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這次徒步我年前就計劃了,原計劃是過年前回家時開始的,由於工作回得比較晚,只能向後推,過年後因為新冠疫情爆發,各地封村封路,所以只能在家老老實實待著,一直到前幾天,疫情相對平穩了,各地在積極復工復產,所以在上深圳前,我們還是開始了計劃已久的化州的回憶徒步計劃。

化州,是我家鄉所在地的一個小縣城,叫化州市(縣級市),也叫橘城,盛產橘紅,清代時屬於貢品,有止咳作用,作為化州人,幫家化特產做一下推介。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好了,開始說一下我的線路計劃和徒步的初衷,線路主要分為三段,第一段是起點至增塘村,第二段是增塘村至三合口,第三段是三合口至終點

第一段是小時候我奶奶帶我去姑姑家的線路,大家都知道那時沒有發達的交通工具,去哪都是走路的,那時我跟著奶奶去姑姑家,這一路的景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後來有了自行車和摩托車後,這條路就一直都沒走過了,到現在也有二三十年了吧,但曾經的景象一直在我腦海裡,植在腦神經裡。

第二段是化州主城區也是老城區,路上有北岸車站、X康百貨、民主路、飛馬、化州大橋、大轉盤、化州汽車站、廣倫山路口等。

第三段是一條老路,原來的S285省道,約1995年建設了現在使用的新路後,老路就成了普通鄉村路了,新路使用時我大概讀初一,1995年,那年我約13歲,13歲前的兒童時代出化州的記憶都是這條老路,所以這條路也是我的記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出發前合影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朝著陽光前進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在化州地區現在基本每村都會有類似的文化廣場,籃球場和X臺是標配。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這段路依然有點印象,雖然兩邊的房子變了,但路形沒變。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現在的村路全換成水泥路了。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感謝我爸爸的陪伴,共走了十公里。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快到姑姑家的轉角,這房子這樹沒變,和三十年前一樣。

在此感謝我爸爸的陪伴,陪伴我們走了十公里,這不在我的計劃內,是老爸突然通知要加入我們的徒步之行的,剛開始我沒反應過來,但我們十分的歡迎,也十分的幸福。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北岸汽車站

兩個小子,從小一直都生活在深圳,在深圳讀書和成長,每年回化州老家的時間不多,呆在老家的時間少之又少,一般都是春節和清明回家幾天,在家都是車進車出,除了家裡和村裡的小賣店,其它地方基本沒接觸過,這次徒步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想帶他們直觀地接觸化州瞭解化州,認識一下自己的家鄉是怎樣的,知道自己的根在何方。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中國銀行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後面的高樓是星河酒店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民主步行街,以前叫民主路。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飛馬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飛馬菠蘿,幾十年如一日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化州大橋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化州地標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化州汽車站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廣倫山路口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曾經的建築我依然記得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裝逼的一把好手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化州糖廠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壩頭水電站,一直沒變,古老的感覺還在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壩頭,小學剛畢業時做冰棍小買賣時的進貨地點,那年每天賺幾塊錢,爽到不得了。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山灣小學,現在已經變成木材加工廠了。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以前的路基本都沒有了。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我和兒子們的第3次徒步--化州的回憶

回到村邊了,成功。

此次徒步總里程24.1公里,早上8:30出發,下午4點完成,約7個半小時,24公里對我們來說很輕鬆,之前兩次都是28公里以上,只想按線路走,所以沒有蓄意改變線路增加里程,以後還會帶他們走偏遠的山路和夜路,為以後走景色更美的川藏新地區線路和登山做準備,現在我最希望走的是雨崩村和墨脫等線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