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數學天才,滿分獲世界奧數金牌,保送北大,如今出家做了和尚

人設一詞來源於現代網絡中的動畫形象,後來逐漸演變到對現實中人在別人眼中形象的描述。比如《西遊記》中豬八戒的人設就是貪吃、好色,孫悟空的人設是嫉惡如仇、爭強好勝等等。現代人的人設也有很多,比如好爸爸人設、好老公人設、學霸人設等等。

但是這些人設都是別人給的,並不代表一個真實的自己。就像多年前一個來自湖北的數學天才柳智宇,天才人設是同學和父母給的,正是因為這個人設,一下就拉開了他和他們之間的距離,他變得非常孤獨,最後選擇了皈依佛門。

湖北數學天才,滿分獲世界奧數金牌,保送北大,如今出家做了和尚

望子成龍,可憐天下父母心

柳智宇的父親是個物理老師,從小就對小智宇寄予很高的期望,所以他們早早地就為柳智宇規劃好了以後的人生,他們希望孩子將來能夠從事科學方面的工作。而柳智宇也從小就和別的小朋友表現的不一樣,當別的小朋友在家裡看電視、玩玩具或者和其他小夥伴三五成群的嬉笑打鬧的時候,天生敏感乖巧的小智宇則聽從爸爸的安排,在自己的小研究室裡進行實驗。

或許那時的爸爸並不知道,孩子如此聽話的原因是這樣可以換來父母的笑聲和誇獎。所以後來柳智宇的爸爸回憶說,小智宇從小就喜歡獨處,不願意出去和小夥伴玩,總是躲在自己的小世界裡看書。爸爸雖然看出了孩子的孤獨,卻看不出他孤獨的原因。

湖北數學天才,滿分獲世界奧數金牌,保送北大,如今出家做了和尚

孤獨的天才,迎來了人生的巔峰

為了讓自己不在那麼孤獨,柳智宇找到了一個宣洩的窗口,那就是對數學的喜愛,這可能是他聽從自己內心的第一個決定。從此後他就展現出了在數學方面的天賦。

2005年,當時還在上高二的柳智宇就已經是響噹噹的數學領域的新聞人物了。當年他參加了第31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循環賽,並且為中國隊贏得了一枚金牌,柳智宇也一舉成名。2006年他成功入選數學奧林匹克賽國家隊,7月的一天,柳智宇代表中國來到斯洛文尼亞參加第47屆國際數學奧賽。

值得一提的是,同時參加這次競賽的還有來自德國的數學天才皮特·舒爾茨,不同於柳智宇的後天努力,舒爾茨從小就在數學方面很有天賦。當然這還要得以與他作為物理學家的爸爸和計算機學家的媽媽,使得他在不到17歲的年紀就能入選德國國家隊,來參加這種國際比賽。

舒爾茨表現的極度自信,但他沒想到的是那個沉著內斂的小夥子柳智宇竟然答得滿分42分,並且為中國贏得了一枚金牌,舒爾茨屈居第二。拿了金牌的柳智宇如釋重負說:“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這也似乎為他以後的選擇埋下了伏筆。舒爾茨卻暗下決心,加倍努力。

高中畢業後,柳智宇被保送到北京大學數學系學習。入學後不久,他就加入了北大的禪學社,長年堅持吃素,一如既往的內向不善言談。柳智宇還做過北大“耕讀社”的社長,這個社團和一個叫做龍泉寺的寺廟頗有淵源,他的創辦人哲學系研究生鄧文慶畢業後就在這個寺廟剃度出家了。這些或許對柳智宇的心理都存在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

湖北數學天才,滿分獲世界奧數金牌,保送北大,如今出家做了和尚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北大畢業後,他又獲得了麻省理工的全額獎學金,這在一般人看來是可望不可及的。按照這個人生規劃走下去,柳智宇一定會在數學領域有很大的建樹,也許會成為像華羅庚、陳景潤一樣的數學家,更有人預測他將成為下一個高斯。

柳智宇帶著這麼多的光環,似乎成了人生贏家,父母積極地給他準備留學的東西,可就在這時他做出一個超乎尋常的決定,那就是要削髮為僧。這對於多年苦心培養他的父母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他們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甚至無法理解。

比起柳智宇的放空自己,德國的數學天才舒爾茨的人生就像開了掛。從他敗給柳智宇的那一刻起他就發奮努力,於第二年也就是2007年再次參加了那項數學競賽並且取得了金牌,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遇到自己的老對手柳智宇。

湖北數學天才,滿分獲世界奧數金牌,保送北大,如今出家做了和尚

在隨後的三屆比賽中,舒爾茨又獲得了兩金一銀的好成績,進入波恩大學深造。24歲時舒爾茨就成了德國最年輕的教授,2013年到2016年有多次拿到數學大獎,2018年不到31歲的舒爾茨又拿到了有數學界諾貝爾之稱的“菲爾茲獎”,實現了自己的完美人生。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或許用這聯詩可以形容柳智宇孤獨的心境,他在出家前給自己的父母寫了一封信:“你們對佛教不理解,所以自己有一些心裡話以前不敢對您們說。媽常說我講話欲言又止,就是這個原因。因為知道說出來的話,你們不理解,只可能加深一些誤會……所以我回到家後,內心其實是孤獨的。”

這封信寫出了他多年藏於心間的秘密,也許說出來對自己是一種解脫。

湖北數學天才,滿分獲世界奧數金牌,保送北大,如今出家做了和尚

結語

對於柳智宇的遁入空門,更多的人感到的是惋惜和感嘆,感嘆這樣一個天才甘心埋沒於寺廟中,而不能為科學領域創造價值。或許這就是“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在這裡不用計較功名利祿,人心向善或許就是他的追求。

或許有人認為他這個決定過去草率,畢竟是20出頭的年輕人,就這樣棄父母於不顧,顯得過於任性了一些。但還是那句話,可憐天下父母心,即便他的父母有再多的不理解,不情願,我相信他們都會尊重自己孩子的選擇,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