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縣廣播電視臺王璐璐:在抗“疫”路上,堅持用青春寫擔當

河南經濟報記者 付宜成 通訊員 李翔 萬東生

有人說,如果能把興趣和工作結合在一起,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對於她來說,從事記者工作便是這樣。不知不覺間,在電視臺工作已經10年了。從最初的青澀,到現在的雖不成熟,卻也能獨當一面,這其中有艱辛,有淚水,有歡笑,更有收穫的喜悅。

潢川县广播电视台王璐璐:在抗“疫”路上,坚持用青春写担当

“你可以選擇不當記者,但是你當了記者,就沒有選擇不去的權利。”一句極具份量的話語,道出了記者這個特殊行業的責任和擔當。所以在大年三十,很多人都還沉浸在和家人團圓的氣氛裡,享受著那份難得的幸福的時候。隨著一道急令的下達,年三十當晚她便開始投入了工作,作為新媒體副主任的王璐璐,一直堅守在抗擊疫情報道的第一線。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宣傳報導中,新媒體平臺可以說是抗擊疫情的又一陣地,作為部門副主任的她,疫情發生後,帶領部門小組成員幾乎24小時不離網,用新媒體形式,全媒體平臺,把防控最新消息第一時間傳遞出去,而在每個短視頻上傳之前,更是反覆逐個畫面逐字逐句仔細校對,確保無誤,不僅工作量上增加,時間更是緊迫,超負荷的加班更是常態。

潢川县广播电视台王璐璐:在抗“疫”路上,坚持用青春写担当

至今,“潢川電視臺”官方抖音號僅疫情報道方面的內容更新量就達到近百條,單條最高播放量已達到104萬,單條最高點贊量4.5萬,再加上微信公眾號“走進潢川”的內容運維,工作量幾乎是平時的5倍。

雖然這麼多天超負荷的工作很累,但是能讓廣大市民網友通過我們融媒體平臺第一時間瞭解到疫情前線的最新消息,瞭解到專家觀點,學習到防護知識,看到醫護人員、黨員先鋒、基層工作者等“最美逆行者”們的感人事蹟,他們無怨無悔始終堅守在疫情宣傳最前沿。

潢川县广播电视台王璐璐:在抗“疫”路上,坚持用青春写担当

自潢川縣全面打響疫情防控戰以來,可以說哪裡有事蹟,哪裡在“閃光”,她的身影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在哪裡,在一線防控卡口,在社會各界的捐款捐物活動現場,一批批愛心捐款和物資一次次溫暖了人們的心靈,一件件鮮活的報道,一個個感人的視頻,她用鏡頭和文字築就了一個個抗擊疫情的英雄形象。

疫情期間,她到過發熱門診,到過各個鄉鎮卡點,到過街頭小巷,也到過田間地頭,見證了在抗擊疫情的戰疫中各行各業的逆行者,也見證了每一個被治癒出院的患者。她深知,離病毒近一步,危險就會增加一分。但要用鏡頭記錄好醫護人員的故事,她就要和他們一樣,選擇“逆行”。

潢川县广播电视台王璐璐:在抗“疫”路上,坚持用青春写担当

“因為記者本來就是時代風雲的記錄者,尤其在大的疫情面前,更應該衝到一線擔當職責使命,而且這些天我採訪了去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採訪了街頭巷尾執勤的交警,也採訪了晝夜堅守在社區的幹部群眾,我覺得跟他們比起來,我現在做的還太微不足道。其實我也非常想像醫護人員那樣去一線治病救人,但是我們媒體人有自己的職責,我們希望讓老百姓心裡有力量,眼前有希望,同時也相信這場抗疫之戰很快就會過去的。

“其實這次疫情裡,有太多感人的故事。 我記錄下的,也許只是千萬分之一。 如果不是這場災難,我們也很難知道,平平無奇的人群中,原來藏著這麼多閃亮的靈魂。 他們特別普通,特別樸實,但也特別了不起! 這些閃閃發光的普通人,讓我們溫暖,安定,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而作為一名記者,我會繼續把感動化作行動,去記錄這些感動的瞬間,這是我應該做的。”王璐璐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