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成長,感悟人生

感悟成長,感悟人生

週末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就在於我們的心可以寧靜下來,可以聽聽自己心裡真正的願望,看見自己心裡面那些最柔軟的、最芬芳的、最美麗的想法。但是,自己心裡真正的心願在哪裡呢?在這樣一個週末的下午,我們把它打開,我們去完成這種發現,讓自己的心可以感受一份寧靜,我想這是一件美麗的事情。

覺悟就是見我心!

“覺悟”兩個字什麼意思呢?最根本的含義就是“見我心”,也就是說真正的覺悟是你看見了自己內心真正的願望。

我們今天的科技很發達,大家要是想查一個什麼詞,你去用google查,馬上幾十萬條搜索結果都在你的眼前。但是我們永遠都沒有一個心靈搜索引擎,說想想我自己心裡現在是什麼願望,“見我心”這件事情有別人、有科技去幫我完成嗎?沒有。而我們的心到底有多大多小呢?我們自己不知道,人的心哪,有時可以遊於萬仞,獨於天地萬物,可以無比遼闊。有的時候又心思狹隘,鑽到一個牛角尖裡就覺得今天的日子都過不去了。人心真的有這麼大小的區別嗎?

感悟成長,感悟人生

曾經有一個徒弟在寺院裡面修行,他問他的師傅:“師傅啊,我們看起來身材都差不多,想法會有很大的區別嗎?真的有人心特別大,有人心特別小嗎?”師傅就跟他說:“你現在閉上眼睛,在你心裡邊建一座城堡。於是徒弟就閉上眼睛,在心裡建城堡,裡邊有多少根柱子,有什麼樣的房間,他建啊建啊,建了一座很大的城堡,睜開眼睛對師傅說,我建好了。

師傅說:“你再閉上眼睛,在心裡造一根毫毛。”徒弟閉上眼睛想啊想啊,一根小毫毛,想好了,他睜開眼睛說,“我造好了。”師傅問他:“你造那麼大一座城堡,是用你的心造的嗎?”他說,“是啊,我自己想出來裡面的格局。”師傅又問他:“那你造一根小毫毛,是不是也用的是整個心呢?”他說:“對啊,我想小毫毛的時候,整顆心都在那小細毫毛上,也想不了其他東西。”師傅說:“對啊,人心可以造城堡也可以造毫毛,這就是心力的大與小。”我們每個人想想,人這一生,有多大的眼界就有多大的世界。有些人終其一生,他要學知識,他要有夢想,他為社會擔責任,他有使命在肩,有情懷在胸,他一直希望在這樣一個世界上建一座城池,能夠安頓他人,能夠安頓自己。也有些人,可能為了一個職稱啊,為了兩口子拌一句嘴啊,為鄰居對你一個臉色不好看哪,心就絆在一根毫毛上,怎麼都過不去,一個星期甚至半個月都不開心,這就是人心的大與小。所以,我們每一個人要真是想要個人的幸福與安寧,需要有一個生命的起點,就是見我心,真正看看我心何在,這是我們真正的覺悟。

君子不憂不懼!

一個人,沒有太多的憂傷、憂思,沒有太多的恐懼,就是君子了。這學生一聽,不以為然,覺得太簡單了。年輕學生都心高氣盛,想君子還不得大濟蒼生啊,還不得有豐功偉績啊,還不得有更多的道德標準,光說一個人心裡不嘀咕,不恐懼,這就叫君子,太簡單了。

一天下來,我們想想今天領導交給我的事是不是認認真真辦了,沒偷工減料,朋友託付我的事,我是不是做了,言必行,行必果。對家人我盡心了,我自己也很高興,沒辜負朋友。晚上睡在床上,這麼想一遍,心思坦然,就這麼睡著了,這就叫內省不疚。做到上不愧於蒼天,下不愧於兒女,這就行了。

我們今天神經衰弱的人越來越多。按醫學的說法是你身體不好了,給你吃點安眠藥。實際上我們自己想想,什麼叫小人常慼慼,就是指心裡嘀嘀咕咕,心裡放不下什麼事。為什麼放不下事?就是覺得這個我沒做到位,哎呀,到晚上後悔,那件事覺得別人對不起我,怎麼辦,哎呀,恐懼,惶恐,內心有憂有懼,枕不安眠,夜裡面肯定睡不好覺。所以每個人要做到反躬自省、每件事內心都沒有愧疚、可以不憂不懼這個君子的標準並不容易。一個君子就是從自己的內心去反省自己。

感悟成長,感悟人生

爬樓的寓言。

有個故事說,弟兄兩個人白天出去郊遊遠足,玩得興高采烈,到下半夜才回家。他們家住在80層的公寓高樓上,到了門口突然想起來,今天下半夜電梯停電檢修,沒電梯了。哥倆面面相覷,沒什麼可說的往上走吧,背上重重的行囊,甩開大步,走過五層八層十幾層還都好說,走到20層就太累了,兩人就開始商量怎麼辦。他們決定把揹包放在20層電梯口,等上去了再下來取,反正人得先回家啊。再走20層空著手也累,他們就開始抱怨,互相指責,兩個人都覺得是對方欠自己的。一個就開始說,你看看你玩的,忘了時間也不曉得回來;另一個說,你還說我,電梯檢修你也不想著提醒。兩個人吵吵嚷嚷,又走20層。到60歲的時候,連吵架的勁都沒有了。反正也不遠了,他們就疲疲沓沓地拖著步子慢慢悠悠地走。終於走到80層了,走到自家門口的時候,兩個人開始面面相覷,好像忘了點什麼東西。一想,對了,鑰匙忘在了放在20樓的揹包裡!

其實就是一個人生的寓言。我們想一想,20歲的時候意氣風發,一個少年來到這個世界上,受著家長的鼓勵,老師的指引,有無數的夢想,一一地扔進行囊,揹著一大包理想,甩開大步,往人生路上走。到了20層樓梯口,這就意味著你從中學到大學,該畢業了,要走到社會上成為一個社會職業角色,要遵守社會職業規則。這時候人們就會想了,我有那麼多夢想在社會上還不得到處碰壁,作為一個新興人類我得去適應上司,所以大家就商量乾脆就適應社會,把夢想存在校園裡,等到一天能放飛夢想,再回去取這個夢。

人在二三十歲的時候,光忙著競爭了,人跟人之間的差別不大能看出來。到40歲差異明顯了,看一看當年,學習不如自己的人成企業家了,自己下崗了;看看自己原來還是校花,現在離了婚一個人帶著孩子,班裡原來那個相貌平平的女孩嫁到美國當富翁去了。所以,人到40歲心裡就開始不平衡,都覺得世界對不起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在單位擔子又重,於是就開始爭鬥,開始罵,覺得別人欠自己。

感悟成長,感悟人生

30歲、40歲、50歲走過去,到60歲退休了,覺得生活慢下來,打拳練劍。

風風光光最後走到80歲坎上,到這個時候生命的遺憾就在於我們驀然回首,突然間驚覺,20歲的那個夢想一天都沒有跟隨過自己。自己是為爬樓梯而爬樓,那把鑰匙並不在身邊。生命走到最後,發現我這一輩子複製的是別人的生活,我在別人眼裡是個好公民,在家裡是個好家長,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工作,晚上回家照顧家人,但是我的心願在哪,那把鑰匙再也取不回來了。這才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人生在每一步修煉中,要知道自己的心在何方,在這一段上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孔子說:“年十五而致於學。”就是說從十幾歲就開始學習。學習是學什麼呢?人要學到一種什麼樣的格局境界,才能成長?下一句叫“三十而立”。人從十幾歲到三十歲之前,正好是讀書的時候,中學、大學、研究生或者是走到社會上去學習。大家都知道三十而立,怎麼能立起來?外在立身,內在立心。立身容易,有張名片,買了房買了車就能說明。而立心很難,就是內心真正明白何去何從。

現在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知識太容易,但是最重要的是,在年輕的時候要建立一個生命的格局,這個格局要大。咱們今天老在說一個詞,說誰有“侷限”。侷限就是格局太小,為其所限。就像是下圍棋,你是在四個角放子,而不是在一個角卷羊頭,這個格局就大了。人在年輕的時候要建立大氣象,格局越大,以後你才可以不受阻礙,真正做到心遊萬刃。

感悟成長,感悟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