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水墨畫”般的絕美小鎮小手冊


打卡“水墨畫”般的絕美小鎮小手冊

〖旅遊〗第34期

打卡“水墨畫”般的絕美小鎮小手冊

早晨出門,穿過一路光禿的樹木,忽而碰見一株開滿花的玉蘭花,在這清冷的冬日裡,尤為可憐可愛。

霧色中的花朵不算驚豔,卻把身後的庭院襯托得雅緻了幾分。

那舊時光裡的古鎮,大抵也就像這花一樣,在四季裡恬淡慣了,驀然回首,卻是說不出的歡喜。古鎮悠悠,時光慢慢

打卡“水墨畫”般的絕美小鎮小手冊


以前總說,累了倦了,要多出去走走看看,放鬆身心,在旅途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呢?

許多人的旅行就像趕集,在繁忙的行程裡,走馬觀花、匆匆打卡,一天下來滿身疲憊,過得比上班還累。

打卡“水墨畫”般的絕美小鎮小手冊

其實,很多時候,星光比月光有更多悄悄話要說,清晨的粥比夜晚的酒更有故事。

最好的旅行,是像當地人一樣生活。

到一個生活簡慢的小鎮,喝茶聽曲,看書談天,再吃碗雙澆面,度得浮生半日閒。

或許每個嚮往寧靜的旅行愛好者,心中都有濃濃的古鎮情懷。

打卡“水墨畫”般的絕美小鎮小手冊


炊煙裊裊,山水之間,喧囂遠了,煩憂淡了,情意濃了。

這些適合小住幾天的絕美古鎮有哪些呢?

其中烏鎮就是其中之一,


打卡“水墨畫”般的絕美小鎮小手冊

✍烏鎮✍

去烏鎮住兩天,就像重逢了許久未見的老朋友。

烏鎮就像一幅水墨畫,臨水閣樓、粉牆瓦黛、小橋流水、過往木舟,一點也不鮮豔,一點也不誇張

打卡“水墨畫”般的絕美小鎮小手冊


走在幽靜的小巷裡,靜下心來感受烏鎮的清幽淡雅,這個時候,時間是隻屬於你一個人的。

曬場上隨風飄揚的藍印花布,陽光下純淨的白點閃閃發光,素雅的花紋勾勒著古鎮最淳樸的一面。

打卡“水墨畫”般的絕美小鎮小手冊

去烏鎮郵局給自己寫張明信片,蓋上烏鎮專屬的印章,回到等信的慢時光。

打卡“水墨畫”般的絕美小鎮小手冊

有人說:「烏鎮的夜,是我見過最美的夜。」坐在橋上向兩邊望去,幽幽暗暗,在燈火闌珊處,誰驚豔了誰的期盼?


打卡“水墨畫”般的絕美小鎮小手冊


烏鎮的介紹

烏鎮古鎮是國家5A級景區,全國二十個黃金週預報景點及江南六大古鎮之一。

地處浙江省嘉興市(地級市)桐鄉市(縣級市)北端,西臨湖州市南潯區,北接江蘇蘇州吳江區,為二省(浙江,江蘇)三市(嘉興,湖州,蘇州)交界之處。

曾名烏墩和青墩,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

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

有著蘇州園林之美,兔耳嶺草甸之奇觀,

一九九一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

一九九九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

風景名勝烏鎮雖歷經20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梁、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

打卡“水墨畫”般的絕美小鎮小手冊


座標:浙江省嘉興市桐鄉縣烏鎮石佛南路18號

門票價格:東柵110.00元 西柵150.00元 聯票(含東柵、西柵)190.00元

著名景點:西柵、東柵、茅盾故居、烏鎮古戲臺、木心美術館

交通信息

1、烏鎮沒有機場,如坐飛機,可到鄰近桐鄉的上海、杭州等城市,再轉火車或長途大巴。

2、長途汽車直接坐至桐鄉汽車站再轉烏鎮汽車站,上海、杭州、西塘等都有直接到達烏鎮汽車站的班次

建議遊玩時長:1-3天適宜遊玩季節


打卡“水墨畫”般的絕美小鎮小手冊

建議遊玩路線

D1 財神灣 →江南百床館 →江南民俗館 →三白酒坊 →宏源泰染坊 →江南木雕陳列館 →茅盾故居 →匯源當鋪

D2 安渡坊渡口 →草木本色染坊 →敘昌醬園 →亦昌冶坊 →喜慶堂 →昭明書院 →老郵局 →水上戲臺 →烏鎮橋裡橋 →白蓮塔寺 →益大絲號作坊 →女紅街


打卡“水墨畫”般的絕美小鎮小手冊

實用小貼士tips:

  • 十字形的內河水系將烏鎮劃分為東柵、南柵、西柵、北柵
  • 完整保存著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
  • 觀西柵夜景,乘搖櫓船漫遊水巷,看民俗表演等都是來烏鎮不錯的體驗。
  • 如果想一天遊覽完,上午要早到烏鎮,先去東柵,午後遊西柵,晚上在西柵看夜景。
打卡“水墨畫”般的絕美小鎮小手冊


打卡“水墨畫”般的絕美小鎮小手冊

延伸閱讀:

烏鎮的歷史

烏鎮歷史悠久,據烏鎮近郊的譚家灣古文化遺址考證表明,大約在7000年前,烏鎮的先民就在該地繁衍生息了。那一時期,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

春秋時期,烏鎮是吳越邊境,吳國在此駐兵以防備越國,史稱"烏戍"。

秦時,烏鎮屬會稽郡,以車溪(即今市河)為界,西為烏墩,屬烏程縣,東為青墩,屬由拳縣,烏鎮分而治之。其後,烏鎮或屬浙江的湖州、嘉興管轄,或屬江蘇的蘇州治理。

唐時,烏鎮隸屬蘇州府。後梁,隸屬不變,為吳越國地。後晉天福五年(940年),置秀州,青墩遂屬嘉興縣隸秀州。

宋淳化三年(992年),烏鎮屬烏程隸湖州。熙寧十年(1077年),析嘉興縣西境的梧桐、永新、清風等5個鄉歸崇德縣,青鎮在清風鄉,屬崇德隸秀州。元豐初年,有分烏墩鎮、青墩鎮的記載,後為避光宗諱,改稱烏鎮、青鎮。嘉定年間,升嘉興為軍,青鎮遂屬崇德隸嘉興軍。寶慶二年(1226年),改湖州為安吉,烏鎮為安吉州烏程縣地。宋代,鎮地設監鎮官,管火禁和酒稅,並招軍習武,以御盜寇。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

烏鎮為湖州路烏程縣地,青鎮為嘉興路崇德縣地,鎮地設都巡檢。

明宣德五年(1430年),析崇德縣的募化、千金、保寧、清風、永興和梧桐六鄉置桐鄉縣,青鎮屬之,隸嘉興府;烏鎮仍屬烏程隸湖州府。這一隸屬關係至清未變。明清時在烏鎮特別設立浙直分署和江浙分署,以一小鎮而行使相當於府衙的職能。

民國元年(1912年),烏、青兩鎮依舊分治。

1950年5月,烏、青兩鎮合併,稱烏鎮,屬桐鄉縣,隸嘉興


打卡“水墨畫”般的絕美小鎮小手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