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講述的經濟學故事(1)

在經濟學大師米爾頓·弗裡德曼眼中,“經濟學是一門迷人的科學,最令人著迷的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是如此簡單,只要一張紙就可以寫完,而且任何人都可以瞭解。”薩繆爾森則開玩笑說,如果能教會鸚鵡說“需求”和“供給”這兩個詞,這隻鸚鵡就可以成為一個經濟學家。

哈佛教授講述的經濟學故事(1)

“君子國”裡的奇遇——經濟人

經濟學認為所有人都是理性經濟人,並不是讚揚利己性,只是承認它是無法更改的人性,承認理性經濟人的存在只是對人類趨利本性的一個認識和引導。在現實的經濟活動中,人們不可能為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就不擇手段,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以及法律制度的約束。他是自利的,但並不自私。也許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人人都是理性經濟人,都是理性且自利的,社會秩序不會變得紊亂?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經濟學家給出了回答:“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處於本意的情況下更有效地促進社會的利益。”也就是說,人人都是理性經濟人,更能在客觀上維護社會的秩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對理性經濟人作了這樣的闡述:“我們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家和麵包師的恩惠,而是出於他們自利的打算。我們不說喚起他們利他心的話,而說喚起他們利己心的話;我們不說我們自己需要,而說對他們有好處。”。由此來看,人和人之間是一種交換關係,能獲得食物和飲料,是因為每個人都要獲得自己最大的利益。理性經濟人總是在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限度滿足的理性的人。

哈佛教授講述的經濟學故事(1)

聰明的“傻瓜”——有限理性

假設:工人體育場將上演一場眾多明星參加的演唱會,票價很高,需要800元,這是你夢寐以求的演唱會,很早就買到了演唱會的門票。第一種情況:剛要從家裡出發的時候,你發現自己把票丟了。第二種情況:剛要從家裡出發的時候,你發現自己把剛買的價值800元的音樂播放器給弄丟了。與在第一種情況下選擇再買演唱會門票的人相比,在第二種情況下選擇仍舊購買演唱會門票的人絕對不會少。從客觀上來講,這兩種情況是沒有區別的:在你願意花800元錢去聽演唱會的前提下,你面臨的都是損失了800元的價值,然後你需要選擇是否再花800元去觀看演出。只不過在第一種情況下,你是因丟了一張票而損失了800元,而在第二種情況下你是因為丟了800元的音樂播放器而損失了800元。人們都是理性經濟人,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全的理性人。有限理性最初是阿羅提出的,他認為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為“既是有意識的理性的,但這種理性又是有限的”。理性人的主觀意願就是最大限度地為自己謀福利,但能不能謀到福利是另一回事。以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收益是經濟人的理性選擇,但由於人對事物的計算能力和認識能力是有限的,因而人們的理性往往表現為有限理性。

哈佛教授講述的經濟學故事(1)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投入與產出

“皮洛士的勝利”的典故在經濟學上可以引申為成本太高而收益過少。比如,你打算開一家服裝店,在計算成本時,你可能會考慮到店面的房租、進貨的費用、借款的利息、僱員的工資、水電費、稅金等。在扣除這些費用之後,你認為自己還會賺到錢。但這樣的計算是不完全的:你漏掉了自己的工資,你墊付的資金的利息,還有開服裝店的機會成本等。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採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採購成本。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斷進行,這些成本就轉化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成本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應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計量。費用和成本是兩個獨立的概念,但兩者又有一定的關係。費用是資產的耗費,它是針對一定的期間而言的,與生產哪一種產品無關;成本與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產品或商品相聯繫,而不論發生在哪一個會計期間。

哈佛教授講述的經濟學故事(1)

愛情為何只換來一場悔恨——選擇

每個人在面臨選擇和決策時,大致上會體現如下的規律:每個人都會自然地作出趨利避害的決策,選擇對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結果。但應以經濟學的思維思考問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條件,才能作出對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最優決策。有得必有失”、“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之類的俗語,說明人生總是處在選擇中。每個人對同樣的問題有不同的認知,在經濟生活中也是如此。面對一件相同的商品,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選擇。有人作選擇是從經濟學的成本收益角度來看,比如人們選擇一項投資,總是選擇投入最少、收益最大的;有人作選擇是從物品的使用價值角度來實現的,如人們在沙漠中對水的珍視就比其他物品要高;還有人是從自己的興趣愛好方面來作選擇的,如有人喜歡集郵,不惜花費千金也要集齊一套完整的郵票。實際上,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東西,是人們追求不盡的,每個人的價值觀、客觀條件各不相同,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佳選擇。

哈佛教授講述的經濟學故事(1)

兩堆稻草間餓死的驢——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機會成本中的機會必須是你可選擇的項目。人生面臨的選擇很多,人們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選擇。比如是繼續工作還是先去吃飯;是在這家商店買衣服還是到那家商店買……這些選擇在生活中很常見,大家可以很輕鬆地作出選擇,也不大會慎重考慮。如果去KTV和去電影院對你同樣有吸引力,不妨擲硬幣決定去哪兒。機會成本又稱選擇成本,是指做一個選擇後所喪失的不做該種選擇而可能獲得的最大利益。也就是說,機會成本是為了得到一種東西而必須放棄另一種東西的代價。其實對於“驢子”來說,兩堆稻草都具有吸引力,無論選擇哪個,都會造成機會成本的損失,這也就是驢子徘徊在兩堆稻草之間最終餓死的原因。薩繆爾森在其《經濟學》中曾用熱狗公司的事例來說明機會成本的概念。熱狗公司所有者每週投入60小時,但不領取工資。到年末結算時公司獲得了22 000美元的可觀利潤。但是如果這些所有者能夠找到其他收入更高的工作,使他們所獲年收益達45 000美元,那麼這些人所從事的熱狗公司的工作就會產生一種機會成本,它表明因他們從事了熱狗公司的工作而不得不損失的收益。

哈佛教授講述的經濟學故事(1)

甘地為什麼要扔掉另一隻鞋——沉沒成本

一次,印度的“聖雄”甘地乘坐火車出行,當他剛剛踏上車門時,火車正好啟動,他的一隻鞋子不慎掉到了車門外。就在這時,甘地麻利地脫下了另一隻鞋子,朝第一隻鞋子掉下的方向扔去。有人奇怪地問他為什麼,甘地說:“如果一個窮人正好從鐵路旁經過,他就可以拾到一雙鞋,這或許對他是個收穫。”一般說來,資產的流動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強,其沉沒的部分就越少。資產的沉沒性也具有時間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轉化。以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固定資產為例,在尚未使用或折舊期限之後棄用,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會成為沉沒成本,而中途棄用沉沒的程度則會較高。經濟學家認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該在作決策時考慮沉沒成本。比如,你預訂了一張電影票,已經付了票款而且不能退票。但是當你看了電影一半之後覺得很不好看,此時付的錢已經不能收回,電影票的價錢就是沉沒成本。這時會有兩種結果:一是,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但忍受著看完;二是,付錢後發覺電影不好看,退場去做別的事情。在兩種情況下,你都已經付錢,所以應該不再考慮錢的事。當前要做的決定不是後悔買票了,而是決定是否繼續看這部電影。作為一個理性經濟人,選擇把電影看完就意味著要繼續受罪,而選擇退場無疑是更為明智的做法。過去所說的話、所做的事均代表著昨天,無論對錯,無論你如何後悔都已經無法更改,這與沉沒成本的道理是一樣的。人應該承認現實,勇敢地承認自己過去言行的對與錯,把已經無法改變的“錯”視為昨天經營人生的壞賬損失、今天經營人生的沉沒成本。

哈佛教授講述的經濟學故事(1)

半個煎餅的價值為何大於六個煎餅的價值——邊際

是什麼使你決定要營業24小時,而不是早8點到晚9點營業呢?你可能會這樣考慮:24小時營業當然要額外(邊際)花費一些成本,但是也會有一定的額外收益,只要額外收益比額外成本要高便是可行的。如,一家航空公司開闢從甲地飛往乙地的新航線,每運載一位旅客的全部成本是260元,那麼,當每次飛機有空位時,它能不能以每張130元的票價賣給學生呢?理由是每個旅客的全部成本是260元,低於這個數目的票價將會給航空公司造成虧損。但是,如果用邊際分析法去分析一下,便會發現,行!因為此時作決策不能依據全部成本,而是要依據邊際成本。飛機維修費以及機場設施費等的開銷,不論是否搭載學生,均是要發生的,而學生在機上的就餐費和飛機因增加負載而增加的燃料支出,才是因學生乘坐飛機而額外增加的成本。若該邊際成本只有30元,則邊際收入130元大於它的邊際成本,說明學生乘坐飛機能為航空公司增加利潤,所以,按低價讓學生乘坐飛機對航空公司是有利的。邊際分析法是經濟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實際工作中也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是打開經濟王國的鑰匙。

哈佛教授講述的經濟學故事(1)

中國菜的粉絲——偏好

偏好是每個人自己的心理感受,如果有人一定要用自己的偏好代替他人,即使是一番好心好意也難免由於越俎代庖而減少了他人的效用。倘若他人不買賬,就是吃力不討好。承認並尊重每個人的偏好,可以達到效用的最大化。傳統經濟學認為,經濟人的偏好是連續的、穩定的、不變的,但在現實中,人們的偏好是可變的。偏好顛倒的現象說明,人們並不擁有事先定義好的、連續穩定的偏好,偏好會在判斷和選擇的過程中受判斷和選擇的背景、程序的影響。

哈佛教授講述的經濟學故事(1)

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的區別——效用

效用是消費者的主觀感覺,取決於消費者對這種物品的喜好程度。這個“朝三暮四”的成語故事原本揭露狙公愚弄猴子的騙術,告誡人們要注重實際,防止被花言巧語所矇騙。古人認為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沒有區別,他們認為總量是沒有變化的。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能給猴子帶來不同的效用。因此,也可以將效用作為解釋一種經濟行為是否帶來好處時有了衡量標準。使用價值產生與物品的屬性是客觀的;效用是消費者消費某種物品時的感受。如果在使用商品之前不清楚商品的效用,人們就會反過來根據價格判斷商品的效用。事實上,人們需要某種商品,首先有了這種慾望後才去市場中搜尋。當然貴到一定程度,或者商品成了奢侈品,買的人就會減少。實際上,一種商品對消費者是否具有效用,取決於消費者是否有購買這種商品的慾望,以及這種商品是否具有滿足消費者慾望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消費者購買商品就是為了從購買這種商品中得到物質或精神的滿足。較低的現價會使消費者認為用較低的支出會得到效用較高的商品,銷售量自然增加。

哈佛教授講述的經濟學故事(1)

永遠臣服的方法——激勵

經濟學的基本前提是承認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也就是說,人們行為的目標是個人利益的最大化。人生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與人合作和分裂的過程,但無論分合,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而,一個好的激勵制度可以有效滿足個人利益需求,激發團體組織成員的無限工作動力。獵人對獵狗的有效管理就在於獵人對激勵效應的有效運用上。激勵機制一方面可以調動大家工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加團隊業績,達到雙贏的目的。激勵機制可以有效控制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行為出現,可以使得工作中更有生機和效率。

哈佛教授講述的經濟學故事(1)

三個和尚沒水喝——外部性

假使其中一個和尚去挑水,其他兩個和尚必將享受不挑水而直接喝水的福利,也就是說這兩個和尚得到了正外部性。正是因為總有人能不勞而獲,參加勞動的和尚必定都希望自己不勞動而直接獲得福利。於是,三個和尚就沒水喝了。外部性效應又稱為溢出效應、外部影響或外差效應,是指一個人或一群人的行動和決策對另一個人或一群人強加了成本或賦予利益,對旁觀者造成了損失或者福利的情況。這種影響並不是在有關各方以價格為基礎的交換中發生的,因此其影響是外在的。外部性可以分為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兩種。所謂外部不經濟,就是某人或者某企業的經濟活動會給社會上其他人帶來損害,但該人或該企業卻不必為這種損害進行補償。科斯定理是以提出這個定理的經濟學家羅納德·科斯的名字命名的。根據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無成本地就資源配置進行協商,那麼私人市場總能解決外部性問題,並有效地配置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