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出臺16條措施關心關愛疫情防控一線社區(村)工作人員

湖南出臺16條措施關心關愛疫情防控一線社區(村)工作人員

適當提高績效考核評優比例或崗位等級

社區(村)是疫情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3月8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制定出臺《關於全面落實關心關愛疫情防控一線社區(村)工作人員各項政策的具體措施》並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各地抓好貫徹落實,推動各項舉措落地見效。這是繼出臺保護關心愛護一線醫務人員政策舉措後,我省關心關愛疫情防控一線工作者的又一重要舉措。

《具體措施》從適當提高待遇、做好職業傷害保障、改善防護條件、切實減負減壓、保障身心健康、加強關愛慰問、開展表彰褒揚、加大宣傳力度8個方面細化16條具體措施。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賀佳

適當提高待遇

適當提高績效考核

評優比例或崗位等級

《具體措施》明確,各地對參加疫情防控的社區(村)“兩委”成員及專職工作者、社區(村)衛生服務機構醫務人員等一線工作人員,在落實好現有報酬保障政策基礎上,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發放臨時性工作補助,並適當提高年度績效考核評優比例,用於獎勵疫情防控一線表現突出的工作人員。已建立城市社區專職工作人員崗位等級序列的縣市區,對在疫情防控一線表現突出的城市社區專職工作者,等級晉升年限可縮短1年。

切實減負減壓

精簡村級事務

合理容錯糾錯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如何讓基層集中精力、心無旁騖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具體措施》強調,要嚴肅查處疫情防控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堅決制止多頭重複向基層派任務、派人員、要表格。除因疫情防控需要出具的居住證明和居家醫學觀察期滿證明外,不得以疫情防控為由要求社區(村)出具其他證明。

同時,從縣以上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抽調更多幹部特別是表現優秀的骨幹支援基層,進一步推動機關在職黨員到社區(村)開展志願服務。

《具體措施》還明確,對為防止疫情蔓延,勇於擔當、果斷決策、及時處置,但存在程序瑕疵或出現一定失誤、未造成不良影響的社區(村)工作人員,按程序予以容錯免責。對受到不實信訪舉報的,應予以及時澄清,消除負面影響。

保障身心健康

安排調休補休

開展心理疏導

《具體措施》規定,各地要協調安排好疫情防控期間一線社區(村)工作人員就餐、休息場所等生活保障。在保證人員力量的前提下,採取輪休、補休等方式,保證社區(村)工作人員及時得到必要休整。對疫情期間連續工作15天以上的,要安排強制休息。疫情結束後,要及時安排健康體檢和心理減壓。

《具體措施》還提出做好疫情防控一線社區(村)工作人員特別是感染新冠肺炎、因公受傷、突發疾病社區(村)工作人員和因公死亡社區(村)工作人員的家屬的走訪慰問工作,最大限度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加大劃撥黨費中用於慰問一線社區(村)工作人員的比例。

樹立鮮明導向

優先培養選拔

選樹先進典型

《具體措施》明確提出,要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線考察識別社區(村)工作人員,對錶現突出的優先納入社區(村)“兩委”換屆推薦人選;對錶現突出、符合條件的社區(村)幹部,在擇優比選街道(鄉鎮)領導班子成員、招錄(聘)街道(鄉鎮)公務員或事業編制人員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對錶現突出的入黨積極分子,可火線發展入黨。

同時將社區(村)工作人員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現作為年度考核、評先評優的重要內容。對錶現特別突出的,按相關規定授予“優秀共產黨員”“五一勞動獎章”“五四青年獎章”“三八紅旗手”等稱號。對疫情防控期間因公殉職的,追授“全省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並推薦為“全國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獲得表彰以及被認定為烈士的社區(村)工作人員的子女,在入學升學方面按規定享受相關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