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小枣堡位于蔚县县城东,109国道东侧的山坡之上。小枣堡和西大神堡一样,都是军堡,也都是明初建堡。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小枣堡堡墙高大宽厚,堡内是空旷的平地,没有民房、庙宇、戏楼、街巷等基础生活建筑。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小枣堡内景象。堡墙的底部藏有狭窄的洞口,探着身子可以勉强进去,堡墙内是凿空的,好像是四通八达。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小枣堡建在陡峭的山岭台地上,堡墙临崖而起,军堡下是古道。遗憾的是,此次拍摄蔚县,没有带着无人机,无法从高空呈现古堡的巍峨全景。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残阳西下,军堡荒沉。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沿着小枣堡向东望去,远处是小五台山。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小枣堡外,明朝时的军民屯,逐渐演变为今日的村落。下图村落的土墙沿着积雪绵延不绝。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生活在小枣堡村里的数量不多的村民,从这里走到109国道上至少也得二十多分钟,而且还要行走在厚厚的积雪上。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远方小五台山的山顶白雪皑皑。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北国的塞外风光,惟余莽莽。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下图为从109国道通往小枣堡的山路,雪后难行。我的车由于没装防滑链,被困在半山腰,只能原路倒车返回才最终脱险。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祁家皂军堡位于蔚县县城以东26公里处,在西合营转盘处沿109国道行驶至祁家皂村。2018年底我沿着村后一条小路向里走一段路程才找到,比较隐蔽,很多当地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但是找到祁家皂军堡的时候,天色已晚,无法拍摄。因此为了弥补上次的遗憾,2019年底我轻车熟路又到了祁家皂军堡。


另外,根据长城专家说法,所谓“祁家皂军堡”并不是军堡,而是建在台地上的寺庙,外有土墙。寺庙现已损毁。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祁家皂军堡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是为屯兵而建的一座军堡。走到跟前,军堡遗迹呈圆形,四周低洼沟壑。祁家皂军堡与山崖浑然一体,居高临下。有护城河,易守难攻。在军堡的北侧有多处残垣断壁。


下图为2019年拍摄的祁家皂军堡,残雪覆盖下,气势恢弘。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下图为2018年拍摄的祁家皂军堡,浓云滚滚,铁血沧桑。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转到祁家皂军堡北侧,是明长城祁家皂烽火台。烽火台如今已风化成锥子状。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祁家皂军堡是四十里坡上保存较完整的一座军堡,它与西大神堡相隔三四千米,从它们的选址、造型、结构上看,这两座军堡就像一对栾生兄弟,紧紧锁在宣涞古道与下广古道的交汇口上。下图为仰视祁家皂军堡。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祁家皂军堡下的古道,山回路转不见君。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这些残垣断壁就是明朝兵营的遗迹。一旦有战事,军士连同村里的百姓一同进入军堡里。过去军堡里有房子,吃住一周都不成问题,待蒙古骑兵撤退,人们才走出军堡。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祁家皂军堡旁尚有人家居住。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宋家小庄位于蔚县县城东北,西合营镇。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宋家小庄烽火台30立方米大小。文化大革命前堡墙都是完整的,南侧原建有一个券门洞,由此可以进入烽火台顶部平台,现洞门已塌,但隐约可见。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碑上清晰可见,“明长城-宋家小庄烽火台”。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在宋家小庄通往下平油村的路上,偶然瞥见矿山,蔚为壮观。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道路两侧矿山全景图。


【边塞史诗,蔚县古堡(六)- 军堡荒沉烽火寒 | 摄影师纪睿泓】


欢迎定制约拍。


摄影师简介


纪睿泓(纪翔),网名雨果视界。天津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亚朵签约摄影师。多幅作品在国际国内影赛获奖,荣膺第二届天津市青年摄影展十佳摄影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