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華講特許】單純模仿可能東施效顰,根據自己特色創新是王道

【李維華講特許】單純模仿可能只是東施效顰,根據自己特色的創新才是王道

在時下,和大IP合作的跨界、聯名出品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的青睞和群起效仿。像優衣庫、ZARA、麥當勞、星巴克等特許經營企業都依靠聯名出品的方式大紅大賺了好幾把。

然而,如果你只是單純的模仿而沒有考慮到自己的特色的話,這種在別人家那裡是營銷、品牌推廣、利潤提升的殺手鐧,到了你這裡,可能只是一場空歡喜。

赫赫有名的周大福就曾經在聯名上有過大敗的經歷。

為搶佔年輕市場,周大福曾經大玩跨界,與迪士尼、Hello Kitty、同道大叔、冰雪奇緣等知名IP合作,推出聯名首飾。然而,與期待中的大紅大紫截然相反的是,很多聯名首飾的銷售業績非常一般。尤其是,周大福與可口可樂合作推出的系列瓶蓋首飾,雖然價格不菲,從1328元至4368元不等,但其官方天貓旗艦店的銷售業績上卻慘不忍睹:在12款聯名產品中,銷量最高的產品只有26筆,其餘大多為0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尷尬的情況?其實這是必然的結果。因為市場調查表明,以Z時代為代表的95後、00後等群體對待黃金飾品的興趣度非常低,所以上述意圖推給Z時代的首飾自然不會收到歡迎。而年齡大一些的潛在顧客群又不會消費上述的明顯和年齡氣質不符合的聯名首飾。比如,你看到一位大媽戴著一款Hello Kitty的黃金項鍊時,你不覺得怪怪的嗎?

同樣是周大福,其另一項活動則收穫頗豐。那就是,周大福與一些互聯網媒體合作,宣傳古法黃金工藝的“傳承”系列,該活動一度在抖音、小紅書等上刷屏,並迅速地帶動了產品的大量熱銷,公司產品平均售價上漲25.5%。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是因為周大福的企業年數暗含著歷史味道,而古法“傳承”又會勾起人們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尊重,所以這個具有古韻、匠心、愛國情懷以及歷史厚重的活動自然就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由上可見,企業的經營不能只靠單純的模仿,更應該做的是結合自身特色的創新,所謂我一貫提倡的“一抄、二仿、三創新”之奧妙就在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