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看懂翡翠“起荧光”的秘密

翡翠是一种多晶体交织结构,简单来说,就是无数面具有自己反射特性的半透明镜子所组成的集合体。“镜子”和“镜子”之间,既有反射,还会互相对射,这些光学反应,构成了翠友们常说的翡翠的光泽度。

教您看懂翡翠“起荧光”的秘密


一般来说,厚度在一厘米左右,且形状偏向圆形的翡翠成品,当它出现莹光、油性光、刚性光、玻璃光、蜡性光、石性光的视觉效果时,对应的也就能代表其翡翠晶体的质量、种和透明度的划分。

首先,来了解一下翡翠最优质的光线表现。它们的光线表现,在行话里,通常被称为莹光、油性光和刚性光,其次就是玻璃光,再次是蜡性光,最后是石性光。

教您看懂翡翠“起荧光”的秘密


1、莹光

莹光是一种跟随光,它会根据观察角度的变化产生对应的反射角度。具有莹光感的翡翠,在任意角度都能给人一种比周围环境更为明亮的感觉。

高透明度的翡翠,它的莹光在自然光中就能体现得出来。而低透明度的翡翠,莹光就需要通过人造强光源才能得以体现,比如手电打光。

其实,从理论上来讲,糯种以上的翡翠都可能会出现莹光现象,并且,翡翠的形状越接近于正圆,莹光效果越明显。这也是在翡翠成品中,雕刻师们尽量把球状物和人物图案做得很圆润的缘由之一。

教您看懂翡翠“起荧光”的秘密


2、油性光

油性光,意思就是在视觉上,我们能看到翡翠是刷过油的感觉。这就要求翡翠晶体应相当细腻。当光线进入翡翠后,同一束光线被分解为大小一致、逐渐扩散的许多光线。它们均匀地分布在翡翠晶体表面,在保证翡翠玉石通透的同时,还能体现出光线照射到单个晶体时的形状。

教您看懂翡翠“起荧光”的秘密


3、刚性光

刚性光代表了翡翠晶体卓越的透明程度和反射能力。一般来说,我们在翡翠市场上常常听到“刚味足、有杠味、起刚”的说法,指的就是这种能力。翡翠晶体是半透明的,指望它的反射能力和镜子一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相对的,反射光强烈程度就决定了它的透明度质量。刚性光强的翡翠,在自然光下,能出现类似发光的效果。

教您看懂翡翠“起荧光”的秘密


另外,翡翠还具有玻璃光泽。玻璃光泽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像玻璃一样,没什么特殊的反射、折射、散射效果,普普通通,看不到荧光、刚性光和油性光,也就是说它的晶体质量一般,晶体的排列顺序紧密程度一般。玻璃光泽,在种嫩的翡翠中比较常见。

教您看懂翡翠“起荧光”的秘密


至于蜡性光泽和石性光泽,都出现在较差的翡翠身上。其中,蜡性光泽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晶体间松散,种嫩,光的传递效应差,无论翡翠的水头多好,都会是松散的感觉。石性光泽,顾名思义,就是像石头一样缺少光泽度。并不是说不能抛光,只是说这种光泽度的翡翠,抛光出来以后,都很难有透明感,显得像块石头。

以上就是翡翠的光泽介绍,掌握了翡翠“光”的秘密,相信大家在选购翡翠时也会有自己的基本判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