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四)瘦西湖的柳


煙花三月(四)瘦西湖的柳


“人生只愛揚州住,夾岸垂楊春氣燻,自摘園花閒打扮,池邊綠映水紅裙”。離開揚州,離開瘦西湖已經很長時間了,我依然想著黃慎詩句裡的瘦西湖,想著那無邊無際的湖邊垂柳。

如果把瘦西湖比做春天的使者,那湖邊的垂柳就是最早的信使。“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未見長江天際流”。初春三月,當萬物尚未復甦,大地尚未回暖之際,瘦西湖已經是煙花漫天的世界,而煙花就是柳絮,就是垂柳在發佈春天到來的消息。

如果把瘦西湖比做一位纖細的江南女子,那湖邊的垂柳就是女子長長的裙襬了。漫步瘦西湖兩岸,你會驚奇地發現,無論是在堤岸散步,還是在橋上攬勝,無論是在徐園小憩,還是在白塔前留影,你的視線裡始終離不開那長長的柳絲,離不開映在湖邊的長長倒影。正是無處不在的柳,給了瘦西湖以靈性,正是無處不在的柳裝點了春天的瘦西湖,把煙花三月演繹成了千古絕唱。

煙花三月(四)瘦西湖的柳


如果把瘦西湖比做詩畫的天堂,那湖邊垂柳下就是古代“大家”們作詩、繪畫和賞月的天堂。“人文古揚州,詩畫瘦西湖”,道出了古今多少名流,聚集瘦西湖的場景,瘦西湖不僅是皇帝駐足的地方,還是文人墨客們活動的場所,“揚州八怪”更是在這裡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到了極至,使湖邊無際的垂柳給了他們豐富的想象空間,使這裡優美的環境陶冶了他們的情操,可惜的是他們的筆下多了松竹而少了垂柳,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他們畫壇生涯的憾事。

如果把瘦西湖比做一位歷史老人,那湖邊垂柳的根鬚就是老人的鬍鬚。走在“長堤春柳”之中,你不難發現,原本看上去小巧玲瓏的柳,它的根鬚卻如此發達,每一棵垂柳的下面都連接著粗壯有力的根鬚,有的還延伸到湖邊很遠的地方,裸露的根鬚像是滿臉滄桑的老人,把瘦西湖的歷史刻畫的深刻而遙遠。

煙花三月(四)瘦西湖的柳


“一自隋堤作柳林,至今城郭綠森森,西寺西頭松竹深,歐陽舊跡試尋遊”,心裡默誦著流傳千年的古詩,眼裡追尋著千百年來依然如故的垂柳,我不僅為瘦西湖的柳而感慨,婀娜多姿而又風情萬種,清雅秀麗而又樸實無華,它們彷彿生來就是為保護湖堤,生來就是為裝點湖水的,為桃花陪襯,為石橋守護,為亭臺樓閣遮風避雨。它們無慾無求,歷經千年依然守護著自己鍾愛的瘦西湖。寫到這裡,我不僅深深愛上瘦西湖的柳了。

L�\u001cTth\u001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