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電視(發射)臺

聽朋友說磨基山原電視發射臺開放了,改成了山頂公園,趁雨後天晴重上電視臺。自從寫宜昌電視臺後,就再未去過,因為以前是封閉狀態,幾畝地用院牆圍住,距山頭還有幾十米,就一條羊腸小道,根本失去登項,一覽群山小的意義,更不談觀宜昌美景。

重登電視(發射)臺

磨基山城區最高峰,宜昌八景之一

這次市政為宜昌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拆除原來圍牆,建有觀望臺,茶樓,休息場所。登頂一覽無限風光,宜昌美景盡收眼中,十分值得大家到此一遊。

重登電視(發射)臺

磨基山山頂公園大門

磨基山海拔高度兩百多米,原名葛道山,曾是葛洪煉丹處,城區最高峰,宜昌八景之一,是本市地標。

因為是城區最高峰,七三年才被選擇為宜昌電視發射基地,當時此地屬荒山野嶺,遍地草叢荊棘,建發射臺困難重重。鄰居大哥剛從部隊轉業,分配到電視臺籌建組負責,就五個人,二個還是借的。水電,設備困難不說,一個人光在山上值班,沒有一點英勇無畏的精神,根本不可能有當時宜昌人唯一的娛樂節目。

重登電視(發射)臺

第二代發射塔

首先要解決電的問題……。等籌備工作基本就緒,山上值班成了大難題,荒山野嶺,時常有野獸光臨,臨夜野獸嚎叫聲嚇死人,更不說工作,生活。大哥帶頭,一個人一天來,三天一輪換,克服心理,生活種種難題,隨身總帶根棍子,以防不策,就這樣開始了堅難的轉播工作。

每當下中班回家,看見不識幾個字的母親,還在看英語(等我回家),由然想起在孤山上,還在工作的大哥,感概萬千,只能在工作中盡力……。

重登電視(發射)臺

後來的纜車,現已廢棄

人一輩子總要乾點有意義的事情,他們是在用生命,譜寫一曲戰天鬥地的青春之歌,一首英雄般的生命進行曲(具體情況實描在宜昌電視臺裡)。

四年前為寫《宜昌電視臺》,曾經專門故地重遊,沿老路上山,登頂後只見斑駁脫離的圍牆,長滿青苔的房屋,生鏽的發射臺。以前發射木電線杆子還在,建在三步臺階上,每到晚上會點亮紅燈,預示今日電視正常轉播,現已拆除。

重登電視(發射)臺

原通信接收設備

當時靠山後有一兩扇大鐵門,鐵鎖已生鏽失靈,山前有一小鐵門,兩老在賣飲水。已經上山不能白來,沿牆根有根當年栽的柏樹,翻牆而過,把各個角落掃視一遍,發現基地廢棄了很長時間。腳步聲頓時驚動狼狗,三匹狼狗猛吠,不敢多留,翻牆而回,在牆上看見賣水老人正在門內吃飯,後來知道其守門帶生意,一舉兩得。

大家一值認為我們現在所看電視節目由山上發送,其實不然,自從東山發射臺興建,此處早以廢棄,空留髮射塔留作紀念用。

重登電視(發射)臺

三峽廣播電視總檯

宜昌電視臺籌備組一一宜昌電視臺一一三峽電視臺一一三峽廣播電視臺一一三峽廣播電視總檯,註定走的是一條極不平凡之路,但願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道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