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後視鏡來看市場恐慌

你還記得1997年10月27日你在哪裡嗎?

你可能不記得了,我也不記得了。但就是在那天道瓊斯指數暴跌了550個點,和今天2000個點的跌幅差不多,都是7%。上世紀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是造成那次恐慌的原因。但就像許多恐慌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回過頭來看實際上根本不是個事兒。

當然,不是所有的恐慌都是這樣。我們永遠不會忘記:911事件;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的倒閉,這種對於金融體系帶來重大創傷的和自“大蕭條”以來都沒有出現過的嚴重的經濟緊縮;1893年恐慌導致的經濟蕭條與“大蕭條”一樣嚴重(事實上,在1930年代的“大蕭條”到來之前,人們都稱1893年為大蕭條);還有就是1930年的“大蕭條”。

但在每一次的大恐慌之間,都有好多次小恐慌,這些恐慌在當時看起來非常嚴重,但事後看來不過是雷達上的一個光點。


被遺忘的恐慌

這種在當時來看像大恐慌的“小恐慌”有很多,包括1998年俄羅斯債務危機,當時盧布債務違約震驚了世界。市場上混亂的價格壓垮了一隻槓桿率極高的,名為長期資本(Long-Term Capital)的對沖基金,該基金龐大的交易負債幾乎拖垮了整個銀行體系。由於基金的貸款人紓困,阻止了基金的清算,從而停止了恐慌(多虧了美聯儲的幫助)。

另一場恐慌發生在2011年,恐慌來源於對“雙底衰退”(還記得這個詞嗎?)的擔憂,當時政治僵局和債務限額的僵局同時出現,導致美國政府信用評級首次被下調。這在當時似乎是一個很大的事情,股市從高點下跌了約17%,許多銀行股和其他週期性股票下跌了40%甚至更多。

1907年曾出現過恐慌,當時紐約一家主要金融機構的倒閉導致整個城市範圍內的銀行系統出現擠兌,經濟流動性枯竭,並導致經濟活動急劇緊縮,因為商人無法進貨,企業無法發放工資。這場危機具有歷史意義,因為它最終導致了美聯儲的成立。但事實上,恐慌和隨後的經濟低迷最終被證明是非常短暫的。

在1997年的恐慌中,高速發展的東南亞出口型國家(“亞洲四小虎”)依賴於外國投資和融資幫助經濟增長,但是當美元匯率提升後他們很難獲得國外的資本,美元走強同時削弱了這些與美元掛鉤的國家的出口競爭力。亞洲四小虎在繁榮時期讓外資自由流入他們的國家。但是,資金可以輕易進入的地方,也可以迅速退出。1997年,這些國家發生了一場擠兌,導致了嚴重的貨幣貶值和經濟崩盤。這導致了全球範圍內的大規模拋售,事實上,這也是美國股市直到9號以前,最後一次使用“熔斷機制”關閉交易。

還有更小的恐慌,如:1994年的債券市場的崩盤;2003年非典爆發;2010年的“閃電崩盤”(也伴隨著可怕的“雙底衰退”的恐懼);OPEC導致的油價暴跌(聽起來熟悉嗎?),導致了2016年的股市成為史上最糟糕的開局;以及最近的貿易戰造成2018年第四季度標普500指數從高點下降近20%。

以上只是小型恐慌的一小部分。當你去了解60年代的繁榮時期、70年代的滯脹時期和80年代的垃圾債券時期時,你可以找到無數這樣的例子。

通過研究這些歷史事件,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包括在每一次恐慌中都驚人地相似的行為模式,但我還要提到另外兩個點:

  1. 請注意:道瓊斯指數在1997年下跌了7%;
  2. 請注意:你對這些小型恐慌中的絕大多數是多麼漠不關心(甚至是根本記不住)。

跌550個點,曾經很可怕

參考道瓊斯指數通常是沒有什麼用的,但我用它來表明市場已經從過去的日子裡走出來很遠了。當時,550點的下跌是一種恐慌,需要暫時關閉市場。

我的觀點是:股票市場回報那些有長期目標和耐心的投資者。投資並不容易,但很簡單。隨著時間的推移,持有大量美國公司的股份,忽視不可避免的起起落落,是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25年後我們再來看2000個點的下跌,很可能更像是一個正常的1-2%的下跌,就像我們今天看550個點的下跌一樣。

隨著時間的推移,股票會升值,長期投資者也會得到回報。


時間能治癒一切創傷

三年後我們都將把現在視為一個巨大的買入機會。這個可能性很大。我不知道這種恐慌是否會變得更嚴重,我也不知道這種恐慌會不會是千年難遇,但我知道這種可能性非常小。事後看來,幾乎所有的恐慌都變成了“小型恐慌”,而且它們也變成了絕佳的買入機會。

幾年後,人們對這些恐慌的看法也會相對冷淡。許多人讓恐懼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那些在當時看來很重要的事件,隨著時間的流失,現在變得相對沒有意義了,但當時他們看起來都很可怕,這些都是購買股票的好機會。


時間套利的機會

我不知道目前的冠狀病毒恐慌在它消退之前是否會加速,但我知道它會消退的。在某一時刻,時間過去一陣子之後(通常不需要太長的時間),我們都會同意這是一個購買股票的好時機。

當前市場在創造什麼樣的機會,我們意見並不一致。一些人認為這是一個買入的機會,另一些人認為這是賣出股票的好時機,或者認為等待“更明確的消息”是明智的。這種認知上的差異就是股票被錯誤定價的原因。大公司的股票正在被拋售,因為今年的收益前景看起來很糟糕,即使對該行業的長期前景幾乎沒有爭議。

一些投資者實際上是出於恐懼而拋售,而另一些人則是更理性的拋售,因為他們不想擁有一家經營不善的企業。這為那些希望以長期股東身份購買公司股份的人創造了機會。

喬布斯過去常常告訴人們:去散散步,擴大視眼,改變視角,放眼全局。有時,它有助於你從當前的局面當中抽身出來。

我不知道明天或下週,或下個月,或明年會發生什麼。但我有信心,幾年後當我們回顧歷史時,會發現這是一個買入股票的好時機。

John Huber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透鏡社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