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是上海人,你會不會經常受到上海本地人的優越感傷害

上海的城市精神是“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


阿拉是上海人,你會不會經常受到上海本地人的優越感傷害


上海大氣謙和的這種品質,我相信它影響著上海的幾代人。

然而,在上海文化的影響下,不同的人身上卻存在著差異。

有一種差異,是一種具有優越感和不具有優越感的人,產生等級上的衝突。

在上海,具有本地戶籍,或者在上海具有住房的,能夠說著上海話,在他們的眼中,從財富的角度和能夠與不能夠的角度來說,自認為高人一等。

然後,拋棄該有的良好品德和上海城市精神,趾高氣揚,藐視比自己低等級的人。

雖然我也是上海人,我也是上海戶口,但是,我很看不慣這種行為。

這種行為是什麼?這種行為是給具有優質的上海特質,給優質的上海人民抹黑。

也是給追求平等的人的一記耳光。


阿拉是上海人,你會不會經常受到上海本地人的優越感傷害

以這次疫情為例,我們每次進入小區,因為我們是說普通話的,每次進小區的時候,工作人員上來的第一句話是你是上海人還是外地人?

因為我對象是外地人,我對象說是外地人,工作人員的態度一下子就轉變了。

我們尊重服務工作人員的工作,也積極地配合他們的工作。

我認為,防疫只存在健康人群和和不健康人群。

而不存在,是不是上海人的問題。


阿拉是上海人,你會不會經常受到上海本地人的優越感傷害


如果戴有色眼鏡去看待這個問題,認為是上海人或者小區有自己的房子,就有權利通過,就可以不檢查或者流於形式。

而對於租房子的人用不信任的口吻百般詢問刁難,有悖於上海精神。

在上海的這種精神的孕育之下,我們積極地為上海做出自己的貢獻。

然而,在陽光之下,卻也存在畸形的偏激。

我們追求的是人人平等,我們追求的是不應財富決定決定人生高低的,或者也不以財富決定個人尊嚴的。

我家隔壁的鄰居,就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

我從買房子,裝修,一直到現在。

和鄰居接觸的比較多,他們知道外地人在上海打拼不容易,他們會用心去傾聽你,去了解你,你有什麼困難,他們也會主動幫助你。

在他們身上,我看不到任何架子,或者看不到優越感帶來的任何鄙視與不屑。

我承認,地域文化不同,會有差距。

但是,中國有句話叫和而不同,我們應該尊重差異。


阿拉是上海人,你會不會經常受到上海本地人的優越感傷害

上海文化裡面,對於外地人來說,是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我們在積極的學習與適應它。

我們渴望被尊重,我們渴望被接納,我們也渴望被平等地對待。

或許,這個世界上,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心胸狹窄的人在影響著你,影響著你的心情,影響著你的事業,甚至影響著你的世界觀與價值觀。

我們努力的擺脫不被尊重,渴望與上海人交心相處,我們渴望與上海的這種大氣謙和的精神,一起共同成長。

關注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