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寫作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本身

記得高中時,語文老師對我們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們高中畢業時的語文水平,就是大多數人一輩子的語文水平。”

想來的確如此,因為沒有興趣,所以一旦脫離了學生身份,我們便不再去主動探索學習。

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我們的注意力更多地被圖片、視頻等五光十色的信息流所吸引。除了聽和說之外,我們的讀寫能力已處在退化的階段。

然而,閱讀寫作其實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缺了這個部分,我們的生活也就無法成立。

那麼,我們該如何找回對閱讀和寫作的熱情呢?

葉聖陶、夏丏尊兩位語文學家合作撰寫的《文心》一書,就可以幫我們重新尋得讀寫的樂趣。

《文心》:寫作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本身

《文心》寫於20世紀30年代,那時,同為語文老師的葉聖陶和夏丏尊,深感中學語文教學有不少問題,便商量寫一本專講讀和寫的書。兩人輪流執筆,每月寫兩節,花了一年半的功夫寫完。

與那些乾巴巴講理論的書不同,《文心》是用故事體裁的手法,以民國時期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為背景,將讀書和寫作的方法與心得體會,穿插在各類教學和生活場景中,涵蓋了修辭、語法、詞彙、詩詞、小說、日記、書信、工具書、文學史等諸多與作文相關的語文知識,極具可讀性和趣味性。

語言學家陳望道先生這樣評價《文心》:

“把關於國文的抽象的知識和青年日常可以遇到的具體的事情融成了一片,寫得又生動,又周到,又都深入淺出。‘’

散文家朱自清先生評價這本書:

“將讀法和作法打成一片,而又能近取譬(能自身打比方),切實易行。‘’

書中的知識點多如繁星,比如如何讀古書、注意讀書的語調、學習和創作各種文體等,這些知識點就像一個個小錢,而這本書就是錢索子,把一個個小錢巧妙地穿起來。

而在寫作方面,《文心》講述了寫作之於生活的意義、怎樣使寫作真正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以及如何才能精進為一個“為文之用心”的人。

《文心》:寫作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本身

01、作文是生活本身,不是生活的點綴

提起寫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作家,或者是以寫作為生的自由撰稿人,然而,不以寫作為生的人,難道就不用寫作了嗎?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寫作無處不在。

找工作時的求職信,工作中的溝通郵件、述職報告和工作總結。生活中,有事沒事就發個朋友圈或微博,或給家人寫個便條。在網絡上看到某個熱點事件,就會敲擊鍵盤,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

這些無疑都需要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

《文心》中,作者首先讓我們打破了對“寫作”的刻板印象,書中講到:

“寫作是生活中間的一個項目,同吃飯、說話、做工一樣,是生活中間缺少不來的事情。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點綴。”

最後一句,作文不是生活的點綴,就表明:寫作不應該是錦上添花,而是生活的標配和剛需

《文心》:寫作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本身

唯有打破對寫作的固有認知,我們才能真正開始寫作。要為充實我們的生活,所以必須修煉寫作的技能。

我們只有認識到這一層,才能真正瞭解寫作的意義。寫文章不是“作家”的專職,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一件事,也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一件事。

葉聖陶在《怎樣寫作》中也曾指出:

“寫作原是說話的延續,寫作材料應該以自己的經驗為範圍。”

由此可見,寫作是生活中的尋常事件,我們寫作有的是為了應付事務,如寫公文、發函件;有的是為了練習文筆及寫作能力,如學生寫的作文,日記;有的是為了創作,如發表一篇小說,寫一本書等。

這些寫作是為了滿足我們生活的需要而出現的行為,是屬於我們生活中的內容。

寫作不是生活的附屬品,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事務,是我們做好工作和料理生活不可缺少的技能。

《文心》:寫作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本身

02、 觀察生活,培養觸發的功夫

當我們開始寫作之後,會發現有時會進入“不知寫什麼”的狀態。

於是,我們就會去讀書,觀電影,從中找尋寫作的靈感,這是一個可取的辦法。

不過,這種方法並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寫不出”的問題。

其實,寫作的素材到處都是,只需要我們細心觀察生活,培養“觸發”的功夫。

“讀書貴有心得,作文貴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觸發的功夫”。

所謂觸發,就是我們所受到的觸動和感觸,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

比如,在洗衣服時,你會發現最容易髒的地方是領子和袖口,因為要用力搓洗的緣故,最容易磨損的也是這兩個地方。

沒有觸發功夫的人,可能對這個現象毫無察覺,但是有觸發功夫的人,就能聯想到:生活中,最容易染汙濁,易遭破損的人,不也正是社會上一些所謂的領袖嗎?

生活經歷,所見所聞,都是我們產生觸發的來源。

我們可以從夏日的蟬鳴悟到抑揚頓挫的韻律;可以從四季流轉悟到光陰的寶貴;可以從盆栽的剪裁悟到文字繁簡的佈置;可以從影片的情節起落悟到人生的高低起伏。

《文心》:寫作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本身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不一樣的心境,面對同樣的事件、風景,得到的是不一樣的感悟,觸發的點也會有所區別。

觸發無關對錯,一定要是自己的,新鮮的才好。

同樣看到天上的月亮,張九齡感慨的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杜甫卻思念起了家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李白在不同的心境下,有時想到的是故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有時想到的卻是友人: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而王維的一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描繪出了山中秋季清新、幽靜、恬淡的自然美景,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

面對相同的一輪明月,“觸發”到的,卻是千差萬別的感悟。

《文心》:寫作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本身

在《紅樓夢》裡,曹雪芹所寫的一副對聯: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這副對聯中,也提出了觀察的主要意義:世上的萬物都蘊含學問,通過仔細觀察總結,恰當地處理事情,懂得道理,再用滿含情感的文字表達出來,也就成就了一篇篇文章。

我們在有字的書之外,更需要留心去讀沒有字的書,在我們眼前森羅萬象的事物上獲得新的觸發

《文心》:寫作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本身

03、寫文章,必得講究“組織”

當寫作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並且通過生活中的觸發,有了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就等於造房子前備好了原材料。接下來該怎麼建造一幢外部美觀,內部配置舒適的房子呢?

書中提到:

“一篇文章猶如一個團體,每一節就同團體中的每個人一樣,都應該擔任相當的職務。寫文章,必得講究“組織”。組織文章的原則有三項:秩序、聯絡、統一。

秩序,就是把所有的材料排列成適宜的次第。

聯絡,就是把要寫的內容串聯起來,讀起來通順不彆扭。

統一,就是全文維持一致的意思、同樣的情感。”

那麼是否有具體的組織方法?

唯一的可解決方法就是:回問自己,這也是寫作中最重要和關鍵的一點

回問自己的內容包括: “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因為什麼緣故才起意念要寫文章?”以及“怎樣排列素材,段落如何銜接,才能使中心意旨明確而有力量?”等問題。

經過這些對自己的回問,我們自然就能確定文章的中心意旨、開端和結尾以及材料排列的次第。

《文心》:寫作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本身

中心意旨的作用在於篩選材料,每選用一個材料,我們就得問問自己:這個材料是否能增加中心意旨的力量,或者是和中心思想風馬牛不相及。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選用;否則,就捨棄,這樣對於“統一”的標準也就顧及到了。

朱光潛先生曾講到:

“一種作品如果有毛病——無論是在命意佈局或是在造句用字——仔細窮究,病源卻在思想。思想不清楚的人,做出來的文章決不會清楚。這也就要求我們在寫作之初對文章的構思和組織結構要有一個梳理的過程。”

我們說“文如其人”,一篇邏輯清晰,行文流暢的文章,也體現了寫作者本人的思維方式和明晰程度。

而通過不斷的回問自己,也就是對自己內心思想的一個整理過程,然後通過文字的有效組織落在筆端,形成屬於自己的文字風格。

《文心》:寫作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本身

結語

《文心》寫於民國時期,當時是專門寫給中學生的有關“讀和寫”的書籍。然而每次我重讀此書,卻總有新的體會和收穫,甚至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關於讀書,寫作,人生,每個人在翻閱《文心》時,都會有自己的“觸發”。

雖然我們離學生時代已經有些久遠,但學習的主動性仍然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只要想學習,任何時間都不晚,任何場所都可以,擁有學習的“熱情”和“本領”才是我們一生最為重要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