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好助企“店小二”

  □ 龚义麟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保持了一方净土。目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如春潮涌动,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通企业复工复产的卡点和堵点,扎实做好“惠企、助企、服企”工作,与企业更加紧密地拧成一股绳,奏响了复工达产的最强音,亿元以上企业全面复工、规模以上企业应复尽复……

  战“疫”时刻,既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也是对我市营商环境的一次大考。发展一线也是“战疫”前线。毫无疑问,在疫情冲击下,我市不少企业或多或少遭遇开工难、招工难、产业链联动难、物流运输难、资金周转难等难题。越是应对疫情、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越需要主动担当、倾情服务、精准施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本着这样的出发点,我市“重磅”出台助企复工十条措施,包括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生产成本、信贷成本,支持企业扩产、转产,强化重点应急物资调配管理,领导干部挂点帮扶企业等。此外,还开展“‘六新’驱动,引领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暨:“培育新动能、培育新经济、培育新业态、培育新标杆、探索新路径、展现新气象,”条条“干货”、招招“硬核”,我市未来发展可期。

  战“疫”时刻,也是亲商、安商、稳商的好时机。让企业早复工、让客户留下来、让订单保下来。“患难见真情”,困难的时候帮一把、拉一下,对企业的积极影响是肯定的、长远的。服务企业,最需实招、最重落实,要多问一问“企业返岗员工有多少、原材料供应有没保障、和金融机构对接得怎么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没复工复产、员工的住宿和就餐怎么安排、项目建设存在哪些困难……”值得肯定的是,在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影响、解决发展难题的“大考”中,我市始终“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以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以立说立行的行动力,鼓起了企业迎难而上、开足马力保生产的勇气,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战胜疫情、实现复产达产的信心与决心。

  战“疫”时刻,服务沉下去,是各级各部门应有的姿态。如果市委、市政府的暖企政策出了一箩筐,却没在落实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那么这些讲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政策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各相关部门必须闻令而动,脚步迈开来,服务沉下去,以“想到穷尽,做到极致”的服务理念,不断擦亮“一次办好、不用再跑”的服务品牌,送上驻企指导服务“及时雨”,当好企业复工复产的“店小二”、企业保产稳营的“护航队”,企业才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疫情寒潮再冷,也挡不住暖心扶企的脚步,压不住我市项目企业奔向春天的蓬勃力量。防控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复工有速度,只要我们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意识,把企业获得感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就一定能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