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TABS]我過的是婦女節,不是女王節

“時隔一個多月沒網購,還是逃不過所謂的38女王節!

步入三月,眾多電商平臺紛紛針對“婦女節”進行美顏營銷,網友們也被一股“女人美麗是一種義務,不打扮就枉做女人”的風氣刷屏,真就對“三八婦女節”這一節日改頭換面、顛倒是非。

[心靈・TABS]我過的是婦女節,不是女王節

“三八婦女節”是一個為女性爭取呼籲職業機會、平等、自由、尊重的節日,這個節日的出現是女性爭取平等權益路上的一個里程碑。

而女王節、女神節毫無意義,甚至還有點瞧不上婦女的意味 。

[心靈・TABS]我過的是婦女節,不是女王節

幸好我們還能看到這樣的發聲:“我可是要過婦女節的人,不是為了買買買,也不是為了貌美如花,我關注的是女性權益。”

是誰容不下“婦女”二字?


如果有人說:女孩子不可以怎樣。

別懷疑,他是錯的。


當“婦女”一詞與“年老色衰”捆綁,當“婦女”一詞被“女王、女神”所替代,是應該讓營銷者來告訴我們該做什麼樣的女性,還是應該由我們來告訴營銷者?

由自己決定應該做什麼樣的女性——這才是今天的意義。

[心靈・TABS]我過的是婦女節,不是女王節

不要什麼美的標準,A4腰或馬甲線。無論是全職媽媽,或是辦公室女性。

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做好自己,綻放自己獨特的香氣,自負盈虧,便不負女性這樣一個最美好的稱呼。

什麼是最美女性?

有些美,心懷偏見,怎能看見?


女性的美不來自於珍珠耳環,不來自眼底、唇瓣和肌膚,女性的美不隨著時光流逝,不會因為皺紋而減分。

不需要外在附加的讚美,因為遠不如勇敢、勝利、堅持得來的女性平等的地位讓我們更自信。

[心靈・TABS]我過的是婦女節,不是女王節

在這個特殊的春天,我們看到了:只要“疫”無反顧,就是當代木蘭!

在抗疫一線中,女性醫生比例為50%,護士更是超過了90%。她們不但是醫生、是護士,也是妻子、姐妹、媽媽和女兒。

女權是為了什麼?


不是要把男性的特權取而代之,

而是讓所有人認識到特權的存在。


在當今社會,女性明明掌握了優勢的話語權,但實際的女性整體現狀沒有大的改變。

比如:買只熊貓判10年以上,買兩隻鸚鵡判5年以上,買個女人最重判3年……

[心靈・TABS]我過的是婦女節,不是女王節

女權不止為高質量的女性發聲,而是所有的女性;女權不是消費主義的虛假高調,而是法律制度的真實平權。

不被歪曲的女權誤導,便是對女權最大的支持。常見的誤導有:

1)女權即女性霸權,男人們要警惕。錯!

女權的“權”是“權利”,權利與義務相輔相成,女權主義在爭取女性應有的權利的同時也會承擔起相應的義務。

[心靈・TABS]我過的是婦女節,不是女王節

2)女權只是流於形式而已,不會真刀真槍地影響到政府政策層面。錯!

行動離不開個體觀念的改變,因此女權觀念啟蒙十分重要,輿論是可以影響到傳統政治的決策過程的。

[心靈・TABS]我過的是婦女節,不是女王節

3)支持所有女權主義者,積極參加所有的女權活動。錯!

女權是個框,不要隨便拿來就裝。網絡上不乏有利用女權鬥士的身份為自己謀利,尤其辨別信息真偽,不要立刻就扯出女權大旗。

只有這樣女權的道路才會更明晰,而不是給他人做嫁衣。

[心靈・TABS]我過的是婦女節,不是女王節

掃一掃進入TABS Moment 微信小程序,參與#婦女節的幸福瞬間#互動話題。

[心靈・TABS]我過的是婦女節,不是女王節

即日起至3月14日,獲得同感最多的三位小夥伴,即可獲得TABS專屬福袋哦~

[心靈・TABS]我過的是婦女節,不是女王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