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这段时间

大家纷纷宅家变大厨

满足了自己挑剔的味蕾~

不过精神食粮也不能忘记摄入哦!

“云游博物馆”啦~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烟台市博物馆推出的精品书画藏品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品重醴泉


品重醴泉.mp3来自烟台文旅00:0004:12

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品重醴泉” 是我们近现代史上一件突出的文物,意义非凡,极其珍贵。1982年5月经田桓(孙中山的秘书)鉴定,“该件运笔周至,不仅真迹,更属孙公精品,署款所用‘孙文之印’,审系胡汉民之兄胡义生刊刻,诚为难得。”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1912年8月,已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的孙中山先生,受袁世凯之邀请,赴北京会谈。8月20日途经烟台,下榻于朝阳街北端的克利顿饭店,烟台官商各界开会欢迎,会上孙中山委托随行的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次长魏宸祖代表他发表演说,演说中有这样几句话,“欲商业兴旺,从制造业下手,如本埠张裕公司设一大造酒厂,其工业不亚于法国之大厂,将来必可获利。”欢迎会结束后,孙中山参观了张裕公司,并题赠“品重醴泉”。“醴泉”出自《礼记》中的“天降甘露,地出醴泉”,“品重”既赞许了张裕的葡萄酒品质,也是对张弼士先生创办公司走实业救国道路的褒奖。由此不难看出,孙中山已把张裕公司视为民族工业振兴的楷模,寄予殷殷厚望。品重醴泉这四个力透纸背的大字,无疑是这位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对中国民族工业振兴的深情呼唤。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孙中山先生题赠“品重醴泉”,反映了他对民族工业的重视,这也是他为中国企业留下的唯一墨宝,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当然孙中山的题词对扩大张裕公司知名度,对张裕公司的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清溪送别图


王翬有“清初画圣”之誉。此卷为其中期画风的代表作,技法精湛,清丽工秀,明快生动,所绘内容为一个春日清晨隐居山野的主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景。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画面布局有起承转合,疾徐变化,好似一曲骊歌。此卷为王翚为友人送别所作,从后面翁同龢的题跋可看出曾为其旧藏,是作为送别礼物赠给了族侄。翁同龢曾为光绪帝师,因参与戊戌变法而被打压,革职还乡。王翚的画作表现的是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情怀,翁同龢的诗作中则更多感慨于目下大清王朝的满目疮痍,倾诉对光绪帝的牵挂与惦念。两人以诗画相随的形式,为我们奉上了一首四手联弹别时曲。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光复登黄战事纪实


山东同盟会主盟人徐镜心撰写的手稿。1912年2月7日,山东民军光复登州(今蓬莱)、黄县的战斗结束后,徐镜心从天津取道济南,在船上写成。着重记述了辛亥革命时,山东民军攻打登州、黄县的战斗史实及同盟会员的革命活动。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1912年1月15日,他与连承基等率500余名士兵乘两艘日轮向登州进发,乘夜登陆,一夜之间光复登州,于次日晚成立革命军政府。登州光复的消息传到黄县,各界无不欢欣鼓舞,徐镜心早与黄县有约,登州光复即时响应,于是乘胜收复了黄县。光复登黄战事的胜利,使胶东半岛红了一片。南京民国政府派胡瑛督鲁,并派刘基炎率沪军3000人支援,东北都督蓝天蔚也率海军舰队在龙口海域游弋策应。清山东巡抚派兵进剿,被鲁沪革命军协同作战击退。登黄光复给清廷的腹心京津地区造成严重威胁,在辛亥革命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光复登黄战事纪实》是记载这一战事的珍贵资料,尤其它又是辛亥革命领袖人物的亲笔手书,因而具有极高历史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暮云春树图


蓝瑛对明末清初绘画影响很大,是“武林派”领军人物。此卷引首处有清人魏鸿选以篆书题“笔底烟霞”四字,以长卷形式写山水景色,气势开阔,江山胜景随卷轴渐次打开,美不胜收。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开头用元黄公望笔法绘陡坡高崖下,几株秋树掩映数间茅阁,茅阁边一木桥连接。入峰回转处虬松交错,山峦重叠,溪水横断。第二段仿王蒙笔意,画中二高士临涧闲坐,一径曲折通向山里梵宫山门,以解索皴、牛毛皴画山石,以焦墨点苔,笔法苍秀,繁密而富有层次。接下来以吴镇笔法绘土坡翠树,浓郁成荫,以长桥茅阁接山涧,过溪水有两椽茅舍,一老翁于舍内观望,溪水中有一舟往来其间,山石采用斧劈皴,林木溪水用湿笔写成,用笔苍健,墨色沉着。再接下来,以倪瓒笔法绘踈林坡岸,浅水遥岑,意境清远肃疏,用笔轻松,有文人水墨画之风格。最后以高克恭的米氏云山笔法作结,绘烟雨云山,以烟云掩映树石,楼台亭阁在云雾中时隐时现,酣畅淋漓,气韵生动。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清缂丝萤其昌草书

王维诗轴


缂丝又称“刻丝”,是一种以平纹为基本组织,依靠绕纬换彩而显花纹的精美丝织物,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唐代即已具有较高水平,自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肖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其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故又有“织中之圣”的赞誉。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传统缂丝使用的织机是一种简便的平纹木机。缂织时,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即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生丝经线,经线下衬画稿或书稿,织工透过经丝,用毛笔将画样的彩色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然后再以各种彩色熟丝为纬线,分别装在长约十厘米的小梭子内,依花纹图案分块缂织,同一种色彩的纬线不必穿过整个幅面,只需根据纹样的轮廓或画面色彩的变化,不断换梭即可。这种织法使织物上的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类似刀刻的现象,故形象地将之称为“刻丝”,亦即“缂丝”。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清代早期缂丝技艺精湛,盛行缂织书画张挂欣赏。本件缂织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草书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日饮金屑泉,少当千余岁。翠凤翊文螭,羽节朝玉帝。”下署“董其昌”款,款下织朱文印章二方,“太史氏”和“董其昌印”。织工纯熟精到,技法高超,将董其昌草书的圆劲秀逸,平淡古朴,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实为珍罕之作。国家一级文物。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清江钓翁图》轴


现藏于烟台市博物馆黄慎《清江钓翁图》轴,此幅为纸本,纵137厘米,横64厘米,浅设色,写意。画中绘一皓首钓翁,老翁头戴斗笠,上插一枝白花,身披蓑衣,屈膝而坐,左臂随意搭于膝盖,右臂撑地,身后为鱼篓和钓竿,神态怡然自得,颇有超然物外的意蕴。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画作左侧草书题:“羡煞清江白发翁,独披蓑笠傲王公,生涯只在菰蒲里,和雨和风卷钓筒。”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融,引人遐想。布置虽简,然有江天无尽之思。黄慎也梦想过着那种“衣食无忧”,春风得意的云游生活,画中的一老翁不正是黄慎晚年生活的写照吗?可现实生活是不容他停下脚步,艰难时世,又使他放弃幻想,一心画自己喜欢的画。苦难可让人奋进与挣扎,继而走向成功之路,中外有许多的名人就是从艰辛的生活奋斗起来,终于为世人留下一片灿烂的收获。博得了满堂彩声,名满海内外。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画中落款为:“乾隆九年十二月写宁化黄慎”钤二方篆书印章,一为朱文“黄慎”,一为白文“恭寿”。此画作于黄慎盛年之时,为其人物画的代表作,成功地将怀素草书笔法融入人物衣纹线描之中。笔法古拙简练,形象鲜明突出,衣服的皱褶用其多变的草书线条写出,线条看去有粗服乱头之感,却繁而不乱,雄浑刚健,犹如盘龙缠藤。极富动感和神韵,用笔老辣,功力深厚,神采飞扬。题诗的渴笔狂草,如枯藤盘结,颤笔律动,遒劲如寒松霜竹,与画面十分协调,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对黄慎的人物画更是推崇备至,称为八怪人物画第一高手。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据说黄慎对自己的绘画常作分类自评,凡最得意者题上诗,次者则识以岁月,再次者只署“瘿瓢”二字,这幅《清江钓翁图》以草书七言诗题记,当为黄慎的得意之作。


希望疫情早点结束

这样我们就可以去跟

“云”赏过的博物馆藏品们“奔现”

说上一句:嗨,终于见面啦~

云看展指南!只属于你一人的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