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就是個操心活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3月初,位於達坂山南麓的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已經褪去了絲絲寒意,站在東峽鎮仙米村的林地前,點點嫩綠色的葉子已經掛上了枝頭,放眼望去,滿是初春的勃勃生機。

“再往裡走就進入林地了,車子只能到這裡,昨天下了點雪,估計路不好走。”檢查了手中對講機的電量情況,背上裝著飯盒與水的揹包,林場的生態管護員張充禮又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我看護這片林場已經整整20個年頭了,你看到的這些大樹在我剛來的時候都是苗子,看著它們一天天長大,就像看自家孩子一樣。”指了指周邊兩米多高的樹木,作為這片林地老資格的“家長”,張充禮略顯蒼老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自豪的神情。

隨著不斷的前行,腳下的巡山路已經逐漸被積雪所覆蓋,兩邊的樹木也從2米多高的小樹變成了4米左右的大樹,密密麻麻布滿了山坡,一眼望不到盡頭。

“這些大多都是柏樹和雲杉,近些年這裡的氣候好了,雨水也多,所以成活率很高。”行走中的時間過得飛快,轉眼便到了中午,隨著張充禮我們來到一小塊林間的空地,空地上放著的一個小板凳,證明這是他每天都會來到的地方。

“這就是我的‘食堂’了,每天都在這裡歇腳吃飯。”放下揹包,掏出水和飯盒,張充禮開始享受巡山路上難得的休閒時光。

張充禮個人所負責巡護的林地面積有45.73公頃,分佈在仙米村的前灘和後山。為了看護好林地的每一個地方,他每天的巡山路有十多公里。

“這其實就是個操心活。我們村子裡有近200戶人家都住在林地旁,每到秋冬季節火災隱患就會加大,需要格外小心。”為了讓林地更加安全,張充禮經常自己出錢買紙寫好宣傳標語,張貼到村子的個個角落,並帶著上級發放的宣傳材料挨家挨戶宣傳防火知識,讓村裡的人都能做到文明用火,安全用火。每到逢年過節、火災隱患高發期,他都會積極與村委會聯繫做好火災防控。

“優秀的護林員就要把自己的眼睛鍛鍊成‘火眼金睛’,既要看遠還要看近,做到不管站在那個位置,都要把林區全部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數;又要看全還要看清,林區哪裡有隱患,都能防患於未然。”張充禮笑著說著自己對於護林員這個職業的理解。

由於工作的出色,2014年,張充禮當選為東峽片區護林隊長,同時管護全鎮2094公頃的公益林區。

“肩上的責任更大了,鎮上公益林區分佈在13個行政村的大小山溝裡,我每天不可能全部走到,所以每天都要督促隊員們進行巡邏。”張充禮說。

張充禮自擔任護林隊隊長以來,始終做到巡查到位、重點明確、不放過一個村、一條溝、一處細小的隱患點、不留一個死角,他沒有豪言壯語,只是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動,靠十年如一日不懈的堅持,把每一件事都落到實處,護著林地、護著鄉親們的綠水青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