假設聯繫起來。


10.在結果部分,有時會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但更常見的是將這些解釋留到討論部分。如果你想在結果部分解釋你的發現,那麼你必須只表述事實,並且在討論部分不再重複。應該避免在結果部分進行猜測。猜測(使用單詞如“也許”、“或許”、“大概”、“可能”、“有可能”)要留待討論部分進行。


11.在結果部分,儘可能以高效的方式呈現事實。如果一個表或圖能最簡單地表述結果,那就採用表和圖。完全可以這樣表述:“血清實驗室化驗的結果如表1所示”。也可以添加這樣的句子:“請注意在12個化驗分析物中有5個顯著升高。”對讀者來說,比起試圖破譯一段冗長的包含數據的文字來,表或圖更容易看懂。如果有出色的表和圖,結果部分可能也就幾句話。


12.數據,不管是在文本還是表中,都不應該包含小數點後任何毫無意義的數字。從本質上講,如果在現實世界中並不是真正重要的,那就不要提供小數點後的數字。


13.圖和表。想想看讀者想要看到什麼。將標題和軸標籤製作清楚。因為圖表可能會壓縮,因此儘量使用大的字體。點圖往往比柱狀圖更加信息化,尤其對於醫學文章而言。點圖能展示個體數據,而患者都是個體。基於研究中的均值數據柱狀圖對患者進行臨床管理的例子是非常罕見的。均值不能給出全部真相,因為個體很少等同於均值。


14.圖例應該傳達出結果及其說明,讀者無需閱讀論文即可理解。一個圖的圖例的第一部分應該表述你想通過圖傳達的主要信息。一些期刊不希望圖例中包含解釋,但大多數不會介意。


15.現在回到方法部分,確保結果部分報道的任何一點都有相應的方法。加入之前忘記的內容到方法部分,同時刪除你發現事實上並非包含在這組實驗裡的那些方法。後面這種情況通常並不多見,但我們偶爾會發現方法部分的某個段落所述方法,實際上在整個研究中並未使用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