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夏洛特煩惱》的三觀


夏洛特煩惱是一部針砭時弊的難得的好電影,恰恰相反,他樹立了非常正的三觀,前提是你要有正確的三觀和明白的腦子,要是腦袋裡全是漿糊,那就沒的說了


真實的世界,只有合不合理,沒有三觀正不正。一個電影拍得是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如果合理,它就是好電影。你可以去對這一事實去進行評論,這時候才是體現三觀的時候。《夏洛特煩惱》裡有很多人很多事,確實都不是能體現社會正能量的好事。同學之間嘲弄,讓人下不來臺。校花先拿官二代當備胎,再嫁給富人,夏洛重生之後又接受了夏洛的追求,還出軌袁華。學校老師收禮,對學生差別待遇,整天喊這個大傻子,那個二傻子對學生心靈造成創傷。街頭混混動輒打人,割扁桃體,拉女生去小樹林。夏洛重生後,抄別人的歌,打原作者,歌舞昇平,男女關係混亂。夏洛母親為了讓夏洛繼續讀書,誣陷校長性騷擾。學校看夏洛出名了,把他照片跟牛頓、馬克思等人放在一起。夏洛重生前就是家裡蹲,什麼都不做,重生後,也沒見有什麼奮發向上的舉動。袁華憑爹在學校混的很好,爹倒了碰上朋友又混起來了最有趣的是以上面這些人的做法,他們最後都有了光明的前途。這些故事呢,但凡你要說電影裡的人這樣做,你也能這樣做,這個電影確實就算是三觀不正了。但我們都是有判斷力的。首先這個故事本身是喜劇,我們必然不會像看那些反映社會現實的電影一樣去沉思裡面有哪些人生的道理 。其次,這個電影就是南柯一夢,看完電影,我們想到的是財富虛名如夢幻泡影,只有當下的生活才是真實的。我們能把握的不是春晚上的話筒,而是桌子上的一碗茴香面。它告訴我們,這個世上每個人都不完美,會犯各種各樣的錯,但很多人依舊是善良的。一個小人物的夢和一個小人物的生活,確實就是這樣,一邊開心一邊痛苦,有各種各樣的小心思但又不至於邪惡。夏洛回到過去,也讓我們思索要是有這個機會自己會怎麼做,是像他一樣暴發戶一樣的成為名人,然後染一身艾滋英年早逝。還是一點點彌補自己的遺憾?種下一棵樹最好的機會是十年前,其次是今天。試想一下,如果四十歲的自己有機會回到今天,他會對20多歲的自己說什麼?自己現在做什麼才能到了40歲時,回首過往,覺得沒有遺憾。電影看得很開心,沒有對人們造成錯誤的引導,三觀沒有不正,這是我的結論。以上。


“夏洛特煩惱”算是國產喜劇的一個轉折點,同時也算是國產喜劇在沉寂多年後的一個突破。本身製作水準並不差那麼夏洛特煩惱有其他深刻的含義麼?個人感覺沒有。導演根本沒有特意突出什麼社會現象還有什麼道理,它就是一個為了搞笑而搞笑的純粹喜劇。拿一些知道不對的社會現象製造笑料而已。非要論三觀正不正,得看導演是討論,還是下定義。前者多為描寫現象,後者幾乎承認了某種三觀不正的做法。片中,夏洛後期私生活混亂,得了艾滋,這不就是惡果麼?夏洛他媽無中生有,謊稱被強姦威脅校長,稍微有點常識受過教育的人都該知道,這種事兒,一,不道德,二,不可能成功。其實“夏洛特煩惱”的劇情非常單一,就是屌絲男現實生活中不得志,在夢裡為所欲為,走上人生巔峰的,但經過一些列的事情,最終知道平凡可貴的故事。。說三觀不正的電影,其我想起來之前肖央主演的《情聖》,當時整個影院內,男生集體高潮,女生集體沉默。這片子把部分中年男人的那點歪心思體現的淋漓盡致。雖然出軌是社會中存在的真實情況,但顯然“情聖”把中年男人出軌刻畫成了“為自己活一次”的灑脫感,甚至男主肖央最後下車前往悠悠住所的那一幕,是被套上了“勇氣”光環的。而且,夏洛出軌,花心受到的教訓是被直接體現出來的,而肖瀚是被迫,意外的被黑社會大佬打斷了夢境,才躺在床上感嘆還好是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