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探祕隴蜀古道之青泥道 體驗徽縣青泥道行進難


【組圖】探秘隴蜀古道之青泥道 體驗徽縣青泥道行進之難

[組圖]探秘隴蜀古道之青泥道     體驗徽縣青泥道行進難


曹鵬雁繪

[組圖]探秘隴蜀古道之青泥道     體驗徽縣青泥道行進難


青泥道

[組圖]探秘隴蜀古道之青泥道     體驗徽縣青泥道行進難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徽縣縣城南門外還豎立著一塊明代雕刻的書有“通蜀門”三個大字的石碑。

[組圖]探秘隴蜀古道之青泥道     體驗徽縣青泥道行進難


△青泥道遺蹟

[組圖]探秘隴蜀古道之青泥道     體驗徽縣青泥道行進難


△青泥嶺風光攝影張承榮

十月下旬的徽縣,多雨。

雨中行進在青泥嶺的大山中,山上雲霧繚繞,山下雨水隨意流淌,腳踩上去便是泥,或許這正是此行探秘青泥道最好的體驗了,青泥道字面上看便是與泥有關,與艱險有關。

唐代詩人李白的《蜀道難》“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寥寥數語,便把行人艱難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繪聲繪色地刻畫出來,體現了青泥道行進之難。

由政協徽縣委員會主辦的“隴蜀古道——青泥道”學術研討會10月下旬在徽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有關蜀道研究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熱議青泥古道、重走青泥古道、體味青泥古道。三天時間裡,徽縣陰雨綿綿,青泥道行走之險、之難讓這些古道研究者在秋雨中體味得淋漓盡致。

青泥嶺,是古蜀道從長安到四川成都途中三道險嶺(秦嶺、青泥嶺、劍門)中的最險山峰,其地理位置複雜多樣,算得上最崎嶇、最雄偉、最壯觀的一嶺。徽縣境內的青泥道作為古代秦隴入蜀的必經之道陳倉道上的一段,被譽為“秦隴屏障、巴蜀咽喉”,至今隱藏在徽縣水陽鄉、大河店鄉、嘉陵鎮、虞關鄉境內的青泥嶺山脈中。青泥道,因在青泥嶺上而得名。

陳倉道從兩當楊店鄉進入隴南,古蜀道在隴南境內共有90多公里,在兩當和徽縣東部的丘陵、山地中蜿蜒盤旋,進入徽縣縣城就到了青泥嶺腳下。據考證,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徽縣縣城南門外還豎立著一塊明代雕刻的書有“通蜀門”三個大字的石碑,從這三個字我們可以看出,出了縣城南門就踏上了入蜀的古道。

從徽縣縣城出發向南繞山而上行進大約10公里,便到了大河店鄉的青泥村。大山深處的青泥村在雨霧中顯得有幾分靜謐,村部小廣場上的李白、杜甫白色雕像格外醒目,詩仙李白顯得神采飛揚,他的標誌性動作——手舉酒杯正在豪飲;詩聖杜甫則面容清癯,手握毛筆似正在作詩。與二位詩人正對的是一尊巨大的黑岩石,上書“青泥驛”,這便是蜀道上舉足輕重的青泥驛,宋以前的歷代朝廷都在這裡設下驛站供路人歇息。

穿行於青泥村,青瓦白牆的房屋顯得有些古樸,白牆上繪以古人飲酒作詩圖或商賈雲集的集貿市場交易場景,道路兩旁三三兩兩懸掛“青泥嶺客棧”、“青泥嶺酒家”字樣的彩旗迎風招展發出啾啾的響聲,加之深秋時節從樹上悠悠飄落的樹葉不時映入眼簾,讓人有穿越時空來到了古時候繁盛的青泥驛之感,彷彿看到當年店鋪林立、酒旗招展、商賈雲集、人歡馬雜的繁榮景象。

[組圖]探秘隴蜀古道之青泥道     體驗徽縣青泥道行進難


北宋殿中侍御史趙拚在景佑元年(1034)及以後的幾年中數次自長安入蜀走青泥道,他在青泥驛是這樣的心境:“暫留山驛又晨興,西望旌旄想舊朋……境上憑侍逐遠境,青泥寒曉入雲登。”

在2000多年的風雨滄桑中,青泥嶺見證了多少金戈鐵馬、英雄壯舉,又承載了多少悽楚美談、悲歡離合?據《唐史》記載,天寶8年,唐明皇李隆基為了讓他的愛妃楊玉環吃到四川涪陵的新鮮荔枝,下令開闢入蜀官道。自京都長安出發,穿寶雞、越秦嶺到鳳州,過兩當、河池(今徽縣)上青泥嶺,到長舉沔水,過廣元入劍門到成都,沿路設108個驛站,青泥驛就是其中的一個。

據“新修白水路碑記”記載,宋嘉佑二年,為避開青泥嶺之險,繞道而行的白水路修成,青泥驛被廢棄,當時,僅裁撤的郵兵就有一百五十六人,驛馬一百五十六匹,該驛站和遞鋪每年為朝廷節省的糧食達五千石,餵馬的飼料堆成堆要一萬人伸直胳膊才能抱攏,解除契約的執事役夫達三十餘人。而新修的白水路上卻增加閣樓棧道二千三百零九間,供傳遞文書的人沿途休息的郵亭、驛兵駐紮的營房、轉運大批貨物計數編號的綱院三百八十三間。通過對比,可見青泥驛當年的繁華程度。

[組圖]探秘隴蜀古道之青泥道     體驗徽縣青泥道行進難


如今,在青泥村依然可尋見遺留下來的碾盤、枯井、對窩、馬槽等。據悉在青泥嶺23.5公里的區域範圍內,分佈著歷代摩崖石刻及碑刻有71方,隋唐以來的寺廟建築共8座,北周的石窟石造像1處。

過了青泥驛,前方便是青泥嶺的主峰鐵山,繼續往山裡走,新鋪的水泥路只能一輛汽車通過,大約不到十分鐘車程,路旁赫然立著一尊黝黑的石碑,碑名為“遠通吳楚”。碑文大致清晰:“徽縣至虞關之通道也,自石家峽至杏樹崖二十餘里,路皆崔嵬,險阻可畏。自明以來,雖崎嶇如故,往來負載莫不寒心。但功力浩大,難以舉動。己巳秋,四方左右奮發起念,同心協力,悉內一旦成功,爰立二碑,以示不朽雲。捐資人,首領……嘉慶十六年四月吉日。”的字樣。記載了青泥道自明代以來的通行路線、險易程度及當地百姓自發維修青泥道的情況。遠通吳楚,展示了當時的山民們對外面世界的嚮往。

沿水泥路再行進三五百米,在青泥村辛家吊溝村北面的石崖上,一處明代留下的摩崖石刻保存完整,因其橫額上刻有“玄天神路”四字,當地人一般叫它“玄天神路”碑,又名“新刊修路碑記”。碑文說:“上自青泥嶺,下至青泥河,土路坍塌,頑石阻隔,往來奔走不便,人人所憂慮者。今眾等集鄉約會,各施資財糧石,發心修理道路。”這是青泥古道上關於路的又一處歷史見證。

秋雨綿綿,雨霧濛濛,窄窄的盤山水泥路上沾滿泥土,汽車走在上面時而會打滑,過了玄天神路碑行進大約五公里,水泥路也到了終點,只有窄窄而泥濘的土路。要想感受古人腳下的青泥道,只有棄車而走,在一段小溪窄處隨行的當地嚮導介紹說:“這正是當年青泥道經過處,河面上裸露出來的石塊上一個個小窩貌似就是古人騾馬留下的足印。”跨過小溪,半裸露于山坡上的石階大約就是青泥道最明顯的遺蹟了,只容一人通過並延伸向茂密的荊棘深處。坡度大約有60度,記者手腳並用爬上了古道,稍有抓不穩就有滾下山坡的危險,腿在發抖,難以想象當年古人還背有糧草行囊,如何一路翻過青泥嶺走向川蜀大地。

難怪杜甫在翻越青泥嶺時留下了“始知五嶽外、別有它山尊”、“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的詩句;與杜甫同時代的元稹也在《青雲驛》一詩中寫到:“苕繞青雲嶺,下有千仞溪。徘徊不可上,人倦馬亦嘶……聞名意慘愴,苦墜牢與狴。”

徽縣青年學者曹鵬雁曾這樣描寫他在2011年探查青泥古道的情景:“我獨自沿典華山青泥河谷溯流而上,再次進行了探險。這道早已荒廢,已全然找不見舊路蹤跡。河谷內激流轟鳴、大石磊磊、荊棘叢生。山谷左側多為懸崖,絕無通行的可能,山谷右側由牛羊踐踏出的小徑不時被激流、巨石、荊棘阻斷。穿行於谷間,隨時就得跳越深澗巨石,貓身鑽狼牙刺叢。滿坡的森林黑壓壓一片,遮天蔽日。黑漆漆的樹叢之內,烏梢大蛇擋於道中,見人直往腳下撲來,劇毒的竹葉青蛇掛在樹梢晃盪,倍感陰森恐怖。”

然而,無論有多少艱難險阻,路還是要走。

唐宋時期,由於青泥道是自古秦通蜀之要道,因此屬交通大動脈,南來北往的商賈貿易經此轉運。南邊的茶葉、絲綢、造紙、印刷發展很快,加上南方的手工業,如青瓷、揚州的制玉業等源源不斷沿長江輸到嘉陵江運往長安,而西北的鹽、鐵器、種子、美玉等源源不斷輸入江南,這期間青泥道十分繁忙。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天梯石棧相鉤連。”千百年來李白的《蜀道難》成了千古絕唱,青泥古道千百年來也在文人騷客的筆下積澱了深厚文化,一部關於路的歷史文化。

[組圖]探秘隴蜀古道之青泥道     體驗徽縣青泥道行進難


宋嘉佑二年,為避青泥道之險而新修的白水路建成以後,青泥嶺上的馬幫駝隊、郵差商旅雖然得到了分流,但古道峻嶺上行色匆匆的腳步依舊沒有停止,隨著1933年316國道和1957年寶成鐵路的建成,青泥古道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走進了歷史的博物館。2015年10月1日,十天高速公路(湖北十堰至甘肅天水)正式通車,此路正從青泥嶺腳下通過,不論是前往成都還是西安,都不再遙遠也不再艱難。

[組圖]探秘隴蜀古道之青泥道     體驗徽縣青泥道行進難


[組圖]探秘隴蜀古道之青泥道     體驗徽縣青泥道行進難


近年來,徽縣把青泥古道文化作為縣域文化的核心來抓。徽縣成立青泥古道文化研究會,對青泥古道的歷史變遷、文化價值、保護開發等進行深入研究。投資750萬元,改善基礎設施、保護文化遺存,把大河店鄉青泥驛原址青泥村打造成了全省美麗鄉村和鄉村旅遊示範村。

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人聯繫。如有侵權投訴,請發送相關的證明文件至郵箱(郵箱[email protected],投訴電話:13993921957)

2020年3月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