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節不保,從全網尊敬到全網抨擊,六小齡童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他是中國一代人的經典回憶,他的出現是中國影視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名字在中國廣為流傳,他塑造的人物上至60老人下至5歲兒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

晚節不保,從全網尊敬到全網抨擊,六小齡童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一個筋斗雲,一個金箍棒,一個緊箍咒,一個大鬧天宮、火眼金睛的孫悟空成了幾代人的共同的回憶啊!

晚節不保,從全網尊敬到全網抨擊,六小齡童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在眾人的眼裡,六小齡童就是孫悟空的化身,他演活了孫悟空,孫悟空也成就了他。可是就在2016年猴年春晚上因為央視沒有邀請六小齡童上春晚讓無數網友沸騰,"猴年怎麼會沒有孫悟空呢"?人們紛紛想不通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就在網友們替"孫悟空"憤怒不已時傳出了六小齡童上不了春晚是因為人品問題。


六小齡童過河拆橋,做人不留情面?

86年的《西遊記》因為技術不夠先進,很多需要後期合成的場面都顯得十分拙劣,可就算是5毛錢的特效也沒有影響這部劇的口碑,大家看得也是津津有味。

晚節不保,從全網尊敬到全網抨擊,六小齡童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早在86版《西遊記》開拍之前,導演楊潔就曾說過:"將來這部戲失敗了,是我捱罵。如果成功了,你們師徒四人會全國知名,全世界知名。但是那個時候不要忘記了,是大家的努力托起了你們四位。尤其是,托起了你這個孫悟空。"


結果也證明,這部戲一經播出就得到了巨大的成功。可是導演楊潔也就此在心裡埋下了怨氣。


87年劇組接受了新加坡的表演邀請,楊潔為了這次表演進行了許久的排練,可是到最後表演的時候師徒四人全部缺席,原是去了濟南完成了一次商業表演。


楊潔知道這件事後很氣憤的批評了他們只顧利益不顧集體,而被批評的三人(沙和尚、孫悟空、豬八戒)跑到電視臺告狀,甚至還孤立楊潔。

晚節不保,從全網尊敬到全網抨擊,六小齡童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這不是典型的農夫與蛇的故事嗎?楊潔導演捧紅了他們卻被他們反咬一口。後來楊潔也說到:"十年都沒有看過《西遊記》》",對於楊潔導演來說這得有多痛啊!

晚節不保,從全網尊敬到全網抨擊,六小齡童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混淆了戲內戲外,將自己活成了孫悟空

中國的影視劇最流行的一種手段就是"改編"、"翻拍",尤其是那麼成功的《西遊記》。隨著改編和翻拍的作品越來越多,六小齡童就出來發出反對的聲音。在各種各樣的場合裡都會對改編後的孫悟空進行嚴肅的批評。


其實對於六小齡童的批評,網友們都沒放在心上,因為六小齡童確實塑造了一個經典的藝術形象,可是也不代表之後翻拍的"孫悟空"不好,就像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用一種幽默的方式宣揚了"西遊文化"也受到了相當一部分觀眾的熱愛。

晚節不保,從全網尊敬到全網抨擊,六小齡童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可是六小齡童在批評別人毀了孫悟空這一形象的同時也被網友扒出自己濫用孫悟空的形象圈錢。

圖片中的他拿著金箍棒穿著齊天大聖的服裝打著手機遊戲的廣告。

晚節不保,從全網尊敬到全網抨擊,六小齡童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這不是在打自己的臉嗎?頗有一種只許官家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風範。


甚至在《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的故居中放置了大量的孫悟空的雕像甚至還有六小齡童的畫像。一時讓人不知道那是孫悟空的故居還是吳承恩的故居。

晚節不保,從全網尊敬到全網抨擊,六小齡童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甚至在《西遊記》的封面上唯獨只放了自己的照片,讓網友們為這種迷惑行為驚歎。

晚節不保,從全網尊敬到全網抨擊,六小齡童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光憑這些所作所為就已經很大程度的敗壞了自己的口碑,在人們眼中,他不再是那個受人尊重的藝術家反而是一個不知道自己身份是誰,儼然把自己當成了獨一無二的孫悟空,甚至想要獨佔孫悟空這個角色。


走火入魔,為了熱度不惜搭上自己的名聲

如果說以上的行為只是因為六小齡童的糊塗導致的,那麼接下來的"靈堂賣片"就是讓他跌下神壇的重大災難行為。


楊潔導演在2017年因心臟病去世,出席追悼會的六小齡童發佈了一條悼念視頻。可是在這條悼念視頻裡六小齡童幾乎一半的時間都在為自己的新片宣傳,而這個悼念視頻也不過一分多鐘。

晚節不保,從全網尊敬到全網抨擊,六小齡童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至此,許多網友對六小齡童的態度開始直線下降。


這還不夠,在"沙師弟"閆懷禮逝世時發了一篇文章。

晚節不保,從全網尊敬到全網抨擊,六小齡童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不知道是緬懷閆懷禮的同時順便宣傳了一下作品還是宣傳作品時順便緬懷了師兄。


六小齡童的種種行為只讓大家看到了他在瘋狂的利用孫悟空這個角色,瘋狂的榨乾孫悟空為他帶來的紅利,而絲毫沒有維護孫悟空這一角色的意思。


一個演員要有寬容之心,不能將角色佔為己有

反觀《濟公活佛》的扮演者遊本昌也是因為出神入化的演技將一個濟公形象塑造成了人們心目中的經典。而《濟公活佛》也經歷了許多次反拍與改編,有好的也有壞的。可是作為原版的扮演者遊本昌卻與六小齡童的態度大相徑庭,他表示:"只要不把濟公扮演成一個壞人就是應該被允許的。

晚節不保,從全網尊敬到全網抨擊,六小齡童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話語中沒有詆譭任何一個翻拍的演員,反而很寬容很謙遜,因為遊本昌知道這個道理,是角色成就了他而並非他成就了角色,他只是塑造了一個角色而已,而他作為一個演員的職責本來就是這個,無可厚非。更不能將角色佔為己有,更不存在要榨乾這個角色為自己帶來的利益。

晚節不保,從全網尊敬到全網抨擊,六小齡童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一千個人的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一萬個人眼裡只有一個孫悟空。這句話或許是成立的,因為六小齡童將孫悟空的角色塑造的太成功了,現在一提到孫悟空大家心裡第一個冒出來的都是他的樣子,對於這一點無疑六小齡童是成功的。

可錯就錯在,他牢牢的抓住孫悟空這個角色,不肯顛覆這個形象再去尋找自己的可能性,甚至把自己當成了孫悟空。

晚節不保,從全網尊敬到全網抨擊,六小齡童是怎麼跌下神壇的?

對於當演員他沒有過多的執念,但對於孫悟空他有太多的執念了。他成在了孫悟空,敗也敗在了孫悟空。無論他做了多少不能讓人理解的事,可是在小編心裡他就是最經典的孫悟空,可他絕對不是唯一的孫悟空。


對於以上你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接受批評。

如果贊同我的觀點就給我一個贊和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