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世界經濟

隨著2020年開年,一場史無前例的疫情席捲了全世界。石油價格應聲大跌。跌至40美元一桶,隨後,俄羅斯和沙特又談崩了。俄羅斯並不肯減產,於是石油價格再次下跌。一路跌至20美元。說實話這一波操作著實令人看不懂,40美元的時候,我以為已經到底了,應該不會再跌,可是萬萬沒想到一番操作之後油價直奔20美元而去,現在誰也不知道究竟還會不會再次下跌。

最新消息,沙特阿拉伯打算真慘石油以減少損失。毫無疑問這又是對石油價格的重大打擊。誰也不知道石油價格究竟底在何處。有人認為石油價格低廉,對世界經濟來說,算是一個利好消息。畢竟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石油價格的低廉代表著原材料價格便宜。有利於擴大生產。但是應該看到石油價格之所以下跌,除了美國頁岩油開發和石油增產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世界經濟的不景氣。經歷了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世界經濟觸底反彈,最大經濟體美國從衰退之中漸漸走出低谷,中國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世界經濟注入了強勁動力,由原來的美國單核發動變為雙核驅動,再加上老牌發達國家也漸漸地從危機中走出,新興市場的崛起,使得世界經濟一派欣欣向榮。但是任何一個企業家和經濟學者都知道這種金融危機是週期性的循環的。隨著十年過去了,世界經濟又再次到了危機的關頭。所有人都知道下一次經濟危機即將到來,但是誰都無法預測他究竟什麼時候到來。在這種時候,市場上的恐慌情緒不斷增加,人們的投資趨向於保守。企業家麼也不急於將利潤用於再生產,而是用於購買其他避險產品,採用保守生產。

低廉的石油價格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生產活動的進行,但應該看到石油價格的下跌本質是由於生產活動的萎縮導致消耗石油總量的減少。從而形成了石油價格的下跌。這就好比。人們沒有錢買得起一款商品,即使這款商品再怎麼低廉也沒有用。從這方面來說,石油價格的下跌未必會促進經濟發展。

在過去石油主要有這麼幾個消耗大戶,第一是美國,但是美國現在已經創紀錄地從一個石油出口消耗變為了石油出口國。這對國際石油市場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另一個重要用戶就是以中國為首的亞太地區。這片世界經濟最活躍的地方,由於這次疫情的打擊,使得生產活動不得不萎縮,尤其是中國在二月份生產活動幾乎為零,對石油的消耗量大大減少。除此之外,目前除中國外疫情最嚴重的三個地區包括意大利。

更要命的是,由於意大利屬於歐盟成員國,又是歐盟重要的經濟體和旅遊勝地,導致意大利和歐盟的活動十分頻繁。再加上歐盟內部成員國便利的通行。使得原來的優勢變為了巨大的隱患,這些歐盟成員國互相之間不需要經力過檢查就可以自由來往,這就意味著病毒可以暢通無阻地從意大利蔓延到整個歐洲。更致命的是,目前歐洲各國政府都沒有采取有效措施來管控,還處在一種盲目樂觀的狀態之中。

除了美國,亞太,歐洲之外剩下一個石油消耗大戶,那就是印度。由於印度已經進入了相對疲軟的階段。去年印度的經濟增長甚至低於中國。這在印度現在的發展階段來說是很不可思議的。從長遠來看,印度的經濟發展仍舊潛力巨大,人均跨越1萬美元幾乎是必然的事情,唯一不確定的是這個時間的長短。可是短期來看印度的經濟卻並不樂觀。印度政府盲目的排外採取印度教的治國方式,使得印度的經濟活力值得質疑。

從這方面來看,石油價格的暴跌幾乎是必然的事情,但是絕對不可能長期的低迷。20美元一桶的石油價格著實不正常屬於嚴重的低估。過低的石油價格對於產油大國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幾乎可以斷言這個油價如果持續半年以上,產油大國的動亂將更加嚴重。

總而言之一句話。誰都知道暴風雨即將來臨,但誰都不知道暴風雨具體什麼時候來。石油價格必然上漲,但問題是要多久之後才上漲?有可能一個星期也有可能是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