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我國外貿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

本報記者 寧婧報道

中國海關總署3月7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4.1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9.6%。其中,出口2.04萬億元,下降15.9%;進口2.08萬億元,下降2.4%;貿易逆差425.9億元,去年同期為順差2934.8億元。

按美元計價,前2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5919.9億美元,同比下降11%。其中,出口下降17.2%;進口下降4%;貿易逆差70.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順差414.5億美元。

分國別看,1-2月除與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繼續保持增長外,中國與歐盟、美國、日本等主要貿易伙伴雙邊貿易均有10%以上的降幅。其中,中美貿易總值同比降幅最大,達19.6%;中歐降幅為14.2%;中日降幅為15.3%。

海關總署相關負責人稱,外貿進出口下降主要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節假期延長等因素影響。

疫情對外貿產生階段性影響

海关总署:我国外贸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據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來看,今年1-2月中國外貿進出口同比下降9.6%。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受疫情影響,1-2月外貿出現波動在所難免。物流運輸不便利、企業復產復工延遲、員工到崗率偏低等因素影響前2個月的外貿情況,主要影響發生在2月。這些影響因素對出口的衝擊高於進口。對加工貿易影響較大,對機電產品等生產鏈條較長的商品影響較為嚴重。部分外資企業在全球範圍內轉移訂單,導致其進出口金額下降。

與此同時,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外貿進出口統計降幅較大主要是受到三個方面的影響:新冠疫情的直接供給衝擊、供應鏈的傳導,以及企業預期的影響。考慮到本次供給衝擊具有突發性、短期性和擴散性的特點,預計對於進出口的短期影響較大,中長期會有一個修復和反彈的過程,最終的影響程度取決於總需求的變化。

據瞭解,海關總署方面表示,雖然前2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體下降,但其中仍呈現不少積極因素。一方面,我國對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仍保持增長。數據顯示,前2個月,我國對東盟進出口達5941.1億元,增長2%,東盟已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同期,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1.8%,高出我國外貿增速11.4個百分點,佔31.7%,比重首超3成,這對穩定我國外貿基本盤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另一方面,民營企業在外貿進出口中相對更具活力。海關統計顯示,前2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7萬億元,同比下降6.6%,佔進出口總值的41.9%,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佔比提升,反映了國內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是我國外貿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的重要表現。” 海關總署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

對於這些影響進出口的積極因素,龐超然指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我國與沿線國家經貿活動日益密切。其中,我國與東盟產業鏈聯繫緊密,中間產品貿易增長較快,加上RCEP協定即將達成的影響,為我國企業與東盟國家開展經貿活動提振了信心、增強了預期。同時,民營企業外貿比重提升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民營企業運營機制較為靈活,在政府政策的幫助下,有效對沖了疫情的不利衝擊;二是民營企業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我國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主要以一般貿易為主,佔比達60%以上,這些商品剛性需求較大;三是中西部地區民營企業外貿活動日漸活躍,疫情期間中小民營企業得到了政策的支持,發揮了穩外貿的積極作用。

“在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的情況下,中國貿易的區域平衡性不斷加強,國別風險有所下降,國際市場佈局不斷優化。通過“一帶一路”共建和合作,提升亞洲、非洲、拉美等市場的貿易滲透率,滿足沿線國家的消費需求,有利於中國對單一國家依賴度的逐步降低,也能提升中國進出口的韌性。”劉哲進一步說道。

需密切關注全球疫情發展

海关总署:我国外贸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對於下一階段我國進出口的走勢,中金宏觀表示,隨著外貿企業復工,進出口增速可能企穩,但新冠疫情全球擴散可能繼續拖累外需。根據海關總署對2552家外貿樣本企業調查,80.6%的企業已經復工。據海關監測,2月外貿進出口值逐旬提升、企業申報報關單量逐旬遞增。2月中旬以來國內新冠疫情擴散得到控制,3月6日新增確診病例降至100以內;但國外新增確診病例快速上升並超過中國,過去3天新增病例超過2000例。截至3月6日,中國以外88個國家和地區報告新冠確診病例17481例;東亞、歐洲、中東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國外確診數最多的3個國家是韓國、意大利和伊朗,分別報告確診病例6284、3858和3513例。海外疫情目前處在上升階段,外需可能受到進一步拖累,穩增長將主要依靠穩內需政策。

“未來,要高度關注全球疫情發展形勢。據世衛組織判斷,當前中國境外疫情發展形勢嚴峻複雜,各國政府要出臺更加強有力的措施來遏制疫情發展,這不可避免地會對經濟發展並造成不利影響。近期,OECD等國際組織先後下調了全球經濟發展預期,外需可能在今後及未來一段時間出現疲軟,影響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此外,由於疫情防控要求,全球範圍內大型展會先後取消,訂單增長預期暫不樂觀。下一步,建議要繼續加強跟蹤監測,關注我國主要外貿市場發展情況,進一步做好'一帶一路'重點市場的相關工作,推動我國對外貿易平穩有序發展。”龐超然強調。

與此同時,劉哲表示,考慮到中美貿易協議和海外疫情的因素,未來出口的表現或將弱於進口,短期內淨出口對於經濟的拉動作用將有所減弱。

海關總署有關司局負責人表示,儘管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內對外貿進出口造成一定衝擊,但我國外貿發展韌性強,企業的適應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也很強。這段時間,企業積極與外方談判適當延長訂單交付期、加班加點完成訂單任務。相關部門也陸續出臺支持企業渡難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擴大外貿信貸投放,滿足貿易融資需求,支持有市場、有訂單的企業有效履約;支持企業創新業態和模式,通過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擴大出口等。海關總署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促進穩外貿工作,出臺保障疫情防控物資零延時通關、應對疫情影響促進外貿穩增長、支持中歐班列和綜合保稅區發展的多項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和外貿穩增長。隨著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以及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步伐加快,市場信心也在穩步恢復。應該說疫情對進出口的影響是暫時和階段性的,外貿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