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媽媽一線抗疫,10歲兒子在家打賞主播10萬元


護士媽媽一線抗疫,10歲兒子在家打賞主播10萬元


【一鳴專欄】

護士媽媽一線抗疫,10歲兒子在家打賞主播10萬元

近日,在一線抗疫的護士韓女士家裡發生了一件讓她非常頭痛的事。

原來,疫情期間,她老公在外地工作,沒能返回家裡。家裡只剩下10歲的兒子。為了讓兒子能上網課,給他留了一部手機。

但怎麼也沒有想到,兒子在用手機上網課的同時,不斷向一主播刷禮物,結果3天時間,就把家裡10萬元的積蓄揮霍殆盡。

韓女士回家後,得知家財被“敗光”後,一下子被氣病了,這可是他們家好幾年的積蓄。

這件事給兒子的心頭也蒙上了一層陰影,每天都在後悔內疚中度過......毫不誇張地說,這件事給他們家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近年來,網上關於“熊孩子”揮霍金錢的新聞層出不窮,重金打賞主播,網絡遊戲充值……

很多孩子,似乎對錢都沒有什麼概念,錢在他們眼裡只是一串數字,更不懂得金錢背後的勞動付出。

孩子的行為背後,暴露了父母對孩子金錢教育缺失和不上心。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說過:如果你不能及時教孩子金錢知識,那麼將來就有人取代你,比如債主、警方、騙子,那時你和你的孩子恐怕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孩子的財商,會影響他一生的幸福。金錢這一課,你不給孩子上,社會就會給他上。

培養孩子的財商,已成為我們養育孩子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課。

01

讓孩子知道錢從哪裡來

連續兩年排名“財富500強”首位的沃爾頓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

可誰能想到,身為這樣一個公司的董事長山姆·沃爾頓,竟會叫自己的孩子從小時候起就開始為自己掙零花錢。

老沃爾頓從來不給孩子們零花錢,他經常對孩子們說:“如果你想花錢,那麼自己去掙。”

在孩子們很小時,四個孩子就都開始給父親“打工”,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他們白天跪在商店裡擦地板,幫忙修補倉庫的房頂,晚上幫助裝卸簡單的貨物。

父親按照他們的勞動量,根據一般的工人標準付給他們“工資”。

現任沃爾瑪的掌門人塞繆爾·羅布森·沃爾頓,是四兄弟之中的老大。

當他跟別人講起童年時,都會講到父親那些倉庫、貨架和包裝箱……

“我在父親開的店裡幹活,幫忙搬箱子、掃地、鋪瓷磚,能幹的活我都幹,父親會付給我相應的工錢。”

“從那時起,我就知道賺錢不容易,我想這大概就是父親給我們兄弟幾人的‘啟蒙教育’吧!”

說起這些事,羅布森眉宇之間流露出對過去那段美好時光的懷念。

可見,在他們小時候,父親的這種“勞動教育法”,非但沒有引起他們的反感,反而讓他們覺得很幸福。

要讓孩子早日明白生存的艱難,掙錢的艱辛,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

02

讓孩子學會正確消費

很多父母經常抱怨說,孩子玩具太貴了,而且兩天後新鮮勁一過,就丟一邊不管了。

其實,在很多公園裡面都有舊物市場,街頭巷尾也會有兩元店,父母可以帶孩子去多逛一逛,讓孩子挑選自己喜歡的、實惠的東西。

如果商店打折,或者你搶到了優惠券,這時候也可以讓你的孩子參與到購物中。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告訴孩子,不常用的東西,如果能通過借用或者其他方式解決,就儘量不要買。

如果孩子非要買一樣東西,就要讓他學會評估自己的消費行為,看看是否划算。

比如告訴孩子,50塊錢買一把玩具槍,可以玩一年,很划算;但2000塊錢買一把玩具槍,可以玩2年,平均下來一年1000,相比之下就不划算。

看,關於錢的問題,換一種思路和做法,不僅不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而且還能培養孩子的金錢觀、消費觀和理財能力。

護士媽媽一線抗疫,10歲兒子在家打賞主播10萬元

03

讓孩子學會光明正大地掙錢

有位朋友講了她9歲的兒子亮亮這樣一件事。

有次學校組織同學們郊遊,兩位女生走得很累,想找人替她們背書包,就問亮亮願不願意替她們背,兩個書包共付他5元錢。

亮亮想掙這個錢,但覺得5元錢太少,討價還價,要每個5元錢,商量後成交,亮亮就接過兩個書包,一共背三個書包走了約4公里,掙到10元錢。

晚上回家後,亮亮興沖沖地對媽媽說:“我今天掙錢了!”我這位朋友為此有些不安,覺得孩子不應該掙同學的錢,但又不知如何跟孩子講。

其實,遇到這類事情,家長一定要把事情放到具體的情景中去考慮,不要簡單地判定好或不好。

就這件事來說,我認為沒什麼不好。書包是女同學主動要求他幫忙背的,孩子通過正常談判,做了一樁公平交易,每個人有付出有得到,各得其樂。這是孩子們間的一樁正常交易,是他們社會化進程中一次小小的嘗試。

假如亮亮主動要求給女孩背書包,並提出收費要求,或是女孩要求亮亮幫忙而並沒有說要付錢,亮亮卻提出收費,有錢才幫忙,這是不對的,家長應教導孩子學會關愛同學,告訴孩子要以助人為樂,不要以掙錢為樂。

培養一個友愛而不唯利是圖的孩子,這是一種完整的人格教育,主要教材是家長。

如果家長知道哪些錢該掙,哪些錢不該掙,且樂於助人、不見錢眼開,孩子也不會成為那樣的人。

護士媽媽一線抗疫,10歲兒子在家打賞主播10萬元

04

讓孩子明白錢的重要性

美國作家羅恩•利伯講過一個故事:

朋友帕克的孩子們總覺得他掙很多錢,卻不知道父母的難處與辛苦,更不知道每一筆錢的用處。

於是,發了薪水以後,帕克去銀行,以1美元為單位,100美元為一捆,碼了好大一袋子回家。

他細細給孩子們講錢的用處,保險費,煤氣費,日用品…讓孩子們直觀的感受了一下金錢的作用。

“羞”於對孩子談錢是中國家長的普遍心態:

很多家長認為,和孩子談錢會影響孩子的三觀——如果告訴孩子家裡很有錢,怕孩子在外面表現得驕縱;告訴孩子家裡沒錢,又怕孩子在心理上感覺低人一等。

其實,告訴孩子父母通過怎樣的方式掙錢,家裡經濟狀況,錢怎樣使用,告訴孩子,能讓孩子更加珍惜。

《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38封信》中寫到:

因為我知道給人帶來傷害最快速的途徑就是錢,它可以讓人腐化墮落,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失去最美好的快樂。

我不能用財富埋葬我心愛的孩子,愚蠢地讓你們成為不思進取,只知道依耐父母的無能者。

我們給孩子做財商教育,並不是希望他以後能成為富豪,而是希望孩子從小明白,付出與收穫的意義。

讓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它本質上是一種品格教育,也更是一種幸福教育。

在西方,財商教育已成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但是在中國,孩子最重要的財商老師就是父母。

智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的成績,情商決定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而財商直接決定了你的生活水平,決定了你財富的多少。

大致看來,我們這一輩子有95%的問題和金錢有關。因此,孩子的財商,也就決定他一生的幸福力。

護士媽媽一線抗疫,10歲兒子在家打賞主播1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