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辦公傢俱企業如何走好下半場?

後疫情時代,辦公傢俱企業如何走好下半場?

後疫情時代,辦公傢俱企業如何走好下半場?

導讀: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行業突然進入“停擺”狀態!終端歇業,工廠停滯,這讓原本已經很難的辦公傢俱行業更加舉步維艱。疫情當下,形如“散沙”的辦公傢俱行業是否會面臨新的一輪重新洗牌?中小企業是否難以扛過危機,就此告別舞臺?


1

行業的上半場

產品競爭的初級階段,大鵬展翅恨“天”低


辦公傢俱行業的上半場,處於產品競爭的初級階段,呈現兩大典型特徵:


1-品牌分散,關係營銷。

儘管市場銷售總額達到3000億,但TOP3企業佔比不到1%。回觀民用傢俱,50億以上甚至上百億的品牌很多,辦公傢俱行業可以說是非常分散。其次,作為典型的B2B企業,長期依賴關係圈層,灰色收入大量存在。


2-門檻低,價格戰。行業准入門檻極低,1000多家企業同分一杯羹。企業常年困於產品混戰,抄襲癖,拼價格。消費者與品牌商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選擇成本極高。


產品競爭時代下的問題頻出:產品同質化嚴重、更迭換代速度慢、缺少合理的產品研發體系……即使產品升級也是換湯不換藥,閉門造車。企業關注的焦點僅僅在於產品,即使產品做得再好,在競爭領域裡面也就是比對手快半步。

辦公傢俱的上半場實際上僅解決了產品問題,但上半場所帶來的直接結果是辦公傢俱極其分散,整體實力薄弱。像疫情爆發這類”黑天鵝“事件,實力差的中小型企業難以順應變化,優勝劣汰必是趨勢所在。


— 2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從民用傢俱看辦公傢俱的行業未來


如果將尺度拉開,視角升維到民用傢俱,我們會發現:民用傢俱的發展就是未來辦公傢俱發展的一個縮影。在時間的尺度下看,民用傢俱從大單品時代到整體時代再到全屋定製,隨著用戶購買需求的變化對應升級。


  • 1.0:大單品時代“獨步江湖”

1.0時代典型的特點,基於各大傢俱賣場下的大單品銷售。定製傢俱早期的單品代表:櫥櫃,在系統化營銷“獨步江湖”,移植到衣櫃等其他單品基本可以“無縫對接”。木門、衛浴、廚電等領域早期也是單品競爭。


  • 2.0:整體時代注重“空間搭配”

在單品過渡到整體,基於空間領域的產品整合。1994年,歐派第一套整體櫥櫃誕生,開始改變中國人對廚房的認知,2000年,“功能化櫥櫃”誕生,正式開啟了行業“櫥櫃定製+廚房電器、功能配件一體化配套”的整體櫥櫃進程,整體時代悄然而至。

後疫情時代,辦公傢俱企業如何走好下半場?


  • 3.0:全屋定製時代“一站式採購”

全屋定製興起的根本原因是市場需求端口的改變,從一站式選購,到拎包入住,再到一家搞定。從第三階段開始,去品類,全屋定製,索菲亞家居從“整體衣櫃”的策略直接上升到“全屋定製”,行業進入全屋定製時代。

後疫情時代,辦公傢俱企業如何走好下半場?

辦公傢俱比民用傢俱至少落後十年,在全國各行業裡,整體實力偏弱、抗風險能力差。但是,這個市場的發展同樣需要一個有實力的企業來引領,如家電行業的美的、廚電行業的方太,需要一個榜樣,來做規範。


— 3 —

找準企業的位置

從辦公傢俱發展的四個階段橫向分析


回到中國辦公傢俱市場的發展,核心訴求在產品上。國內高端品牌主要陳述空間的整體設計,如上海高端品牌:瑪祖銘立、瑪拉蒂、諾梵;杭派高端品牌科爾卡諾、冠臣等,基於原創設計、靈動空間等活躍於辦公圈。一線老牌企業,主要強調產品的設計與工藝應用,如美時、冠美、震旦、歐林等。


而更多的企業仍處於產品價格戰賽道。國內辦公傢俱每個競爭要素均獨立發展,各層級的競爭要素、客戶類型、渠道等完全不同。企業找到自身發展的賽道即是首要任務。


後疫情時代,辦公傢俱企業如何走好下半場?


再升維到國外辦公傢俱品牌的維度,都在競爭什麼?國外辦公傢俱企業已擁有百年沉澱,產品與空間的設計已經成熟。他們基於整體美學和人性化理念重構產品,引領全球辦公生活的不斷變革,品牌理念及產品工藝均代表了辦公傢俱的最高標準。

全球成熟辦公傢俱市場證實了宏觀影響,也映射出中國辦公傢俱的發展趨勢。美國辦公傢俱市場約130億美元左右,8家最大的公司佔市場總額的80%,其中TOP3企業年銷售額高達60多億美元,佔比約50%,美國辦公傢俱呈高度集中的市場趨勢,已經從產品競爭序列走向了品牌競爭。


— 4 —


行業的下半場

從產品競爭走向品牌競爭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企業高端趨勢愈加明顯,採購辦公傢俱客戶的整體實力與採購規模均在增長。大企業更大,小微企業聯合辦公。


  • 採購規模增長,客戶數量變小

過去十年,中國上市公司數量從2847家到6589家,增長了1.31倍。進入500強的市值門檻,從2008年12月的42.62億到最新的306.72億,劇增了6倍之多。2017年,數量已經達到3459家,解決200萬個工位,2020年將超5000家,提供500萬個工位,解決大量小微企業需求。


高端大眾化成為時代選擇的結果

  • 泛家居行業領導品牌:銷量領先,定位領先

同比其他行業,泛家居發展成熟的品類存在共性特徵:高端廚電第一品牌——方太,2019年年銷售破100億,衛浴中的勞斯勞斯——漢斯格雅,2019年年銷售約90億。中高端品牌,銷量領先,定位領先,高端進入大眾化趨勢。


對比泛家居行業成熟市場,相對落後的辦公傢俱行業同樣驗證了高端大眾化的特點,那就是歐美辦公傢俱市場。TOP4品牌——赫曼·米勒、HNI、海沃氏、Steelcase所佔市場份額超過60%,赫曼·米勒 、 Steelcase 等座椅產品工藝代表世界尖端水平,均價過萬元,高端品牌與高端銷量並舉。

  • 產品裝修屬性:空間美學、舒適體驗

辦公傢俱的本質上是攜帶“裝修”屬性的產品,產品與整體空間的融合度越來越高。在國外谷歌蘋果等企業及國內騰訊、華為、字節跳動等公司引導下,ABW可移動工作模式興起,空間區域以功能規劃,透過對產品設計、色彩的表達,在空間中製造“接待空間-會議空間-休閒空間-創意空間”的層次。

於是,辦公不再受空間的制約,而辦公室也擁有了更加豐富的元素:舒適、高效、隱私或愜意,正式或隨意……


具備裝修屬性的泛家居領先企業的共性:強調空間設計,思考整體辦公空間的搭配協調性。一如高端廚電新標杆:方太,精研高端廚房空間的裝修特點開發產品,推動單品到整體互聯形成廚房生態,其廚電品類率先對廚房空間的思考,在裝修前端截流,成功突圍華帝、萬家樂等一線大牌。方太在廚房電器領域的創新已經得到房屋精裝修市場的廣泛認可,已與萬科、恆大、碧桂園等百餘家知名房地產企業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為高端人群提供廚房生活範本,引領著國內廚房精裝修的潮流。

後疫情時代,辦公傢俱企業如何走好下半場?


2-辦公傢俱行業必然走向品牌化

經過充分競爭後的市場,辦公傢俱的終極戰場也必然走向集中化。如同美國辦公傢俱市場,三大巨頭即佔50%的市場份額。國內的行業,以空調為例,4000億的市場份額,格力1600億,美的1000億市場,兩大巨頭瓜分65%的市場份額。


未來的辦公傢俱也會像民用傢俱一樣、甚至走到家電行業高度集中的市場序列中去。只有品牌,才能建立認知,商戰的根本是打贏消費者的心智之戰。在如今的辦公傢俱行業,信息高度不對稱,用戶根本不知道有什麼品牌,選擇什麼樣的品牌!只有建立品牌,才能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形成認知選項,才能實現集中化。


品牌也是營銷,方太就是屬於行業的英雄品牌,精裝修時代下,消費者的品質生活需求成就了方太,他趕上了行業的趨勢,造就了方太在高端廚電裡不可替代的寡頭地位。


但是,很多人都會講,B2B辦公傢俱行業是一個依賴工程的行業,需要做品牌嗎,真的有價值嗎?

  • 誤區:B2B行業只需做關係,不需要做品牌


辦公傢俱行業的本質是B2B採購,很多人認為要撬開工程渠道的通路必須以“關係”為紐帶,沒有關係,很難打開市場,即使有訂單,沒有關係也難以推進。做品牌價值何在?但事實上,品牌所帶來的影響力,在招投標時就是平衡決策的最後一根稻草;而關係只是品牌贏得客戶的一個樞紐。


回顧很多在2B行業取得成功的案例,都是基於建立了品牌認知。

提到輪胎,我們自然會想到標誌性吉祥物-米其林輪胎先生,這個白胖子先生在中國市場有著高達90%的品牌認知度,也是用戶認知裡品牌的代表,這都需要歸功於米其林的品牌積累。

後疫情時代,辦公傢俱企業如何走好下半場?

品牌的本質是降低客戶的選擇成本。當消費者選擇更換輪胎時,米其林成為消費者心智中的唯一選擇,同時,品牌也是保護產品生命價值和客戶關係的重要武器。產品好,需要建立品牌認知,消費者認可並喜歡,才能建立起銷售和渠道通路。


辦公傢俱的下半場,走向品牌致勝的戰場。2018年10月,壹串通幫助迪歐辦公傢俱完成了品牌戰略的升級,領先行業走到品牌戰役之前。

後疫情時代,辦公傢俱企業如何走好下半場?

時勢造英雄,辦公傢俱的下半場,只屬於敢於突破和洞見行業趨勢的人。迎接下半場,您準備好了嗎?


後疫情時代,辦公傢俱企業如何走好下半場?

後疫情時代,辦公傢俱企業如何走好下半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