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河“1336”作战法阻击疫情传播

本站讯(岳文 陈柏峰)襄河农场有限公司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响应中央、省委、集团、分公司及属地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迅速谋战,科学应战,以“1336”作战法,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联防联控、严防死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强化1个统筹,确保战“疫”有方

襄河农场有限公司成立由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指挥部,设置领导小组,下设“一办十三工作组”,抽调人员在指挥部办公室集中办公,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制订《工作方案》《防控预案》《宣传方案》《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督查工作方案》及《应急演练方案》《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后整体工作预案》《分区分级技术防控方案》等,并下发1—10号通告。先后召开党委会3次、指挥部疫情防控工作及视频会议15次,对疫情防控整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细化责任分工、明确目标任务,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协同开展、密切协作,全覆盖、无死角。

二、建立3个清单,确保战“疫”有底

(一)建立外地返乡人员清单。建立襄河户籍外出务工人员、职工亲属(子女)等从省外返回人员、省内流动人员清单,登记造册、建档立卡,清楚掌握其活动轨迹及健康状况。对排查出来的返乡人员,实施“两联一保”,即1名所在单位包保人、1名医护人员两方面联合监督管理服务对象,每天三次查测体温,严格居家消毒,粘贴封条,隔离留观14天以上。

(二)建立干部群众进出人员清单。建立辖区常住居民1月10日后离开襄河,及节后返回人员清单,全面排查出行活动、接触人员情况,坚持每日动态更新,一监测一报告,一分析一通报。

(三)建立外籍人员排查清单。建立当前在境外工作、学习、生活的人员台账,按上级要求排查日本、韩国人员,并根据实际情况,排查外出至第三国务工人员,全面掌握人员情况底数。

三、强化3个力量,确保战“疫”有序

(一)强化联防联控能力。发布全省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落实“内防感染、外方输入”各项措施和严防严控10条规定。建立农场、社区(管理区)、居民组三级联防联控机制,实施网格化管理,地毯式追踪,划分7个片区,党委领导担任片长,机关和基层单位44名领导干部担任楼长,161名干部担任楼栋长,并划分具体的责任和任务,实现防控工作在辖区内全覆盖。同时,出台群众举报奖励办法,明确四种具体举报情形,即出现发热等病症、疫区返乡、日韩及第三国返场、聚众赌博等情形监督举报机制,鼓励群众支持参与防控工作。

(二)强化医疗卫生的诊疗救治力。在医院设置了预检分诊室和留观诊室。同时,并迅速行动,通过3天时间,将远离居民区的别墅改建成发热门诊。建立集中隔离观察场所点2处,备用2处,共设25个房间70个床位。在第一管理区居民组设立卫生室,24小时值守。组建以医务工作者为主的专业防控队伍流动开展管理区入户流行病学调查。全场医护人员全部在岗,与卫生、公安、管理区、机关等部门配合,分梯队24小时值班备勤,随时待命;并通过培训和应急大演练等活动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应急药品、器械、车辆等全面处于备用状态,确保一旦发现可疑病例,第一时间收治到定点医院,严格进行隔离治疗。

(三)强化志愿服务和爱心援助力量。向全场发出志愿者招募令,组建200余人的“指尖宣传群”和20人的志愿服务队,采取“线下+线上”的工作模式,开展防护宣传、心理疏导等服务16500余次;参与安装围栏和卡口值守等工作,开展便民服务1200余次。各基层党支部应社会各界人士要求,协助组织捐资捐物,参与爱心送温暖活动。目前,共收到自愿防控捐款203609.5万元,kn95和kf94等医用防护口罩1700个,防毒面具、酒精、方便面、纯净水、糕点、水果等物品不计其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汇聚力量。

四、狠抓6项措施,确保战“疫”有效

(一)严格排查,不漏一人。把加强人口管理作为疫情防控最基础的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网格员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严格排查湖北(武汉)人员、外出省内外人员、国外上学务工人员,对外出返场人员实施电话随访、测量体温、居家观察、消杀等包保,做到“五清四不漏”,即:常住人口底数清、流入人口底数清、重点疫区流入人口底数清、发热人员底数清、社会层面流动人口底数清,确保场不漏区、区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

(二)严格疏散,不聚一群。已于1月27日关闭人员密集场所,客车停运,暂停大集,关闭九小场所72家;执行交通管制,严禁场区和管理区居民、私家车辆和出租车出入场区。外来人员和车辆一律不准入场,并予以劝返;于2月11日,居民区域实行全面封闭管理,全场统一安装护栏围堵,一区一出口,楼栋长站岗严守,生活必需用品实行网上销售,预约配送,保证居民无特殊情况不得出行,坚决避免人员聚集。同时,开通“场长热线”电话,解决居家隔离期建群众诉求。后期,将根据防控形势,采取限时限人、分区错峰、预约服务等方式,通过严格核查登记,管控人员流动。

(三)严格堵卡,不松一刻。根据将防控端口前移至“四二五”部队附近,仅保留一条进出场道口,设置检查站;在场内通往各管理区和火车站设置防控监测点4个,严防死守。从公安、管理区、医院等部门抽调人员,实行24小时全天值守,逢车必检,查车辆、查人员、查证件、查去向,逐车逐人监测体温、摸排登记,坚决杜绝输入性风险。截止3月10日,防疫检查车辆1044辆、1936人,劝返外地车辆32辆。

(四)严格宣传,不留一角。充分利用微信、电视、条幅图版、电子屏宣传车辆等,向全场5000余职工群众推送疫情防控提醒和防控知识。工作人员坚持“不落一人”的原则,走访辖区住户,发放宣传单页4000余份,并在门外粘贴告知书,做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目前,全场微信群推转各类防控图文34600余次,农场有限公司疫情防控文章点击率接近80000次,电视新闻播发110期。另外,在黑龙江日报等报刊发稿20余篇,北垦融媒26篇,上级电视台播发我场新闻20余条,干部群众共同制作抖音、快手、西瓜等小视频百余条,播放量达83万多次,扩大影响力,形成了联防联控无死角、群防群治全覆盖格局。

(五)严格保障,不失一万。立足实际,打算长远,在出入卡口检查站搭建彩钢保温房一间,并令食堂每日送餐,解决一线人员温饱问题。多渠道做好防护物资供应,确保应急保障需要和中长期物资储备。购进彩条布、隔离网、金属栅栏等用于小区封闭。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寻找社会资源,购买医疗物资。防疫以来,均为一线人员配发口罩、防护衣、一次性手套、一次性护目镜,公共场所医用酒精、消毒液、洗手液、含氯消毒粉、体温计、红外线测温仪准备充足。另外,为减少商户进货出行,防止病毒输入,安排专车专人采取2级防护到北安统一拉运货品约50余吨,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供应。成立“点对点”运送车队,抽调8辆车组建了“襄河对五大连池市”、“襄河对北安市”两个地点的临时车队,分别服务社区和六个管理区的居民,保障居民安全顺利出行。

(六)严格督查,不推一责。纪委和2个督查组坚持做到“三查四保”。查各个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情况,查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履职情况,查措施执行情况。同时,纪委部门下发通知,建立领导干部巡岗制、巡访制、包保制三项制度,分别确定巡岗、巡访、包保工作清单,按照清单进行巡岗、巡访、包保工作,并做好相关工作日志。对防控工作中苗头性不稳定因素和负面舆情的应对处置,对职工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能解决的立即解决,确保每一项决策部署落实到实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