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季高分,穷到停播,良心国综不该如此

这段时间,几乎把值得看的好剧好片全都安利了一遍。

想想,也该聊下综艺了。

今天要说的这部,属于谈话节目中的“泥石流”

11个外国人,西装笔挺地坐在一起,用中文吵架。

画风真是太魔性了——

《非正式会谈 第六季》

季季高分,穷到停播,良心国综不该如此

这个节目什么都好。

质量坚挺,六季评分基本都在9分上下,非常难得。

季季高分,穷到停播,良心国综不该如此

唯一的缺点——

穷。

季季高分,穷到停播,良心国综不该如此

不开玩笑,节目组是真的穷。

穷到一度停播;

嘉宾住快捷酒店标间;

奖品是地铁卡。

到了第六季,想着有稳定的金主爸爸,节目组都敢搞外景拍摄了,状况应该好一点吧?

不好意思,您的灯光师已下线......

季季高分,穷到停播,良心国综不该如此

制作经费都捉襟见肘,自然也就没余钱去炒话题博噱头。

所以即使节目有梗有料,6季下来都没溅起太大水花,在路人眼里,存在感几乎为零。

能活到现在,全靠死忠粉苦苦支撑。

季季高分,穷到停播,良心国综不该如此

《非正式会谈》最初是湖北卫视的一档文化访谈类节目。


每期邀请11个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代表,大到各国历史、社会时事,小到明星八卦、家长里短,什么都聊。

季季高分,穷到停播,良心国综不该如此

然而点开节目,完全不是想象当中“小型联合国”的精英感觉。

首先是代表们非常放得开 ,百无禁忌什么都敢说。

节目经常讨论着讨论着,就往下三路跑题。

把弹幕撩的嗷嗷直叫,才立马紧急刹车。

季季高分,穷到停播,良心国综不该如此

观点不一,也从不说场面话、假客套。

都是直接互相伤害。

季季高分,穷到停播,良心国综不该如此

季季高分,穷到停播,良心国综不该如此

沙雕起来也是无敌。

到处都是大型打脸现场。

季季高分,穷到停播,良心国综不该如此

季季高分,穷到停播,良心国综不该如此

这种不同文化冲击造成的反差萌,放到节目讨论中来看就更有意思。

比如第六季第一期,讨论看书党和追剧党谁更高级。

季季高分,穷到停播,良心国综不该如此

原著党还是影视党高级的问题一直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今小说越来越多的影视化,原著党和影视党经常在网上争辩个不停。

要说谁比谁高级,此处倒是要借用熊浩老师的话:

"我尊重你的高级,你也要尊重我的高级,这才是真正的高级。"

季季高分,穷到停播,良心国综不该如此

毕竟作为一档谈话节目,光不正经肯定是不够的。

任你车技笑果再好,言之无物,观众看个一两季也就腻了。

所以,别看代表们个个都有沙雕属性。

正经起来,笨拙又认真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样子,也会让人刮目相看。

季季高分,穷到停播,良心国综不该如此

从第一季到第六季,其实每季等待的时间不算短,录完一季还永远不知道下一季在哪,

但依旧没影响很多人超爱这档穷得坦荡荡,吵得嗨翻天的节目。

可能起初是因为幽默的谈吐而被吸引,之后发现代表们的颜值也还可以,越往其后越发现,节目中的价值观点和调动人的内容,才是最吸引自己的。

毕竟歪果朋友中文能力有限,没有太多虚头巴脑的东西。

所以,他们反而简单、直白,但不代表缺乏深度。

在不同文化逻辑的碰撞当中,问题的答案有了更多可能。

季季高分,穷到停播,良心国综不该如此

同样都是观点之争,如果说《奇葩说》是争锋相对的“神仙打架”,那《非正式会谈》则更像小学生之间的“菜鸡互啄”。

词穷、瞎起哄、耍无赖、争得面红耳赤都是常有的事。

可这并不妨碍观众在有趣的文化冲突当中,看到了人的共性。

某个代表不经意间的沙雕言论,说不定就能让人灵光乍现。

发现那些习以为常的观念、认知甚至是偏见,原来不是铁板一块。

季季高分,穷到停播,良心国综不该如此

我们在不同地方长大,却在同个屋檐下。

我可以不一样,可以和而不同,可以求同存异,

世界因不同而美丽。

在这里我们不止要遇见有趣的灵魂,也希望我们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立思考的有趣的灵魂。

那么《非正式会谈》的不正经,就不是没有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