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席捲NBA的背後邏輯

疫情席捲NBA的背後邏輯


繼戈貝爾後米切爾也中招,意味著爵士內外雙核全部染上病毒。之於賽季初志存高遠的鹽湖城而言,這當然是個悲傷的故事,畢竟這會給未來蒙上不確定的風險。當然了,理論上運動員無需太過擔憂,輕症患者在得到良好醫護條件的前提下,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傷害。


不僅球迷痛斥戈貝爾,隊友也對戈貝爾的行為感到沮喪,強大輿論壓力下,灑脫如法國吳彥祖,也不得不出面致歉。當然米切爾更是帶預言家,就在爵士與雷霆開戰前,他還曾對球迷開著並不好笑的玩笑:“千萬別碰皮球,你們可能都感染了。”結果……米切爾自個兒被感染了,至於他被感染的原因,在於米切爾3月6日曾逛過位於波士頓的賭場,並與一位患者有過接觸。這不由又給病理學家們製造一道難題:


究竟是米切爾傳給戈貝爾?還是戈貝爾坑了米切爾?


疫情席捲NBA的背後邏輯


當你我看到“戈貝爾隨手觸摸桌面話筒”以及“米切爾大搖大擺逛賭場”的新聞時,倍感可氣之餘不免有些可笑,進而口吐芬芳表示外國人真傻×。但問題在於外國人真的傻×嗎?民眾或許天生愛自由,可身處高位的精英層無論如何都不是八嘎。蕭華是八嘎嗎?蕭華當然不是八嘎,這也是當中美價值觀出現衝突時,蕭華的第一反應是“先保本土市場,再設法安撫中國市場。”因此疫情出現之初,NBA的處理方案有且只有一種:


先拖拖看,萬一拖住了還不是美滋滋?


於是一開始的宣傳便含糊其辭,同時也是為何NBA就是否空場比賽一事糾結了很久,空場意味著門票收入清零,對於各隊來講都是割肉,割自己身上的肉,當然捨不得,所以議了又議議了又議,直到議無可議時才羞羞答答的提出“未來可能會空場”的警示,可還未等到正式空場,爵代雙毒橫空出世,這下可好,沒有空場了,也沒有比賽了。


疫情席捲NBA的背後邏輯


退一步講,即便爵命雙毒橫空出世,把聯盟嚇到魂靈出竅,仍有老闆反對聯盟立即停擺。紐約話事人多蘭多衙內便表示希望比賽既不延期也不空場,直到政府機構或衛生機構強制介入。許多人都嘲笑多蘭這廝的間歇性神經病是不是又發作了,可仔細想想多蘭一點兒都不神經病,作為聯盟裡市值最高的球隊,一旦聯盟停擺,擁有全美最大市場的尼克斯,必然是損失最慘重的球隊之一。因此多蘭這套看似不可理喻甚至反倫理的說辭背後,其實有套非常清晰的邏輯————


聯盟要停擺,老子的損失怎麼辦?誰來給老子補上?


往小了說,紐約男子籃球隊得把營收而不是公眾健康放第一位;往中了說,NBA停擺損失數以十億計,預示著來年工資帽又得下調;往大了說,歐美各國先前的防疫方案何嘗不是如此?歐洲是這樣,美國也是這樣。一言概之,保經濟,才是頭等大事。


疫情席捲NBA的背後邏輯


各國政要都是人中龍鳳,一個個比猴兒還精,他們當然知道中國的方法最為簡單直接,把疫情最嚴重的的地區完全隔離,限制人口流動 ,以休克經濟的方式對待疫情。大約花費1-2個月的時間,便能將疫情有效控制。但無論被譽為“歐洲第一個開展行動的意大利”、歐盟各成員國、日本、以及擁有地球上最懂新冠病毒的大統領,於疫情蔓延之初的對策不約而同。既然要保經濟,那就得玩拖字訣,而非直接介入強力手段。


實行拖字訣有好有壞,好的方面在於一旦真拖過去了,經濟運轉如常,民生不會受到影響,馬照跑舞照跳妞照泡,安心恰飯的幹活;壞的方面在於一旦拖不過去,那便是撲街的節奏。


意大利如今儼然成了歐洲風暴眼,目前的確診人數已經突破一萬五千大關,死亡率更是達到6.6%,事實上以意大利6000萬的人口規模,醫療系統運轉幾近達到極限。一幕異常悲壯的畫卷是:意大利總經理孔特已經動員退休醫生與醫學院學生奔赴抗疫前線,可一旦連老人與孩子都被滿天疫情耗盡,又由誰來拯救他們呢?


疫情席捲NBA的背後邏輯


說一千道一萬,拖是門很玄的學問,能不能拖過去純看運氣。運氣好指不定真能混過去,例如日本,堪稱天選之子。除鑽石公主號遭重外,本土增長速度一點兒都不快,大有可防可控,拖延成功的架勢。上文提到的意大利則是反例,一撲到底的節奏。至於歐盟諸國乃至英美,則處於“拖住與撲街”的臨界點,數日內能穩住局面興許就拖住了,穩不住就只能追隨意大利一起撲。至於形勢,很遺憾,並不樂觀。


資本永遠是最敏銳的,全球股市狂瀉之餘,花旗內部一如既往的鬧騰。除大統領推特日常外,最新關於NBA的新聞是:不少球隊老闆都希望能對球隊內的每一位成員進行檢測,以最大限度排除隱患。然而得到的回應卻是“檢測試劑不夠。”NBA統共只有400多名球員,且大多數球員都是百萬富翁,甚至千萬富翁,當這一階層的公民都不足以實現百分百的檢測是,平民百姓的狀況如何,可想而知。


在感嘆歐美危矣的同時,拿鏡子照照自身,當初我們地方上的選擇不也是這樣嗎?發現疫情苗頭想拖一拖,年關將至絕不能壞了經濟大事,因而便有了各式各樣的奇聞怪錄,荒誕百態,直到拖無可拖時才想到求救。幸甚,我們終歸在處於撲街的臨界點上清醒過來,進而通過壯士斷腕的決絕,與不惜休克經濟,亡羊補牢的方式逆轉局勢。時至如今,終於輪到我們對著國外評頭論足,感慨萬千了。


疫情席捲NBA的背後邏輯


人類總是在犯相同的錯誤,這正應了千百年前《阿房宮賦》裡那句點睛之筆: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