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逢敵手》:看似孤獨的遊戲背後,隱藏關於生活的哲理性沉思

“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

這句話改編自毛澤東的《奮鬥自勉》,表達的是一種樂觀向上的態度。今天,我要解讀一部動畫短片:《棋逢敵手》。它講的不是與天、地鬥,而是一個老人與自己斗的故事,同樣表達了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

《棋逢敵手》是於1997年上映,獲得第7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和第26屆動畫安妮獎最佳動畫短片。短片時長5分鐘,故事情節非常簡單。老人格里來到公園,在桌子上鋪開棋盤。他一人分飾兩角,一個是憨厚老實的老人,一個是狡猾奸詐的老人,通過是否戴眼鏡和左右位子關係來區分。老人不停地左右換位子,自己跟自己對弈。

有人說導演是用老人自己與自己下棋的方式在塑造孤獨,看完有種莫名的辛酸和淒涼。但我卻不這麼認為。在短片最後,憨厚老實的老人用了一個“狡詐”的方法反敗為勝,而勝利的獎品確實一副原本就屬於他的假牙,非常有趣。

在我看來,與其說老人下棋是在打發無聊時光,不如說他是在自娛自樂。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碰到孤獨的情況,但重要的是要學會自己找樂子。

所以,今天我就從短片的畫面細節出發,看看它是如何暗示故事走向和凸顯老人性格的,最後也會結合我對《棋逢敵手》的理解,談談我對輸贏、對生活的感悟。

《棋逢敵手》:看似孤獨的遊戲背後,隱藏關於生活的哲理性沉思

01、將鏡頭聚焦於棋桌,通過仰拍和俯拍,突出對弈雙方的強弱對比,暗示了短片的走向

在分析對弈雙方的強弱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在電影中,平拍、俯拍、仰拍分別會產生怎樣的戲劇效果。

  • 平拍不難理解,就是指鏡頭與拍攝對象處於同一高度,符合觀眾的視覺習慣。
  • 俯拍是指從上往下拍,導演通常會用俯拍來表現人物的無力感,讓觀眾感覺拍攝對象處於弱勢和被動。
  • 仰拍是指從下往上拍,有利於突出主體,讓觀眾感覺拍攝對象形象高大、精力充沛。

片中,戴眼鏡的格里坐在棋桌右邊,他老實憨厚;不戴眼鏡的格里坐在左邊,他狡猾奸詐。那麼雙方對弈誰輸誰贏呢?這從拍攝角度就能猜出一二。

短片前半段,戴眼鏡的格里用俯角拍攝,暗示他處於弱勢;而不戴眼鏡的格里用仰角拍,暗示他處於強勢。

下棋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前半段中,戴眼鏡的格里輸得很慘,最終只剩下了一個顆棋子。

在短片後半段,兩種拍攝角度發生了逆轉,暗示雙方的強弱關係也發生了逆轉。後來戴眼鏡的格里裝病使詐,調換了棋盤位置,取得了這場下棋比賽的勝利。

導演通過仰拍和俯拍這兩種不同的拍攝角度,突出對弈雙方的強弱對比及強弱關係的轉變,暗示了短片的走向。

《棋逢敵手》:看似孤獨的遊戲背後,隱藏關於生活的哲理性沉思

02、背景顏色的設置獨具匠心,用紅、黃不同背景顏色突顯人物的性格特徵

《棋逢敵手》的鏡頭語言很簡單,不過製作團隊在製作這部動畫時,在細節處下了不少功夫。短片聚焦於一張棋桌,因此呈現的畫面非常有限。在這裡,製作團隊藏了一顆彩蛋,那就是背景色調的設置。

鏡頭呈現戴眼鏡的格里時,畫面裡的樹以黃色為主;而呈現不戴眼鏡的格里時,畫面裡的樹以紅色為主。黃色和紅色所代表的特點與人物在片中的表現正好一一對應。

①黃色輕盈溫柔,是種正能量的顏色

首先,黃色是一種溫暖的顏色,給人輕盈、輝煌的感覺。戴眼鏡的格里外表老實憨厚,看起來很有親和力。

其次,黃色作為顏色的一種,它性格不穩定,加入其它的色彩就會失去原本的面貌。戴眼鏡的格里剛開始一直輸,直到只剩一顆棋,他便裝病使詐。在被劇情逗笑的同時,讓人驚覺:原來老實人也有滑頭的一面啊!這與黃色性格不穩定的特點相契合。

最後,黃色代表歡快愉悅,是一種具有正能量的顏色。其實,不管是哪個格里,他都是一個性格樂觀的小老頭。他在清晨西裝革履地來到公園,自己跟自己下棋,尋找生活的樂趣。

《棋逢敵手》:看似孤獨的遊戲背後,隱藏關於生活的哲理性沉思

②紅色代表積極主動,具有較強的攻擊性

在性格色彩中,紅色代表積極主動、熱情開放。但也有一定的弱點,它也代表著攻擊性強、虛榮心強,情感豐富而且外露。

棋局開始,不戴眼鏡的格里便步步緊逼,吃了對方一顆又一顆的棋子,這說明他具有較強的攻擊性。而當他吃了對方的棋,臉上便顯露出沾沾自喜的得意表情。這與紅色性格中的情感豐富且外露相契合。

製作團隊通過黃、紅兩種不同的背景色,來凸顯人物的性格特徵,獨具匠心。不同的顏色所代表的含義不同,給人不同的感受和聯想。不同顏色的樹暗示了對弈雙方不同的性格特徵。

《棋逢敵手》:看似孤獨的遊戲背後,隱藏關於生活的哲理性沉思

03、以棋局喻人生:棋盤雖小,展示的卻是人生百態

常有人說:“人生如棋,落子無悔。”我們的人生在某種程度上與下棋有著共通之處。下棋的時候,你走的每一步,都會決定你接下來要面對的局勢,甚至影響最終結局。可見每一步棋都很重要,下棋的人需要經過深思熟慮。

下棋時走的每一步,就像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做的選擇,我們的人生是由每一個大大小小的決定組成的。每個決定都會影響我們之後要面對的事,不管面對什麼事情,我們都要三思而後行。

《棋逢敵手》中,不戴眼鏡的格里在前半場步步為營,局勢一片大好。而戴眼鏡的格里卻輸得只剩最後一個棋。於是他急中生智,使詐扭轉了局勢。

生活中類似的場景也並不罕見。有些人在工作、生活中一帆風順,看似是人生贏家。但也許一招不慎,局勢就直轉之下,甚至落個滿盤皆輸的結局。

而有些人卻正好相反,一開始,他們處於被動,屬於弱勢。但他們並沒有因為眼前的局勢而破罐破摔,他們想方設法改變局勢,換來不錯的結局。

所以說,人生如棋,局裡局外,一黑一白,都是人生。

《棋逢敵手》:看似孤獨的遊戲背後,隱藏關於生活的哲理性沉思

04、所謂比較不過是我們在與自己較勁,輸贏也好、獎懲也罷,都由我們自己定義

《棋逢敵手》雖然只是一部5分鐘的短片,聚焦於一個小小的棋盤,但短片所傳遞的主題和生活哲理卻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鑑。

①生活中真正的對手是我們自己,所謂比較不過是自己和自己在較勁

小時候,不管父母還是老師,都告訴我們不要與他人比較,要學會與以前的自己做比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客觀看待自己的努力與進步,而不會產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偏差感。

其實,生活中真正的對手是我們自己,而那些大大小小的比較大多數是我們在與自己較勁。就像這部短片中格里,在這場下棋遊戲中,格里看似絞盡腦汁地在與對手博弈,但其實,對手就是自己,他在與自己較勁。

自己跟自己較勁其實並非壞事,關鍵是在於我們把勁兒用在什麼方面。如果是在能力上與自己較勁,每天都想著有所收穫與進步,這是好事兒。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自己較勁並不等同於鑽牛角尖。當能力不足時,把目光聚焦到目前能完成的事,以防過度焦慮;當發現方向不對時,及時糾錯,及時止損,才能走得更好更遠。

《棋逢敵手》:看似孤獨的遊戲背後,隱藏關於生活的哲理性沉思

②人生中的輸贏和獎懲,由我們自己下定義

《棋逢敵手》中,戴眼鏡的格里最終贏得了這場遊戲的勝利,他的獎品居然是一副牙套!格里拿過牙套,套在嘴裡,得意地笑了。這在片中是一個亮點,格里把本來就屬於自己的東西拿來當做獎品,自得其樂。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挑戰,在這些挑戰中,我們有時贏、有時輸。但輸贏往往不是絕對的。有時,我們看似輸了,但生活卻在不經意間給我們埋下一顆彩蛋;有時我們看似贏了,但結局真正如何卻未可知。

生活中的輸贏,並不是由目前的局面來判斷的,而是我們自己來下定義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看待輸贏的關係。至於勝利後的獎品、失敗後的懲罰,或者受挫後的安慰品,也都由我們自己所決定。

《棋逢敵手》:看似孤獨的遊戲背後,隱藏關於生活的哲理性沉思

③懂得自樂的人,不會孤獨

有的觀眾從格里身上看到了孤獨,這可能與個人的觀影習慣以及當時的心境有關。乍一看,格里確實是一個孤獨的小老頭,一個人在清晨來到公園。自己跟自己下棋,打發時間。

但我沒有看到一絲孤獨或可憐。不管是遊戲中狡猾的格里,還是贏了遊戲後得意的格里,身上都有一種樂觀的品質。看著片中他們的笑,我也會忍不住笑出來。

我們總是習慣用人的數量來定義是否孤獨。比如一群人在一起玩,那麼他們看起來很熱鬧喜慶;相反,一個人不管做什麼,我們總是把他與“形單影隻”聯繫起來。但單獨一個人並不意味著孤獨寂寞。

一個人,如果對生活充滿嚮往、懂得自樂,那麼他是不會孤獨的。所以,當我們感到孤獨苦悶的時候,要學會給自己找樂。

《棋逢敵手》:看似孤獨的遊戲背後,隱藏關於生活的哲理性沉思

總結一下:

《棋逢敵手》是一部很有趣的動畫短片,你如果閒來無事,就抽5分鐘好好欣賞一下這部短片吧。片中聚焦於公園裡的棋桌,通過棋局來比喻人生,意味深長。生活中,我們所謂的對手,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在與自己較勁,輸贏、獎懲都由自己定義。

當人開始老去,他們的世界也許會變得越來越淡薄。所以,如果你的父母不像格里一樣懂得自樂,那麼工作之餘,記得多陪陪老去的父母,用你的陪伴給予他們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