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養魚正確的開缸方式,才能保證觀賞魚的成活率,從此少走彎路

大家好我是村夫,今天來說說新手如何開缸


新手養魚正確的開缸方式,才能保證觀賞魚的成活率,從此少走彎路


第一步瞭解硝化細菌:

一個魚缸內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硝化細菌,硝化菌這種東西是需要一個禮拜以上的時間去建立的,它是一種微生物,也是需要有居住的地方,所以新手開缸沒有過濾的話要在缸底鋪上底沙,因為底沙可以增加硝化細菌的培菌空間,如果你不想放底沙,那就直接上過濾設備,是小魚缸的話,我推薦外掛式過濾,對於密度不高的魚缸,外掛式過濾是足夠用的


新手養魚正確的開缸方式,才能保證觀賞魚的成活率,從此少走彎路


第二步養水:

對於新手如果你剛拿到魚,通常會直接放入自來水中,其實無論是井水還是自來水對魚來說傷害是非常大的,因為水中含有氯氣,自來水廠會在水中加入氯來進行殺菌,它對魚和硝化細菌來說都是有傷害的,所以除氯的過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最簡單的就是把水放在容器內靜置兩天來除氯,如果你感覺兩天的等待時間過長的話,也可以放入氧氣泵進行爆氧除氯


新手養魚正確的開缸方式,才能保證觀賞魚的成活率,從此少走彎路


水養好後就是培養硝化菌了,如果你之前有養魚,並且魚缸內有大量的糞便或者殘餘的餌料等有毒物質,這都是需要培養硝化菌來分解,所以當你把魚放入魚缸兩三天內你會發現水是比較渾濁的,這時候就得進行每天換上四分之一除氯的水,另外要記得保證溫差不要太大

另外魚缸裡的魚少或者沒有魚是沒辦法建立硝化菌的,因為裡面沒有硝化菌可以分解的東西就不會自然產生硝化菌,這時候你可以丟進去一些飼料或者爛葉子,也可以放一些乳酸菌,讓硝化菌自然產生去分解它們,硝化菌在分解的過程是需要大量氧氣的,所以打開氧氣泵同樣可以加速硝化菌的培養,這時水才會慢慢清澈


新手養魚正確的開缸方式,才能保證觀賞魚的成活率,從此少走彎路


第三步闖缸魚:

就可以放闖缸魚,闖缸魚其實就是小白鼠,用來測試水中有沒有毒素,經過幾天的觀察如果發現魚的狀態挺好,那麼就可以放入你

心愛的觀賞魚了。


新手養魚正確的開缸方式,才能保證觀賞魚的成活率,從此少走彎路


第四步過溫過水:

這個過程最為重要,它的過程掌握著觀賞魚的最終命運,一條正常的魚帶回家經過時間的變化,水溫會慢慢升降。如果你貿然放入魚缸,會導致他們生病感冒,所以當把魚帶回家要把包裝袋連同魚一起放入魚缸靜置半個小時以上,等袋子裡的溫度和魚缸的溫度一致的時候,再打開袋子

接下來就是過水,水質驟變同樣會讓觀賞魚斃命,並且有些商家會在魚缸裡放入大量的藥物來保證魚兒的存活率,所以包裝袋裡的水一定要倒掉,當然不是說直接倒掉後把魚放入魚缸。首先要做的是取魚缸中一部分水,倒進包裝袋中,靜置十五分鐘,接著再倒掉一部分,此步驟重複三次以上,最後把水全部

倒掉,這樣把魚放入魚缸內才能保證它的健康。


新手養魚正確的開缸方式,才能保證觀賞魚的成活率,從此少走彎路


第五步靜養停食:

有的朋友在魚買回家後就迫不及待的拿出魚食喂,其實這樣做也是錯誤的,魚兒搬了新家,應該靜養幾天,環境和水質都發生了變化,身體各方面都需要調整和適應

這時候餵食最容易消化不良,非常容易因為腸炎而引起死亡,所以一般好的商家都會提醒你,到家後要停食三天左右

我是村夫,感謝大家觀看,文章下方點贊,更多養魚知識和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