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大軍奉命撤退,走了整整60個月,回來時才發現祖國沒了

30萬大軍奉命撤退,走了整整60個月,回來時才發現祖國沒了

自從人類文明誕生開始起,戰爭作為一種極端暴力的行為,被各個勢力在爭奪利益時不斷地使用,然而隨著過去的發展,戰爭從過去的冷兵器,再到如今的飛機大炮,以至於原子彈,戰爭的破壞力進一步的提高,使得我們越難越來承受起戰爭所帶來的損失。

所以到了20世紀中期,一種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交鋒:冷戰就開始了,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陣營在軍事,太空以及經濟等各個領域展開爭奪,這也真正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30萬大軍奉命撤退,走了整整60個月,回來時才發現祖國沒了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持續44年的冷戰序幕,一直到蘇聯的解體,才宣告結束。如今坦率來看,雖然美蘇雙方在此期間各有交鋒,但是蘇聯始終是處在下風的,這要歸於其孱弱的農業和僵化的體制,而在1991年12月25日,聖誕節,戈爾巴喬夫宣佈辭去蘇聯總統職務,這個龐大的巨人也倒下了。它所留下的遺產,則被各個加盟共和國所繼承。


30萬大軍奉命撤退,走了整整60個月,回來時才發現祖國沒了

然而有一支部隊,卻一直還沒有回來,那就是駐紮在德國的蘇聯駐紮德國集團軍。在二戰結束之後,根據雅爾塔會議上的協商決定,將會有美英法蘇四國分區派遣駐軍佔領德國,防止死灰復燃,德國人始終是美蘇重點盯防的對象,截止到如今,駐紮在德國的美軍依然達到了3.5萬人,是美國海外駐軍最多的國家。當時蘇聯也派出了大量的部隊。


30萬大軍奉命撤退,走了整整60個月,回來時才發現祖國沒了

至於50年代以後,德國分裂成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駐軍的性質也就變了,德國成為了兩大陣營相互交鋒的橋頭堡,如果將來發生戰爭,毫無疑問德國將會成為最激烈的主戰場。因此蘇聯在幾十年裡面不斷的加派人手,來應對北約方面的威脅。

截止到1991年裡面,駐德蘇軍分佈在東德276個地點中的777個兵營,佔有包括47個機場和116個訓練場,包含了24個師以及最為精銳的33.8萬部隊,大約4200輛坦克,8200輛裝甲車,3600門各個類型火炮以及10.6萬輛機動車輛以及1370架飛機。


30萬大軍奉命撤退,走了整整60個月,回來時才發現祖國沒了

這一股軍事武裝,放到各個地方都能讓世界抖三抖了,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蘇聯對於高昂的軍事開銷,也感到吃力,再加上德國合併統一的呼聲是越來越高,最終在1989年,蘇聯解體的前夕,駐德蘇軍接到了統帥部的命令,依次分批撤離。

然而這個計劃,卻足足執行了五年整整60個月,因為國內的政局動盪,物資緊缺,駐德蘇軍的回國命令,也是一拖再拖,30萬軍人回國後如何安置?他們的部隊又如何分割?這些始終都是困擾蘇聯政府的問題,因此很多蘇軍只好在德國的邊境地區停留下來。


30萬大軍奉命撤退,走了整整60個月,回來時才發現祖國沒了

他們不少人也是一臉困惑,有的來自烏克蘭,有的來自高加索,自己將來又將何去何從呢?此外,留在德國境內的蘇聯人之前都是政府所補給,現在物資也供應不太上了,德國人對於這些駐紮在自己國家的人自然不會怎麼歡迎,只想儘快送他們離開,因此德國在和蘇聯商議後,由德國出資,花費110億美金,作為這些軍人的補貼,名義上是感謝蘇聯這些年的德國的“幫助”。駐德蘇軍則被限制在一個軍事基地中,統一分配,一直到1994年,他們才全部撤離了德國境內,而很多人回到原來的地方,這才發現祖國已經不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