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裡坤縣巴里坤湖(苗勝文原創圖集)


巴里坤,一說系突厥語“虎湖”之意,因巴里坤湖而得名;一說系蒙古語“巴爾庫勒”的諧音,意為“虎前爪”,以地勢險要取名;一說為古代月氏語。

巴里坤湖,古稱蒲類海,位於新疆巴里坤縣西北18公里處,是一個高原湖泊,海拔1585米,四周山巒起伏,水草豐美,湖中碧波盪漾。獨具“迷離蜃市罩山巒”的奇觀。

每當盛夏,這裡湖光山色,分外迷人,牧民們遊牧湖畔,氈房座座,牛羊成群,牧歌悠揚,是一處避暑旅遊的好地方。 巴里坤湖由四周自然泉水匯流注入而成,東西寬約12公里,南北長約20公里,湖水面積112.15平方公里。湖也是儲量豐富的芒硝礦和鹽田,湖水中含有水生物滷蟲(豐年蟲)。 湖泊古稱蒲類海,婆悉海,元代稱巴爾庫勒淖爾,清代的蒙古沙、巴爾庫爾對音稱巴里坤湖。


巴里坤湖湖面略成橢圓形,東西寬約9千米,南北長13千米,面積113平方千米,海拔1585米,四周山巒起伏,水草豐美,湖中碧波盪漾,東湖碧波盪漾,西湖一片銀白,湖東有大片沼澤溼地,湖周是遼闊的牧場。獨具“迷離蜃市罩山巒”的奇觀。每當盛夏,這裡湖光山色,分外迷人,牧民們遊牧湖畔,氈房座座,牛羊成群,牧 巴里坤湖(圖1) 巴里坤湖(圖1) 歌悠揚,是一處避暑旅遊的好地方。巴里坤湖流傳著“漢姑泉”和“蒲類海”的美好傳說。每當盛夏這裡帳篷星點,牛、羊、駱、馬成群,湖光山色,分外迷人。哈薩克族牧人常在湖濱草原舉行盛大的“阿肯彈唱會”。 巴里坤湖由四周自然泉水匯流注入而成,湖水面積112.15平方公里。湖也是儲量豐富的芒硝礦和鹽田,湖水中含有水生物滷蟲。


關於巴里坤湖有許多美麗的傳說,流傳最多的一則傳說是:一位漢族姑娘和一位名叫蒲類海的哈薩克青年合力同破壞湖泊的山魔搏鬥,姑娘被壓在尖山下石化了,哈薩克青年扭住山魔同沉湖底。他們用生命為後人換來安寧幸福的生活。為了紀念他們,人們就把尖山下的數股清泉叫“漢姑泉”,把湖泊稱作“蒲類海”。漢姑泉是製作礦泉水的極好原料,現已和港商合資建起礦泉水廠。巴里坤縣城中的這座閣樓,相傳是為紀念樊梨花徵西而建的入夏至秋,巴里坤湖畔聚集了數百座氈房,牧民邊放牧勞動耕作、邊休憩。


巴里坤湖在史書中被稱作“蒲類海”,據說這個地處東天山北麓的“海”面積最大 巴里坤湖 巴里坤湖(5張) 時達800多平方公里。歲月變遷,隨著降雨的減少,加之人類活動的影響,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巴里坤湖的湖水面積已經萎縮到140平方公里。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的,2006年,最新統計數字表明,巴里坤湖的水面進一步減少到37平方公里。於是有人驚歎:按這個速度遞減下去,不久的將來巴里坤湖會不會徹底乾涸?

關鍵不要門票,白看隨便玩,在裡面玩了一個多小時,戀戀不捨。

巴里坤湖,古稱蒲類海,位於新疆巴里坤縣西北18公里處,是一個高原湖泊,海拔1585米,四周山巒起伏,水草豐美,湖中碧波盪漾。獨具“迷離蜃市罩山巒”的奇觀。

巴里坤湖挺有點意思,第一,有味;第二,湖淺;第三,小生物多。木棧道一直修到湖邊~浮橋直連湖中央~

非常美麗,看著藍藍的湖水感覺很舒服

安靜的巴里坤小城集自然風光與歷史遺蹟為一體,有奇山怪石,有湖水,有溼地,有烽遂,有古城樓和城牆,有書院,有巖畫,巴里坤湖、高家湖溼地均無門票,感覺這裡真是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地方,值得停留幾日慢慢遊覽。

沿湖風光不錯,晚上住在湖面蒙古包,早起拍日出,湖邊有很多水鳥。

一個免費的景區,不知道將來會不會收費,真的值得一去,有草原,有溼地,有湖泊

鹹水湖 水不深 可以看到很多野鳥 水裡有豐年蝦 遠處很多人在打撈豐年蝦卵

巴里坤湖相比於巴里坤草原給人的印象就好很多,也許是因為這裡有比較多的當地人打造旅遊景點的原因。我們也是喜歡原始的風光的,這裡的文化打造雖然認為的拉扯各種傳說有些牽強,不過總算有了些故事。更重要的,去湖邊的湖心亭看湖水,看入湖通道兩邊水中的繩子上結晶的鹽巴,看湖對岸白花花的我們認為是曬湖鹽的遠方,看湖邊風吹草地見牛羊的草原景觀,總是有得看的。有草有水有牛羊,這就是風景!當然,更重要的是,風景就在心裡~~~~~~~~~~~

巴里坤是個好地方,堪稱哈密避暑勝地。由於在天山腳下。夏季比較涼爽。寒氣溝特涼快,巴里坤湖比較大,像草原的眼睛一樣清澈。美極了


攝影師李洪宇 巴里坤湖有著所有高原湖泊的壯美,純淨,充滿靈性,比之青海湖等比較有名的高原湖泊毫不遜色。4月份的巴里坤湖一個遊客都沒有,在湖邊的村莊也只能看到零零散散的當地人,那種感覺簡直太好。

天山東部最大的一個湖泊,湖水面積110多平方公里

沿著湖面上的小道往裡走,就越接近湖邊的各種動物,喜歡這種生機勃勃的感覺。棧道是浮在水面上的,不過非常穩,走起來問題不大。 巴里坤湖邊還有許多的鳥類,真的希望這樣的環境能夠被好好的保護著不被破壞。當時可以清楚的看到湖面上部分結冰了,大部分地方只有薄薄的一層,所以人是不可能上去的。

免費的景點,周圍群山、草原環抱,猶如天空之鏡一般的湖泊,整個景區乾淨、漂亮,遊人較少

夏天是去巴里坤湖最好的季節,去的路上還可以看到巴里坤大草原,那裡的人都很熱情,你可以到哈薩克牧民家裡去吃飯喝茶,而且巴里坤天很藍,草很綠很漂亮,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關於巴里坤湖有許多美麗的傳說,流傳最多的一則傳說是:一位漢族姑娘和一位名叫蒲類海的哈薩克青年合力同破壞湖泊的山魔搏鬥,姑娘被壓在尖山下石化了,哈薩克青年扭住山魔同沉湖底。他們用生命為後人換來安寧幸福的生活。為了紀念他們,人們就把尖山下的數股清泉叫"漢姑泉",把湖泊稱作"蒲類海"。漢姑泉是製作礦泉水的極好原料,現已和港商合資建起礦泉水廠。巴里坤縣城中的這座閣樓,相傳是為紀念樊梨花徵西而建的入夏至秋,巴里坤湖畔聚集了數百座氈房,牧民邊放牧勞動耕作、邊休憩。

巴里坤湖的景色宜人,湖水美麗!

當地基建還有待加強,不過風景還不錯,最好是等候鳥來的時候去,會更漂亮的。 湖邊的民宅是當地政府的安居富民工程 夕陽再次西沉,厚厚的雲層阻擋了陽光的透射,沒有晚霞,卻給了我們一片鑲著金邊的雲。

絕對自然的景色,站在湖邊,看向遠處的草原,整顆心都安靜了

巴里坤湖:站在湖邊,感覺一派空曠。四周山巒起伏,山腳下牛羊遍野。受溫差影響,湖面會升起雲氣,象一條白帶懸在湖面上方。

內陸湖,真的很漂亮,不過要8月份去最合適,之前去的話都沒有什麼好景色的

巴里坤湖在巴里坤草原邊上,這裡有一座古城,有水的地方都會有城池

巴里坤湖,古稱蒲類海,位於新疆巴里坤縣西北18公里處,是一個高原湖泊,海拔1585米,四周山巒起伏,水草豐美,湖中碧波盪漾。獨具“迷離蜃市罩山巒”的奇觀。

巴里坤湖:古稱蒲類海,位於巴里坤城西18千米左右。湖面略成橢圓形,東西寬約9千米,南北長13千米,面積 113平方千米,湖面海拔1582米,湖中有一南北向砂堤,將湖分隔成東、西兩部分。東湖碧波盪漾,西湖一片銀白,湖東有大片沼澤溼地,湖周是遼闊的牧 場。該湖是新疆著名的鹽湖。清代詩人史善長曾作詩讚曰:“灩灩溶溶波一片,古葦纖鱗都不見,週三百里磨青銅,歷萬千年澄匹練”,獨具“迷離市罩山巒”的奇 景。巴里坤湖流傳著“漢姑泉”和“蒲類海”的美好傳說。每當盛夏這裡帳篷星點,牛、羊、駱、馬成群,湖光山色,分外迷人。哈薩克族牧人常在湖邊草原舉行盛 大的“阿肯彈唱會”。


巴里坤湖由四周自然相傳很古以前,巴里坤湖水清澈見底,灌溉著草原和良田,湖畔的居民安居樂業。可是一個山魔 想要霸佔草原,奴役草原民眾,就移來九座大山,想填平巴里坤湖。勇敢的牧羊女雲雀為阻止山群前進,一頭撞向山群。雲雀的血肉頃刻間化作一座巖山,這就是尖 山。山魔王又生詭計,將巴里坤湖變成了滷水湖,,湖水變質,草原枯黃了,漢族姑娘雪姑在尖山前失聲痛哭最後氣絕身亡。突然在山峰峭壁上端噴瀉出兩股清泉, 流進草原,枯乾的草原又重現生機。這兩股山泉就是雪姑的眼淚,"淚泉"由此得名。


泉水匯流注入而成,東西寬約12公里,南北長約20公里,湖水面積112.15平方公里。湖也是儲量豐富的芒 硝礦和鹽田,湖水中含有水生物滷蟲(豐年蟲)。湖泊古稱蒲類海,婆悉海,元代稱巴爾庫勒淖爾,清代的蒙古沙、巴爾庫爾對音稱巴里坤湖。關於巴里坤湖有許多 美麗的傳說,流傳最多的一則傳說是:一位漢族姑娘和一位名叫蒲類海的哈薩克青年合力同破壞湖泊的山魔搏鬥,姑娘被壓在尖山下石化了,哈薩克青年扭住山魔同 沉湖底。他們用生命為後人換來安寧幸福的生活。為了紀念他們,人們就把尖山下的數股清泉叫“漢姑泉”,把湖泊稱作“蒲類海”。


巴里坤湖是新疆的著名鹽湖,位於新疆東部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境內。湖面略成橢圓形,東西寬約9公里,南北長13公里,面積113平方公里。

湖中有一南北向砂堤,將湖分隔成東、西兩部分。東湖碧波盪漾,西湖一片銀白,湖東有大片沼澤溼地,湖周是遼闊的牧場。

每當盛夏,這裡湖光山色,分外迷人,牧民們遊牧湖畔,氈房座座,牛羊成群,牧歌悠揚,是一處避暑旅遊的好地方。

巴里坤湖在東天山的兩條支脈之間,是巴里坤盆地的最低處,海拔1585米,是高原性鹹水湖泊。

夕陽映著湖水,水天一色,很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