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鐵川教授:抗疫標語口號折射的法律價值觀念

作者:郝鐵川,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杭州師範大學沈鈞儒法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黨組書記、館長。文章來源:原載《法制日報》2020年3月4日蔣安傑主編《法學院版》


郝鐵川教授:抗疫標語口號折射的法律價值觀念

郝鐵川


自從兩千年前陳勝登高一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運用標語口號進行社會動員,成為中國歷史的一道風景線。


《漢語大詞典》解釋“標語”是:用簡短文字寫出的有宣傳鼓動作用的口號。《漢語大詞典》解釋“口號”是:帶有綱領性和鼓動作用的簡短句子。


朱自清先生在《論標語口號》一文中說過,標語口號“不但要喚醒集體的人群或民眾行動起來,並且要幫助他們組織起來。標語口號往往就是這種集體行動的綱領。”


而在我看來,標語口號是一個時代一個群體某種價值觀念的體現,是我們研究法律思想史不可或缺的資料。


當下基層社會出現的抗疫標語口號,引發了許多人的關注和評論。贊之者贊,貶之者貶,眾說紛紜,百家爭鳴。從法律文化的角度來看,我有如下感想,願與同好分享:


這次的抗疫標語口號與以往相比,是凸顯個人的生命權、生存權。這或許與人們這次遇到的是生存危機有關,但這次標語口號的政府烙印並不明顯,而是疫情之中的人們該如何生存生活,彰顯了社會個體的利益和價值,這不僅顯示標語口號發佈者的價值觀念的變化,很可能是“一個走向權利的時代”的表現。


雖然由於我們仍然處在社會轉型時期,各地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書寫者“愛深紅愛淺紅”的不一,使得一些抗疫標語口號難免帶有些許野蠻的鄉土氣息。


1.呼喚人們關注生命權和健康權。


例如:


要想活得久,不要到處走。


不要命,不怕死,就往人堆裡面擠。


現在請吃的飯都是鴻門宴。


現在請你群體聚餐的人,都是不顧你生命安危的人。


疫情期間,在家安全,出門找死。


親情友情,保命要緊。


親戚不走來年還有,得了肺炎性命堪憂。


養老金能拿多久,取決於你最近出門的次數。


以上是涉及生命權,再看健康權方面的:


今天到處串門,明天肺炎上門。


不走親戚,不訪友,平安健康跟著走。


宅家,躺沙發享受,亂跑,躺ICU(重症監護室)搶救。


預防千萬條,口罩第一條。


人多莫去湊熱鬧,出門記得戴口罩。


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著二選一。


省小錢不戴口罩,花大錢臥床治病。


戴口罩總比戴呼吸機好,躺家裡總比躺ICU強。


戴口罩爭當模範,無防護出門可恥。


全家戴口罩,勝過一堆藥。


平時出門帶口罩,否則麻將都點炮。


神仙也要帶口罩,疫情不是開玩笑。


口罩你不戴,病毒把你愛。


以前蒙面像壞人,現戴口罩好鄰居。


2.勸喻人們為了今後還能享有權利,當下權利暫時可以放棄。


例如:


不聚餐是為了以後還能吃飯,不串門是為了以後還有親人。


少聚會,少吃一頓,親情不會淡!


還知道你在家憋得慌,但今天短暫的孤獨,是為了日後無盡的歡樂。


少出門,多居家,14天后樂哈哈!


孤獨兩星期,熱鬧一輩子。


親戚不走,明年還有;朋友不聚,明年再敘。


3.啟迪人們為了整體利益,必要時應該放棄個體權利的行使。


例如:


你不聚,我不聚,人人齊把病毒拒。


面對疫情別添亂,在家也能做貢獻。


控制疫情,咱不出門,待在家裡,安逸無窮。


4.告知人們權利與義務是相互結合的,履行義務是與行使權利並行不悖的。


例如:


疫區返鄉不報告,害家害人不人道。


聚餐一時爽,親人淚兩行。


管住嘴、捆住腿、莫讓親人徒悲傷。


串門就是互相殘殺,聚會就是自尋短見。


東家走,西家竄,染上病毒不好辦。


一人傳染全家倒,財產全跟親戚跑。


兒女如何算孝順?看著爸媽不出門!


5.積極履行珍愛野生動物的義務,就是珍惜人們自身的生存權利,否則害人害己。


例如:



偷吃野味,病床C位。


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會。


以上標語口號雖然語句還不夠優美,但能讓各個文化層次的人一望即明,很好地起到教化人的目的。它的最大價值就是管用,把人的權利保障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


由於我們現在正處於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傳統工業社會向信息化社會、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多重轉型的過渡期,文明與野蠻糾葛的現象一時難以消失,雖有“低眉謝絕您入村,花開春暖您再來”這樣溫馨勸喻的標語口號,但也有不少理不糙,但語糙的標語口號,例如:


今天到處亂跑,明年墳山長草。


今年上門,明年上墳。


今天走親或訪友,明天家中剩條狗。


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害人。


今年不串門,來串門的是敵人,敵人來了不開門。


出門不戴口罩,等於在病毒裡裸奔。


身無保障滿街走,生死糞池自由泳。


不戴口罩亂聚集,家人含淚過頭七。


返鄉人員不隔離,親人不死扒層皮。


武漢回來莫亂串,左鄰右里捏把汗。


守好自己的屯,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


這些標語口號缺少人文關愛情懷,類似法家韓非子的刻薄、無情,雖然不能說全錯,但傷人心情,反而不利於人們的接受,容易讓一些人產生牴觸情緒。說正確的話,還要正確地說,否則會出現“老公公背兒媳婦,出力不討好”的事情。


更有部分標語口號雖然顧及了一個人的某項權利,但由於用詞兇猛,結果又侵犯了人的另一項權利。


例如:


出來聚會的是無恥之輩,一起打麻將的是亡命之徒。(這是用辱罵人的話來勸喻,不尊重人格)


這個時候你在路上遇到的所有人,都是向你索命的孤魂野鬼。(這裡用了辱罵人的話,不尊重人格)


隱瞞症狀不上報,黃泉路上提前到。(這有點詛咒人,染上新冠肺炎並非一定死亡)


故意隱瞞、不主動自行隔離,斷子絕孫。(這種語言侮辱人格,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裡不出村外莫入屯,不聽勸阻就是罪人。(不聽勸阻可能違法,但不一定是罪人,違法不一定就是犯罪)


今天趕場湊熱鬧,閻王殿裡去報到。(這是詛咒人,有損人格)


湖北迴來不報告的人,都是定時炸彈。(這帶有歧視特定群體的意味,有損人格)


有的標語口號勸喻人們履行某項義務,但由於用詞不夠敦厚,結果又客觀上違反了另一項義務。


例如:


不走不串,做個懶漢。


“做個懶漢”不妥。勞動、學習在我國憲法上又是權利,也是義務。在家裡可以辦公和看書學習,怎能成為“懶漢”?


還有的標語口號甚至還帶有舊時代的烙印,不合乎法律精神。


例如:


發燒不說的人,都是潛伏在人民群眾中的階級敵人。


“階級敵人”一般來說屬於需要專政的犯罪分子,是階級鬥爭為綱思維時期的流行語,現在搬出來,不僅一些年輕人對它不甚了了,很多老同志也會起雞皮疙瘩。


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標語口號,我覺得現在的標語口號還是明顯進步了。


一是現在比較文明瞭,所謂文明,就是對人的權利尊重了。我記得下鄉當知青時看到的一些計劃生育的標語口號,那和現在不能相比。諸如“寧添一座墳,不添一個人”、“寧可血流成河,不準超生一個”、“一胎生,二胎扎,三胎死胎——刮、刮、刮”、“喝藥不奪瓶,上吊就給繩”、“能引的引出來,能流的流出來,堅決不能生下來”等口號標語,讓你看了做噩夢。就是改革開放初期的一些標語口號,如“養女不讀書,不如養頭豬!養兒不讀書,就像養頭驢”等,也讓人看了感到活得欠缺人格尊嚴。


二是現在比較實用了。過去一些標語口號“假、大、空”,離百姓生活較遠,小官說大官的話,百姓也說當官的話,上下一般粗,缺乏層次性,讓人看了不真切。“真、善、美”是人們追求的三個境界,“真”為首,如果不“真”,遑論其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