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丨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二期

學習筆記丨教師資格證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第二期

肖老師備考第二天

每天的學習筆記在號內分享給大家

是非常非常好的乾貨

內容非常的多

希望這次咱們都能一次上岸

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

三、教育與社會的發展※簡答題

(一)教育與社會生產力的相互關係 生產力-制約-教育 教育-促進-生產力

1、生產力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的規模和速度

生產力水平制約教育結構的變化

生產力水平制約教育的內容和手段

2、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教育的經濟功能)

教育再生產勞動力

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

(二)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相互關係

1、政治經濟制度-制約-教育

決定教育目的性質和思想道德的內容

決定受教育權

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決定教育體制

2、教育-影響-政治經濟制度(教育的政治功能)

為政治經濟制度培養所需要的人才

可以促進民主

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的輿論力量

(三)教育與文化的相互關係

1、文化-制約-教育發展

影響教育的價值取向

影響教育目的地確立

影響教學內容的選擇

影響教學方法的使用

2、教育-促進-文化(教育的文化功能)

傳遞和保存文化作用

傳播和交流文化作用

選擇和提升文化作用

更新和創造文化作用

3、學校文化(校園文化)

顯性文化:物質環境

隱形文化:校風、班風、人際關係

物質文化:圖書、設備

精神文化(核心):班風、校風、校服、校歌等

制度文化:規章制度、行為準則

﹌﹌﹌﹌﹌﹌﹌﹌﹌﹌﹌﹌﹌﹌﹌﹌﹌﹌﹌﹌﹌﹌﹌﹌﹌﹌﹌﹌﹌﹌﹌﹌﹌﹌﹌﹌﹌﹌﹌﹌﹌﹌﹌﹌﹌﹌﹌﹌﹌﹌﹌﹌

四、教育與人的發展

(一)身心發展的概念

身心發展包括: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

(二)影響個體身心發展因素的理論(觀點及代表人物)※

1、內發論(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於人自身的內在需要)

代表人物:※選擇題

孟子

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推動人發展的根本動因

威爾遜:強調基因複製

格賽爾:雙生子爬樓梯實驗:提出“成熟勢力說”

霍爾:“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

高爾頓:“優生學”代表人物

2、外鑠論(環境決定論)——認為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

代表人物: 口訣:外面荀找洛華生

荀子:性本惡

洛克:“白板說”

華生:“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

斯金納

(三)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簡答題

1、遺傳——生理前提,物質前提

2、環境——現實基礎 孟母三遷,外部客觀條件

3、主觀能動性——決定因素,人的身心發展的動力

4、學校教育——主導因素

學校教育為什麼作為主導因素?原因(簡答題)

①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人的活動,它規定著人的發展方向。

②學校有經過專門訓練的教師,相對而言效果較好。

③學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協調影響學生髮展的各種因素。

④學校給人的影響比較全面、系統和深刻

主要表現:①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性發展的特殊功能

②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方向與方面做出社會性規範。

③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④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

五、教育目的

(一)、概念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一定社會需要的人的總要求,是學校教育所要培養的人的質量規則。(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一切教育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二)作用

1、導向作用 2、激勵作用 3、評價作用——評價學校、教師、學生

(三)教育目的地理論(價值取向)

1、社會本位論:為社會發展,培養社會人(荀子,赫爾巴特,柏拉圖,涂爾幹)※

2、個人本位論:為自我實現,培養自然人(孟子、盧梭、羅傑斯、福祿貝爾、康德)※

3、生活本位論:教育準備生活(斯賓塞、杜威)

4、教育無目的論:教育本身即目的(杜威)

(四)教育目的的層次

1、國家的教育目的——所有受教育者

2、學校的培養目標——特定的教育對象

3、教師的教學目標——完成某一階段之作

普通與特殊、抽象與基本

(五)教育目的的影響因素

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因素

人的身心發展特點與需要

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價值觀

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我國確立教育目的地理論依據

(六)我國的教育目的

1、我國教育目的地基本精神

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本要求)

堅持全面發展(具體要求)

培養獨立個性(個性發展)

2、確立我國教育目的地理論依據: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人的全面發展是由舊的社會分工所造成的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途徑

3、我國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構成

德育(靈魂和核心作用) 智育(前提和支持作用) 體育(基礎作用)

美育(動力作用) 勞動技術教育(綜合性作用)

(七)素質教育(基本內涵) 記憶口訣:個性提素創兩全

1、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2、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3、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4、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5、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

六、教育制度

(一)概念

廣義:國民教育制度 狹義: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

學校教育制度處於國民教育的核心和主體地位。

(二)教育制度的發展歷程

正規教育的主要標誌是近代以學校系統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稱制度化教育。

1、前制度化教育:實體化教育

2、制度化的教育:形成系統的各級各類學校(正規教育)

3、非制度化的教育:教育不應再限於學校的圍牆之內。

※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現特徵:學制的建立。

興起的標誌:清末的“廢科舉,興學堂”。

(三)現代學校教育制度的類型

1、雙軌制:資產階級學術性

勞動人民職業教育

2、單軌制:小學-中學-大學

3、分支制:基礎教育-普通教育

職業教育

(四)教育制度的影響因素(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據)

1、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科學技術發展狀況

2、社會政治經濟制度

3、學生身心發展規律

4、本國學制的歷史發展和外國學制的影響

(五)我國學制的發展

1、舊中國學制

①壬寅學制——中國首次頒佈的第一個現代學制。(未實行)

②葵卯學制——中國開始實施的第一個近代學制。(實行新學制的開端)

反映“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

③壬子癸丑學制——男女同校,廢詩經並改學堂為學校

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學制

④壬戌學制——美國學制為藍本,“六三三學制”

我國小學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一直沿用到新中國成立初期

2、新中國學制


(六)我國當前學制改革

1、我國當前的學制:

結構:幼兒教育(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類型:從單軌學制發展而來的分支型學制

2、《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規定了,我國今後一個時期的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主要方針:

優先發展(戰略地位) 育人為本(根本要求) 改革創新(動力)

促進公平(基本教育政策) 提高教育質量(核心任務)

戰略目標:“兩基本,一進入”(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

3、義務教育制度

特點: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

上期每日一練答案

1、B 2、D 3、D 4、A 5、B

你做對了嗎?


每日一練

1、將教育理論提高到學科水平併為後人所公認的教育家是( ),他發表的著作《普通教育學》被教育史上譽為第一部科學形態的教育學。

A、誇美紐斯 B、盧梭 C、康德 D、赫爾巴特


2、( )被人們看作是教育學形成獨立學科的開始。

A、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B、洛克的《教育漫畫》

C、盧梭的《愛彌兒》 D、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3、提出尊重兒童的天性和身心發展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杜威 C、盧梭 D、誇美紐斯


4、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認為是現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

A、赫爾巴特 B、盧梭 C、巴洛克 D、杜威


5、“教學相長”最早出現於以下哪一部教育著作( )

A、《論語》 B、《師說》 C、《學記》 D、《大學》


同學們可以再評論區留下答案哦,正確答案下一期公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