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辦小學初中招生政策大調整!“審批地”概念成最大謎團

從年前延遲到3月份,今天,浙江義務教育階段的招生政策終於出了!作為一名家中有娃,房子所在區域內又沒有優質學校的媽媽來說,這個政策如何規定,事關重大。

要不要換學區房?

還能不能跨區參加搖號?

孩子有沒有機會上好學校?

這些問題,簡直讓老母親操碎了心啊。

於是,我認認真真研讀了浙江省教育廳出臺的《關於做好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有些重大變化和疑點和你分享。

浙江民辦小學初中招生政策大調整!“審批地”概念成最大謎團

眾人矚目的民辦學校“鎖區”,到底是如何規定的?

民辦學校招生政策主要變化有三:

一是落實民辦學校在審批地範圍內招生(即審批地招生)

二是實行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即公民同招)

三是對入學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入學報名對象全部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即電腦隨機錄取)。這些招生政策不光我省各地是統一的,全國各省份間也是基本一致的。

從上面這段話裡,我們可以看出,比較明確的政策是“公民同招”和“100%搖號”。也就是說,在報名學校時,杭州的家長們需要在公辦和民辦中間做取捨,而且能不能上民辦,完全憑運氣。

但是,“民辦學校在審批地範圍內招生”的意思就比較模糊了。“審批地”指的是“區”還是“市”?

假設,杭州市下城區某所民辦初中的審批地在下城區,那就意味著招生對象是下城區的小學畢業生。這到底是不是民辦學校的“鎖區政策”呢?

例如,綠城育華就是一所市屬學校,那它的招生範圍是不是全市呢?

這些問題,都還不太明朗。估計具體的細則,還要等4月底杭州市教育局出的政策。

浙江民辦小學初中招生政策大調整!“審批地”概念成最大謎團

可以明確的是,跨市招生已經不行了。今後,寧波、嘉興等地的學生,想到杭州來讀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受到疫情影響,今年的招生報名時間會推遲嗎?

往年,小升初的招生一般是在4月底。今年最新政策規定,各地各學校招生報名時間不得早於5月份。對各地的招生時間全省不作統一規定,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安排。為便於操作,同一市域內各縣(市、區)的招生時間最好能統一步調。

浙江民辦小學初中招生政策大調整!“審批地”概念成最大謎團

公辦學校的春天來了!

之前,義務教育學生過重的學業負擔主要來自於校外培訓,而校外培訓的重要動力是爭搶民辦學校的入學機會。

無序的跨區域“掐尖”招生,加上個別民辦學校與校外培訓機構合作推動“培訓熱”“競賽熱”,加重了學生的校外學業負擔和家長的經濟負擔。

不少家庭為了準備各種考試,疲於奔命,學生累、家長也累!

公民同招後,公民辦學校間優質生源失衡現象將會發生改變。不斷推進區域範圍內公辦學校師資均衡配置和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高每一所義務教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是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可以預見的是,城鄉差距和校際差距會逐漸縮小,家門口普通的公辦學校春天已到!

浙江民辦小學初中招生政策大調整!“審批地”概念成最大謎團

關於這個新政,你有啥想法和疑問?歡迎留言和我聊聊。

(作者:杭州童媽。教育博主,多平臺原創作者,一位熱愛學習的媽媽。與你分享教育熱點話題、科學育兒知識、升學政策解讀等內容。關注我,一起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