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有棵無良的樹


李家有棵無良的樹


良心兩個字,時常被大家拿來衡量一個人的道德與修養,更有甚者,會被絕對大多數人,用作行為舉止的標準,來評價一個人的社會價值。有良心的人,不會被人小覷,歧視,只會是讓人尊重,膜拜。

古語云: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中國人推崇備至,很是講究。

如果一個人,有良心,能知恩,絕對不會差,不敢說是完人、賢人、聖人,但可以稱之為好人,好人一生平安,何樂而不為?

我雖草莽,出生卑微,但也讀過聖賢書,知點懂點做人的行為準則,曉得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最低標準就是要有良心,懂得報恩。

今年過年,正逢新冠肺炎病毒猖獗,政府重視,國人齊心,舉國上下,為打贏這一場危及人類寶貴生命的病毒戰爭而努力,封城,設卡,禁止春節期間,聚會、聚餐、聚集,目的只有一個,尊重生命,保護人民。

雖然一些舉措,會給重視春節的國人,帶來一些不便或者不適應,但在保護生命,這個大是大非的主題面前,國人明白這個理,大家為政府的所有行為,拍手叫好,支持配合,是主旋律,自覺守約,是大多數。

老家在湘北,與湖北接壤,是一腳跨兩省的地方。因這一次疫情的發源地是在湖北,自然而然,湖北成了打贏這一次疫情戰爭的關鍵,與湖北毗鄰的老家,也成了重中之重。

與湖北相通的路口,都設有路卡,二十四小時有志願者值守,在人口密度大的各式小區,有黨員幹部當班,全天候為大家的防疫服務。

雖然此舉,得到了絕大多數的人支持配合,也為黨員幹部志願者的辛苦付出,點稱好,但是,也有一些不明事理的人,製造了許多的不和諧聲音,讓人深惡痛絕之。被人私下譽為: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好粥。

我是一個與世無爭的人,雖然稱不上完人,賢人,聖人,但我總會拿好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做人需良心擺正,做事要知恩必報。

春節在老家呆的時間比較長,其間發生的太多事情,讓我感動不已,左鄰右舍送菜送米,村組幹部噓寒問暖,我拙劣的筆,寫不盡自己的感激、感謝。只是又多一次要求自己,做一個有良心的人,能懂得感恩。

不過,有一件事,有一個人,讓我氣憤填膺,心痛不已,為自己,也為他。

在外二十多年,背井離鄉,其中的苦,所遭的罪,一言難盡。因此,對老家的人和事,我是特別看重。凡需要我的地方,出錢出力,是義不容辭,勇往直前。

正月初八,正是防疫的關鍵時候,大家都很是自覺呆在家裡,為防疫儘自己一份力。

可老家有一對年輕夫妻,卻冒天下之大不韙,居然以走親訪友為藉口,野蠻闖關,毆打值守小區,為大家平安生活盡職盡責的政府派住志願者。

事情發生後,鎮派出所迅速出動警力,拘留了這一對年輕夫妻。

雖然人被抓進了號子,可事情卻遠沒有結束。躺在被窩裡的我,也被殃及池魚。一個電話,就讓我一池心水,方寸大亂。

打人,闖關者,是我老家初中同學的孩子。被打,值守者,是我兒女親家,一個值得我看重的人。

中國人有老毛病,喜歡和稀泥,我也不例外。平常素不來往的初中同學,一個電話,就把我拉進了萬劫不復之地。

我的事,只有一個,就是說情。幫行兇者,幫惡。雖然心裡有一絲猶㼆,但終究還是沒有擺脫中國人的一大劣根性,和稀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穿衣,起床,租車,冒著老家刺骨的寒,頂著危及生命的險,驅車去派出所,和稀泥。陪了笑臉,化了錢財,水沒喝一口,煙沒抽一根,親家給了面,事情得以圓滿解決。

老同學的兒子,兒媳得以釋放,一家大小得以團圓。

事情表面看起來,皆大歡喜。可最後的走向,卻讓人瞠目結舌,讓我臉面盡失。

因為有傷,有犯錯,自然涉及到醫藥費、誤工費、營養費,涉及到金錢這個骯髒的東西。

年輕夫妻的父親,我初中的老同學,兒媳兩個在號子的時候,信誓旦旦,自己開口表態,願意賠償一切損失,傷害。可兒子媳婦一回家,態度來了一個360°的大轉彎,讓人始料未及,猝不及防。

不接電話,不登門道歉,不賠償自己定製的賠償也就罷了,居然還在警察詢問筆錄中,說我幫我親家,威脅了他。他兒子媳婦之事,是小題大做,根本沒有什麼事。

無話可說,我想起了寓言故事"農夫與蛇"。所謂的良心,感恩,哪裡去了?

再回頭看看我的初中老同學,雖然五短身材,卻不是潘長江老師說的那樣,"濃縮的都是精華",而是賊眉鼠眼,一副猥瑣之容,更是沒有想到,會如一條毒蛇般,反咬一口,且傷我心,冷我情。

雖然當時的我,是捶胸頓足,義憤填膺,恨不得殺之而後快,但我畢竟讀過書、習過字,對自己做一個好人有要求。

也就罷了,罷了。

只是想起這個老同學的名字,李良樹,有些啞然失笑,莫非是辜負了他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

李家有棵無良的樹,沒良心,不懂感恩。我只是提醒老家的老老少少、大大小小、工農兵學商,遠離他,遠離這一顆無良的樹,一條會反咬一口的毒蛇,遠離這個人,這家人,會行兇,會咬人,濺了一身腐臭,壞了一顆好心情,受了傷害,不值當。

我不是君子,也非小人,不會睚眥必報,但會以牙還牙,做人有良心,做事懂感恩。

僅此而已。

李家有棵無良的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