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拒絕上北大,寧可貸款100萬去讀美國哈佛的詹青雲,如今怎樣"


詹青雲,一個農村出生的姑娘,但她卻志存高遠,志若凌雲,當年放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哪怕是貸款只為能去美國哈佛,而且是心甘情願。對於很多學子來說,能考上北大清華是一生的夢想,那麼詹青雲到底有什麼“真本事”?

這一切都要從一電視節目說起。2019年《奇葩說第六季》播出,詹青雲一舉拿下當年的“BBking”(即年度總冠軍),這冠軍含金量確實很高。眾所周知,伶牙俐齒是古代說客的必備才能,可是隻有伶牙俐齒還不夠,還要有能隨機應變的大腦、快速的反應能力。

而詹青雲具備這些優點,所以她能脫穎而出。“三寸不爛之舌,勝過百萬雄師”,這是古代對巧舌如簧的縱橫說客的褒獎,蘇秦、張儀都是這樣的人物。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遊走四方的說客沒了,而各種特色的“辯論賽”為如今這樣的人才提供了用武之地。

詹青雲,出生於貴州的小鄉村,那裡山高水深,俗話說: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也許這裡沒有江南的靈山秀水,可是一樣可以鍾靈毓秀,一樣可以薰陶啟發王陽明來一場“龍場悟道”。詹青雲在這樣的環境裡,愈加奮進,走出貴州,只是第一步。也許在她小時侯打豬草時,從不知道一所學校叫哈佛大學。

志當存高遠,敢為天下先,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她天賦好,特別聰明,很多學校在她看來都不適合自己。她經歷了6次轉學,古有孟母三遷,只為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環境,詹青雲轉學也是為了找到讓自己學起來更加快樂的地方。這也許是她多年後選擇哈佛這樣的頂級大學的初心。

詹青雲雖然出生在農村,但她沒有輸在起跑線,也許跟她有位“會教育孩子”的媽媽有關。詹青雲小時候遇到挫折,她媽媽從不苛責,總是鼓勵地告訴她:“媽媽能掐會算,媽媽算過了,你到了四年級就變成好學生了!”有的農村父母,只是把子女看作自己的“資產”,不尊重孩子,動輒打罵,很難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從詹青雲身上,可以看出多讀書,多開眼界是多麼重要,她那飽讀詩書、縱覽天下、高屋建瓴、咄咄逼人的才華,令多少男兒郎汗顏!她思接千載,神遊八荒,滿腹學問橫無際涯!記得羅振宇講過“見識決定未來”的話題,他舉例說:“大城市孩子的樓下停車場,跟車展一樣,眼界見識肯定比農村孩子廣。”而詹青雲通過學習,彌補了見識的不足,很快成長為“全球通”。

詹青雲,2018年代表哈佛耶魯大學聯隊參加“2018華語辯論世界盃”獲得總冠軍,並且榮獲總決賽“最佳辯手”。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而金子也多是桀驁不馴的,也會考慮自己到哪裡去發光,所以詹青雲寧可貸款100萬去讀美國哈佛大學,是有她的考慮的。如今,詹青雲出任了某公司招聘加油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