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從“刺蝟法則”反思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

徐崢的電影《囧媽》在大年初一熱映。這部電影延續了囧系列一直以來的風格,但同時與前兩部有所不同。除了搞笑外,它更加突出的主題是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

在這兩種親密關係中,男主角徐伊萬和自己最親近的人相愛相殺。一個是自己的媽媽盧小花,一個是一直陪伴自己的妻子張璐。徐伊萬是這兩段關係的中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本文將從“刺蝟法則”來分析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反思在親密關係中我們該如何做到親密有間。

《囧媽》:從“刺蝟法則”反思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

01

“刺蝟法則” 和空間距離

在瞭解親密關係之前,讓我們一起來看一則寓言:

在寒冷的冬天裡,兩隻刺蝟凍得渾身發抖,要相互取暖。一開始由於距離太近,各自的刺將對方刺得鮮血淋漓。後來他們調整了姿勢,相互之間拉開了適當的距離,不但互相之間能夠取暖,而且能夠很好地保護對方。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刺蝟法則”,也叫 “心理距離效應”。這個效應告訴我們,人際交往中,我們需要和對方保持適當的距離。把握好最適合的這個度,才能相處舒服,細水長流。

《囧媽》:從“刺蝟法則”反思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

一位心理學家也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在一個剛剛開門的大閱覽室裡,當裡面只有一位讀者時,心理學家就進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邊,這樣的實驗對不同的人做了整整80次。


結果證明,在一個只有兩位讀者的空曠的閱覽室裡,沒有一個被試者能夠忍受一個陌生人緊挨著自己坐下。


在心理學家坐在他們的身邊後,被試者不知道這是在做實驗,更多的人選擇遠離他們到別處坐下,還有人則乾脆明確地表示:“你想幹什麼?”

這個實驗表明,人與人的交往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每個人都有一定範圍的自我領域。當自己的私人空間被受到侵犯時,就會感覺到不舒服、缺乏安全感甚至惱羞成怒。

同樣地,在親密關係中,如果兩個人相互靠的太近,親密無間不分彼此,超越了彼此最合適的距離。這不但無法增進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反而會引發衝突和矛盾。最後雙方傷得體無完膚,雙方才明白親密有間的重要性。

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愛德華. 霍爾博士把人際關係劃分為四種距離,並且每種關係代表著不同的關係。

《囧媽》:從“刺蝟法則”反思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

人際關係的四種距離

一、親密距離:

6英寸到18英寸(15釐米~44釐米),這種關係常見地處於最親密的朋友,夫妻和戀人之間。通過一定程度的接觸,體現親密友好的關係。


二、個人距離:

1.5英尺~4英尺(46釐米~1.2米),這是人際交往中較有分寸感的距離,也是熟人朋友之間的距離。這個距離正好可以相互握手,友好交談。


三、社交距離:

4英尺~12英尺(1.2米~3.7米),這個距離和個人距離相比,無疑又遠了一步。這個距離一般是社交或者禮儀上的正式關係,適用於一般的工作或者社交聚會上。


四、公眾距離:

12英尺~25英尺(3.7米~7.6米),這是公共演說者和聽眾之間保持的距離,在這個範圍中,人們可以不發生任何聯繫甚至忽視都可以。

從上面的安全距離分類可以看出,根據不同的關係和對方保持適當的距離,在人際關係中是至關重要的。太近或者太遠的距離,都不利於關係的保持和昇華。

02

徐伊萬與盧小花的親子關係:超越心理安全距離,互相傷害

在電影《囧媽》中,徐崢主演的男主角徐伊萬是一個40多歲的中年人,因為護照的事情和媽媽一起經歷了六天五夜的列車之旅。在火車上,徐伊萬和媽媽之間的距離很近,兩個人朝夕相處。他們倆是最親近的人,最後關係卻如同水火。

後來,徐伊萬實在無法忍受盧小花,跟他的母親盧小花說:“從現在開始,你和我之間的距離不小於十米。這時的十米是徐伊萬認為的和母親之間最適合的心理距離。

但實際上,這遠遠超出了正常的親密距離。這也能體現此時的徐伊萬的心裡已經無法接受和媽媽的親密關係距離了,因為他的心中已經煩透了他的母親。

其實,在我們日常的相處交往中,每個人都有內心能接受的安全心理距離,靠的太近,反而容易互相傷害。

影片中媽媽盧小花和兒子徐伊萬在同一個包廂待著,幾乎沒有距離。本來處於親子關係的他們,也是處在正常的親密距離內。可是媽媽盧小花的控制慾,讓親密距離在他們之間已經不再適合。這讓原本正常的相處讓他們的關係硝煙四起,引發出各種矛盾。

盧小花對徐伊萬進行了瘋狂地控制:

盧小花不停地給伊萬嘴裡塞小番茄,而伊萬不斷地把小番茄吐出來;


盧小花給徐伊萬拿出了一整盒紅燒肉,就在飯盒裡還剩下最後一塊紅燒肉時,媽媽卻將紅燒肉蓋了起來;


盧小花給兒子喝薏仁水紅豆水,什麼時候該上廁所都設定了。

《囧媽》:從“刺蝟法則”反思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

在這種親子關係中,伊萬媽媽的心理狀態是:我是你媽,你什麼都得聽我的。這樣的相處模式讓母親一直處在強勢地位,而徐伊萬卻只是媽媽眼中的乖寶寶。

但是盧小花卻忽略了自己的兒子已經不是兩三歲,而是個大人了。這也讓他們之間的親子關係的距離不復存在,隨之而來的是反抗和煩躁。

在《愛的藝術》這本書中,弗洛姆對母愛的解讀是:

對於正在成長的孩子的愛,這種忘我無私的母愛也許是愛的最困難的形式。但是由於母親對孩子的愛是那麼自然,所以往往給人一種容易做到的假象。


正因為難於做到這點,所以只有那些有能力愛的婦女,那些熱愛丈夫,熱愛其他孩子,熱愛陌生人和人類的婦女才能成為真正愛孩子的母親。


在這個意義上,沒有能力愛的婦女當他們的孩子幼小時,可以是一個很嬌慣孩子的母親,但永遠成不了愛孩子的母親。


檢驗這一點的試金石是看一個母親願意不願意忍受同孩子的分離,以及在分離後能不能繼續愛孩子。

媽媽對孩子的情感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但是要真正要成為一個愛孩子的母親,必須學會忍受和孩子分離,明白孩子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不是我們自身意志的承受者。

母親對孩子真正的愛,是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孩子正在慢慢長大,有自己的夢想去實現,也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而不是在母親的安排下,服從一切,最後按著母親的要求和安排,走完此生。

影片中的盧小花,希望自己對兒子的付出和要求,兒子能全盤接受和服從,也希望自己的兒子所有一切都按著她的意願去做。直到影片結尾,她才開始明白:

原來兒子已經長大了,做父母的的,要開始學會與他分離。他該有自己的人生,而自己需要做的,便是放手。

《囧媽》:從“刺蝟法則”反思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

03

徐伊萬和張璐的婚姻關係:控制慾的傳承,讓感情遠走越遠

在影片的開頭,徐伊萬和張璐一起研發暖霸專利。一路走來,兩個人賺的錢越來越多,兩個人的心卻隔得越來越遠。當徐伊萬為張璐修好了檯燈後,張璐卻告訴他,她從未喜歡過這盞檯燈。

伊萬以為自己很瞭解妻子,後來才發現自己連妻子喜歡什麼都不知道。這樣兩個人的心理距離相去甚遠。他並沒有詢問妻子是否喜歡,也沒有問她是否需要這個檯燈,而是自己做的決定。徐伊萬想要改造妻子,他愛的只是自己幻想的妻子。甚至連她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都設定好了。

《囧媽》:從“刺蝟法則”反思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

從側面來看,正是因為他們的心理距離過遠,並不符合婚姻裡應有的親密關係的心理距離。一切都只不過是伊萬的幻想而已,甚至可以說是他的控制慾在作祟。

徐伊萬想要把所有的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讓婚姻生活具有掌控感。他潛意識裡認為張璐喜歡他送的檯燈,也以為張璐會留在國內。但一切都只是他自己的想象。

當一切都變得那麼不可控,徐伊萬心裡開始鬱悶。雖然自己內心還是愛妻子張璐的,可是伊萬在婚姻裡沒有學會接納和尊重,最後兩個人婚姻失敗也成了必然。

張璐是一個事業型女性,自己很獨立,卻在和徐伊萬相處的過程中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這樣的相處模式,也是造成他們婚姻失敗的主要原因。

母親對兒子的控制和改造,兒子對妻子的控制和改造。就這樣,他們之間的相處距離從來沒有合適過,他們之間的相處模式也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而作為這兩種關係的核心人物徐伊萬,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婚姻關係裡適度的親密心理距離的重要性。

正如心理學家弗洛姆所說:

因為母親一直把孩子看作是自身的一部分,所以母親對孩子的愛和痴情很可能是滿足自戀的一種途徑。


另外一個根源也許是母親的權利慾和佔有慾。一個軟弱無能、完全服從母親的孩子不言而喻是一個專制並有佔有慾的母親的自然對象。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怎麼高估都不為過。


母親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恐懼都具有傳染性,兩者都會對孩子的全面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徐伊萬和盧小花如出一轍的控制慾,實際上是一種傳染。在母親的控制慾下,兒子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並將這種控制慾毫無保留地傳承到自己的婚姻關係中。

因此,媽媽和兒子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是兒子婚姻幸福的前提。超過這個距離,只會產生不適和矛盾。本來相隔很近的關係,卻會越來越疏遠甚至消失。

這時候兩個人的關係就像是刺蝟一樣,想要互相靠近,結局卻只能漸行漸遠。兩個人也漸漸產生了陌生感和隔閡感。只有合理把握和親近的人之間的距離,才能在親密關係中幸福。

《囧媽》:從“刺蝟法則”反思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

04

在親密關係中如何才能做到親密有間?

1、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學會人格獨立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一個人一旦成了別人的附庸,就變成了可怕的共生關係。而共生關係,是一種病態的相處模式。

弗洛姆說:“我希望一個被我愛的人應該以他自己的方式和為了自己去成長、發展,而不是服務於我。”


“如果我愛他人,我應該感到和他一致,並且接受他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以便使我能把他當做使用的對象。”


“只有當我自己獨立,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獨立地走自己的路,即不想去控制和利用別人。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尊重對方才成為了可能。”

在親密關係中,愛的前提是自我獨立。首先,人是作為一個個體而存在的。保持最基本的獨立,情感上的依賴才能少一些。

我們要知道的是,幸福感和安全感並不是來自自己的兒女或者另一半,而是我們自己。我們該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生活,而不是把所有的期待和開心建立在對方身上。

人一旦把希望和開心都建立在對方身上,就很容易陷入到“對方決定我們在親密關係中是否幸福”的怪圈中,強勢、控制慾、猜疑等一系列負面情緒和特徵都會蜂擁而至。

只有當一個人自己獨立,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獨立地走自己的路,才有了愛的勇氣。影片中盧小花最後終於明白,自己的伊萬,已經能獨擋一面了。她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逐漸明白兒子不是她的全部,自我實現和獨立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在親密關係中首先要做的,是保持自己的獨立,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的生活和計劃,不做對方的附屬品。

《囧媽》:從“刺蝟法則”反思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

2、學會彼此信任,互相尊重,尊重隱私

親密關係的重要因素是關心,責任,尊重和認識。關心,如果沒有尊重,那責任和關心很容易變成控制別人和奴役他人。

在火車上,盧小花對兒子的關心,從來沒有真正去了解兒子心裡的想法,最後都變成了對兒子的控制和情感奴役。而兒子在婚姻裡也如出一轍。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在親密關係中,互相尊重就是彼此客套,但也彼此信任。這是一種對人格獨立的尊重。

影片最後,伊萬給妻子張璐發了信息,他終於明白,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既然婚姻無法挽回,那離開和放手該會是對彼此最好的選擇。而他的媽媽也在這次和伊萬的旅行中明白,孩子長大了,該尊重他自己的想法了。

互相尊重,也是尊重彼此的隱私,又互相坦誠。

有些人在親密關係中容易患得患失,甚至不經過對方的允許私自查看手機,翻看日記,逼問一切自己想知道的事情。這樣只會讓對方感受到壓抑,不被尊重。允許對方有自己的隱私,才能夠相處愉悅。

學會尊重和接納對方的想法,換位思考,互相包容和理解,才能讓親密關係更上一層樓。

《囧媽》:從“刺蝟法則”反思親子關係和婚姻關係

3、適當放手,學會擁抱生活的不確定性

龍應臺在《目送》中說: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在親子關係中,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最適心理距離也發生了變化。小時候,是給與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等孩子長大成人後,父母要學會適當放手。該子女自己的事,學會放手。

很多父母喜歡幫自己的子女把人生都安排好,小到每天的一日三餐,大到讀大學該在哪讀,工作該找什麼樣的工作,結婚的對象要達到什麼要求等等。

事實上,做父母的,大可不必這樣事事操心。該放手時就放手讓子女去做,做好自己就可以。把精力轉移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來,有自己的生活,少管一些子女的事,這樣的關係或許會融洽一些。

樊登在讀書節目中也曾經說過,“聰明的人要學會保持不確定性。” 如果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範圍內,生活就容易變得毫無生機,更沒有什麼驚喜可言。在婚姻關係中也是如此,學會放手,不給對方提要求,不強求,多給對方一些自由空間,婚姻才會更幸福。

結語:

我們每個人都在認真生活,都擁有自己的親密關係的不同狀態。可是不管如何,親密關係,最好的狀態,就是親密有間。把握好適度的距離,才能在親密關係中和對方和諧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