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病時代》為什麼醫生想要治好病,需要多和獸醫交流

你好,歡迎來到“席讀社”——每天聽本書,本篇文章解讀的是《共病時代》。


你將聽到:

1.嚇得暈倒是因為膽小嗎?

2.奶牛不得乳腺癌?它們的基因能否幫助人類防癌?

3.科學家想從患癌的狗身上提取癌症疫苗,可靠嗎?

4.第一個發現西尼羅河病毒傳染的人不是醫生,而是動物園的獸醫,她是怎麼做到的?






《共病時代》為什麼醫生想要治好病,需要多和獸醫交流


關於作者

本書有兩位作者,作者納特森-霍洛維茲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的心血管外科主任,同時還是洛杉磯動物園醫學顧問。既是一名資深的醫學專家,又一直和獸醫合作,探索人類和動物健康的聯繫。

另一位合作者凱瑟琳·鮑威爾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專欄製作人,同時也是科普作家,在大學教授寫作。




關於本書

《共病時代》是一本科普書,講的是人類的健康和動物健康之間的聯繫,以及研究動物疾病,能夠怎麼幫助人類保持健康。原來,一些人類的常見疾病並不是人類特有的,動物也會得上近似的疾病。

通過研究動物疾病,人們可以弄清楚人類疾病的病因,找到醫治的辦法,還能儘早發現人獸共患的傳染病,防止傳染病的大流行。




核心內容

這本書介紹了三大類人類和動物都有的健康問題。

第一類如昏迷、肥胖等問題,究其原因,就會發現它們來自動物生存的手段,研究動物能幫助人類認清健康的真相。

第二類如心臟病和癌症,是動物和人類的共同殺手,研究動物疾病,正在幫人類尋找治療自身的辦法。

第三類則是一些人類和動物共患的傳染病,要想防止這些傳染病大流行,就需要醫生和獸醫合作。理解了這三類疾病,對於人類為什麼得病,如何保持健康,都會有全新的認知。



如果你想PDF電子書,可私我,免費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