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旅遊業整體回暖,反彈在即

“估計4月底除了湖北以外,全國其他省市基本就可以摘口罩恢復正常生活生產秩序。”3月3日,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說道。

張伯禮這番表態,讓受疫情打擊嚴重的旅遊業對未來多了幾分信心。“旅行行業為全球貢獻了超過10%的GDP。遺憾的是,在這次疫情中,旅行行業也是受損最嚴重的行業之一。”攜程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直言。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積極向好,救治成效不斷顯現,旅遊行業正在越過黎明前的黑暗時刻。

01 或迎爆發性反彈

影響時間長、波及範圍廣、經濟損失大,成為旅遊行業的普遍現象。何時才能回暖、復甦、反彈,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根據過往公共衛生事件對於旅行影響的數據分析”,攜程CMO孫波總結道,整個進程是一個非常明顯、統一的V字型。


“後疫情”時代:旅遊業整體回暖,反彈在即

V字型,具體可分為觸底、回暖、復甦、反彈四個階段。

1)當疫情大規模爆發後,旅遊業開始觸底。

以2003年非典作為參考,當年4月下旬到5月份,受非典疫情影響全國11615家旅行社總體上處於歇業狀態; 8880家星級飯店的平均客房出租率不到 20%;1062家A級旅遊區(點)的遊客接待數量和營業收入同比下降80%以上。

2)隨著確診病例逐漸減少,旅遊行業迎來觸底回暖期。

數據顯示,截至3月4日24時,包括港澳臺在內,全國28個省區市無新增確診病例,西藏、青海、澳門等12地連續10天及以上無新增病例。新增病例在全國範圍內普遍減少,旅遊行業觸底局面改變。

2月中下旬開始,全國各地景點陸續開放。攜程於2月25日表示,全國有超過300家知名景區開門接客,相比一週前增加了10倍以上,遊客在平臺上的門票預訂量以每天100%速度增長。

鐳射財經認為,景區逐步全面開放是大勢所趨。鍾南山也坦言,“開放景區我是覺得很必要,景區本來就是個開闊的地方、新鮮空氣的地方,開放景區對人們的健康心理都有好的作用。”


“後疫情”時代:旅遊業整體回暖,反彈在即

3,當新增病例為0後,旅遊行業開始進入正式的復甦通道,官宣疫情解除後,進入快速復甦期。

張伯禮指出,“湖北省除武漢市以外其他地區,3月中旬估計能基本“清零”;武漢市有希望到3月底實現基本“清零”。

攜程方面表示,從旅客的搜索量上分析,相比2019年,2020年五一假期的當前搜索量整體仍高於去年,加之今年五一將有5天假期。疫後,旅行需求或有“報復性”增長。

4,疫後第一個重點出行時令來臨,旅遊行業將正式進入反彈期。暑期、國慶、元旦,就是旅遊行業最看重的,疫後流量高峰期。

在反彈期到來前,攜程、飛豬、去哪兒、同程藝龍、馬蜂窩等平臺,有責任幫助上下游旅遊企業共度黑暗時期。

02 恢復需要1年

旅遊行業作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最有希望在春節期間大放異彩。僅在2019年春節,全國共接待遊客3.86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


“後疫情”時代:旅遊業整體回暖,反彈在即

攜程在《2020春節“中國人旅遊過年”趨勢預測報告》中指出,2020年“春節長假預計將達到4.5億人次出遊。”這一數字,已接近全國三分之一人口,足見旅遊業勢頭蓬勃向上。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蓄勢待發的旅遊業,瞬間跌落谷底。

從旅行社、導遊到飛機、火車,再到到酒店、景區,旅遊業上下游一片慘淡。

1月24日,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旅遊產品。1月27日,包括出境遊在內的所有團隊遊及“機票+酒店”服務全面暫停。

1月28日至1月31日,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同比跌幅最高達85.4%。

3月5日到3月10日,上海到成都航班的機票價格僅為50元,即使在此基礎上增加同等機建費,總費用也是“白菜價”。

類似慘淡的情景,曾在2003年非典時期出現。2003年5月,中國內地入境旅遊人數同比下降31%,旅遊外匯收入同比下降59%,國內旅客運輸量同比下降42%。


“後疫情”時代:旅遊業整體回暖,反彈在即

當時旅遊行業整體表現不佳,影響到居民消費。2003年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降至3.6%,顯著低於全年9.1%的增速。

但在長江學者、中山大學教授保繼剛看來,春節期間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已經超過2003年非典。旅遊業的恢復時間大體需要1年左右時間。

中國旅遊研究院預測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國內旅遊人次將分別負增長56%和15.5%,全年同比減少9.32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將分別負增長69%和20.6%,全年減收1.18萬億元。

保繼剛稱,旅遊是一個永遠的朝陽產業,一時的危機阻擋不了旅遊業的發展。這也是旅遊業界同仁應該取得的共識。

冬去春來,轉危為機。旅遊行業正處在黎明前的黑暗時刻,最艱難痛苦,也最具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