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這類餐飲企業卻低調復工、營業,大發“國難財”?

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對不少行業都產生了一定的衝擊,尤其是國內的餐飲行業,不少餐飲企業表示資金壓力非常大。而在現實生活中,一般春節期間,都屬於是餐飲行業的“旺季”,但由於疫情的影響,不少餐飲企業截止到目前,都還沒有復工,所以餐飲行業受到的衝擊還是比較大的。

疫情期間,這類餐飲企業卻低調復工、營業,大發“國難財”?


對於大型餐飲企業而言,一方面是沒有營收,沒有收入來源,另一方面運營成本還是需要支出的,尤其是租金,員工的工資以及其它的支出,但部分餐飲企業,為了降低企業的虧損,甚至還在疫情期間推出了“外賣”,亦或是將囤積的食材進行銷售,對於小型餐飲企業而言,如果遲遲沒有收入的話,可能就會選擇關門了。

疫情期間,這類餐飲企業卻低調復工、營業,大發“國難財”?


但令人驚訝的一點是,此次疫情期間,麥當勞依舊有3000多家店面在營業,並且營業的店面數量達到了90%以上。其實,麥當勞、必勝客均屬於百勝中國,除了麥當勞,必勝客的部分餐廳也均處於營業狀態,對此,不少網友還猜測,西餐行業為什麼要冒著這麼大的風險開店呢?一位麥當勞的員工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關門是虧錢,不關門也是虧錢,但企業卻堅持營業。

疫情期間,這類餐飲企業卻低調復工、營業,大發“國難財”?


之所以營業,主要是由於百盛中國龐大的員工數量,試想一下,一天不營業就意味著沒有營收,但租金、人員成本卻還是要承擔的,這是一筆非常大的開銷,雖然在疫情期間營業,營業額可能會下降,但總比沒有營收好,所以這就是百盛中國堅持營業的主要原因。而對於大型企業而言,一般情況下,都會儲備大量的資金,也就是現金流。

疫情期間,這類餐飲企業卻低調復工、營業,大發“國難財”?


只有儲備足夠的現金流,在面對突發狀況的時候,才能夠從容應對,對於百盛中國這樣的大型企業而言,一個月員工的工資可能就有2億元,一般情況下,這些餐飲企業的現金儲備大約在10億元以上,這也是麥當勞、必勝客等餐飲企業,在此次疫情期間,並沒有高喊“壓力太大”、“救救我”的原因,根本原因就是擁有強大的現金流。

疫情期間,這類餐飲企業卻低調復工、營業,大發“國難財”?


即使百盛中國沒有營收,僅靠著企業的現金流,也能夠撐一段時間,數據顯示,2019年百盛中國的自由現金流為7.5億美元,全面的工資支出為18億美元。也就是說,即使企業沒有營收,也能維持5個月的員工工資支出,從這裡能夠看出,百盛中國的抗風險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疫情期間,這類餐飲企業卻低調復工、營業,大發“國難財”?


而麥當勞的現金流也是非常豐富的,同百盛中國差不多,即使遇到了危機,企業沒有營收,也可以維持半年左右的薪資發放。這也就是為什麼此次疫情期間,不少餐飲企業高喊“救救我”的同時,百盛中國卻“無動於衷”的主要原因。其實,對於大型企業而言,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應該考慮未來企業或將面臨的風險、意外,只有這樣,才不會在遭遇危機的時候,變得束手無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