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借錢,相信很多人都有被借錢的經歷。有人問你借錢,借與不借都鬧心。不借吧,別人說你小氣鬼,這點忙都不幫,看透你了;借吧,你不催,別人不還,你催,別人說不就這點錢嗎,天天催,小氣鬼。所以說,借與不借都是你的不是,被借錢的人反而左右為難。

事情發生在一個朋友的身上。他生活中一直是一個省吃儉用的人,不抽菸不喝酒也不愛亂花錢,工作兩年手裡就攢下十萬左右的錢。
17年她的姐姐要在市裡買房,湊首付的時候向他借了四萬,還說等有錢就先還他。他考慮到自己暫時用不到錢,也不是外人,借就借了。

今年過年朋友結婚,她的姐姐也沒提還錢的事,一二十萬的彩禮加開支在農村是個不小的數字,大部分由他父母承擔,自己也花了一部分。由於手裡還剩下點錢,就想著婚後買套房子。在向她姐姐提出需要用錢的時候,姐姐卻表示手裡沒錢,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再還!
說起來,她姐姐還真的不是有錢不還。買房的時候家裡有個十歲的男孩,19年二胎又生了一個男孩,夫妻倆都是普通的打工族,除去房貸、小孩的奶粉、上學以及家庭開支,基本上剩不下多少錢,生活壓力可想而知,也實在拿不出多餘的錢來。
對於朋友來說,最尷尬的就是明明是自己的錢,到自己用的時候卻要不回來,而且礙於情面,還不能搞的太僵,都是一家人總不能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吧,所以也別無他法,只能等他姐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再還了。
借錢本來是幫助別人解決燃眉之急的好事,但現實卻是借出了矛盾與隔閡,借出了疏遠與間隙。有人說,寧願把錢借給朋友也不借給親戚,想來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無論借給誰,除了弄清楚借錢的原因外,一定要看那個人是不是靠譜。對於那些在約定還款日到來卻閉口不談還錢也沒有解釋的人,除了看清他們的真面目以外,還要承擔打水漂的風險,提心吊膽的還是自己。
寧願談感情傷錢也不要談錢傷感情。對那些平時無交流,有事就找你的人,勇敢地拒絕,大膽地說不,才是對他們最有效的回應!
閱讀更多 落寞小健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